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05

學者在臺灣北部的十三行遺址中,發現七世紀中國與十七世紀日本鑄造的兩種銅錢,並指出它們是出土於墓葬的陪葬品。這些銅錢可用於討論臺灣史前文化的哪項議題?
(A)文化的傳承關係
(B)東亞各國的交流
(C)交易的貨幣單位
(D)人群遷徙的方向

答案

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銅錢出現在同一遺址,顯示該文化與東亞各地有長期交流關係,而非單純的文化傳承或人群遷徙。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55

55-56為題組
◎近代華人對東洋與西洋的分界,有不少史料可參考。1617年《東西洋考》提到:「文萊,即婆羅國,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也」;民國初年學者進一步補充:「明代以交趾、柬埔寨、暹羅以西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小異他群島,以至於印度、波斯、阿拉伯為西洋;今日本、菲律賓、加里曼丹、摩鹿加群島為東洋」。「文萊」即今之「文萊」。王室信奉伊斯蘭教,在十四至十六世紀期間是中國與伊斯蘭世界貿易的中繼站。1997年文萊海域發現了一艘十五世紀的沉船,由打撈出來的貨物研判,該船應該是在中國南方港口裝貨之後,預計航向伊斯蘭世界。請問:
依據題文,下列何者最可能是該沉船打撈起來的貨物?
(A)象牙
(B)香料
(C)銀幣
(D)瓷器

答案

十五世紀中國出口伊斯蘭世界的主要商品為瓷器,且沉船從中國南方港口出發。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57

57-58 為題組

古代某國位於印度與羅馬的商道之間,鑄造貨幣,繁榮商業,經濟發達。該國也是農業國家,生產大麥、小麥,也飼養牛、羊及駱駝。除象牙、犀角與食鹽外,甚至輸出大批奴隸。西元四世紀時,該國與羅馬君士坦丁皇帝結盟,共同對抗波斯帝國,並加強貿易。請問:該國的管轄範圍,最可能位於下列哪個地帶的部分地區?
(A)撒赫爾
(B)高加索
(C)馬其頓
(D)賽普勒斯

答案

阿克蘇姆王國位於東非,控制紅海貿易,與羅馬結盟對抗波斯。答案需進一步判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社會試題-29

日本史書記載:一艘我國船隻利用季風之便,抵達中國,在大運河邊的一個重要港口下錨。船員在此港中見到舟楫林立,商業繁榮,各種商品琳瑯滿目。城中有許多外國商人,購買各種貨品。沿運河北上,便可抵達首都。這個港口是:
(A)唐代的揚州
(B)宋初的廣州
(C)元代的泉州
(D)清初的上海

答案

唐代揚州位於大運河與長江交會處,是國際貿易重要港口,外商雲集,通過運河可達長安,符合題述特徵。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28

【題組27-28】大英博物館收藏一件銀製的胡椒罐(照片2),屬於四世紀某個富有的羅馬家庭所有。這個罐子的高度約10公分,外觀像是一位羅馬主婦的半身雕像,設計精巧。圖4是四條貿易路線示意圖。請問:圖4中,若以羅馬城為中心,羅馬帝國至胡椒產地的主要貿易路線最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丙路線經紅海連接印度,為羅馬帝國主要香料貿易路線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