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學測自然考科45

[題組:第44題到第46題]
若颱風移動方向與移速變化不大,中心將在31日15時通過阿明所在地區,阿明從31日03時到01日03時連續觀測氣壓,並將其隨時間之變化畫圖記錄,各圖的橫軸是時間往右增加,三角形代表31日15時,下列何者最可能是氣壓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答案

颱風接近時氣壓下降,通過時氣壓最低,離開後氣壓回升。
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社會試題-63

題組第62-64題
依照 5 月 18 日至 24 日的日降水量與日均溫變化趨勢,5 月 24 日降雨的中心區域最可能移動至哪個地區?
(A)南海
(B)東海
(C)菲律賓海
(D)巴士海峽

答案

梅雨鋒面後期通常南移,5月24日降雨減少,氣溫回升,表示鋒面南移至巴士海峽一帶。故答案為(D)巴士海峽。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社會試題-64

題組第62-64題
根據表 5 的資料判斷,臺灣在該年 5 月 15 日至 24 日期間,下列何日的西南季風最為強勁?
(A)5月15日
(B)5月18日
(C)5月20日
(D)5月24日

答案

西南季風強勁時,西部降雨明顯。5月20日臺中降雨量達67.2mm,相對較高,顯示西南季風較強。故答案為(C)5月20日。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自然試題-23

圖 8 及圖 9 代表北半球兩種不同型態之氣旋,下列有關這兩種氣旋之敘述,何者正確?
(A)圖 8 氣旋形成在熱帶溫暖的海面上
(B)圖 9 氣旋從水氣凝結得到能量,其中心溫度較外圍環境高
(C)圖 8 氣旋是因高空輻合所造成
(D)圖 9 氣旋有一邊界以隔開不同溫度之氣團
(E)圖 8 與圖 9 兩種氣旋都是在兩種氣團的交界面附近形成

答案

圖8為熱帶氣旋(颱風),圖9為溫帶氣旋。(A)圖8熱帶氣旋形成於熱帶暖海面,正確。(B)圖9溫帶氣旋能量來自位能釋放,中心溫度不一定較高。(C)圖8熱帶氣旋發展需高空輻散,非輻合。(D)圖9溫帶氣旋有鋒面,分隔不同氣團,正確。(E)僅圖9在氣團交界面形成。故(A)(D)正確,但單選題。比較之下,(A)是圖8的明確特徵。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自然試題-68

圖23中的甲、乙、丙為2013年5月連續一段時間的地面天氣圖,依據鋒面及周圍天氣系統的發展和移動,判斷這三張天氣圖時間的先後次序為何?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乙、丙、甲 (E)丙、甲、乙 (F)丙、乙、甲

答案

鋒面通常向東南方向移動。比較三圖,甲圖鋒面在最西,乙圖在中,丙圖在最東。故時間順序為甲→乙→丙。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35

颱風是影響臺灣的重要天氣系統之一,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項)
(A)颱風是一種熱帶氣旋
(B)颱風也是一種鋒面系統
(C)北太平洋颱風的路徑主要受到西南季風的影響
(D)颱風的形成條件和海面溫度有關
(E)颱風中心底層的氣壓比其高空的氣壓高

答案

(A)正確,颱風為熱帶氣旋。
(B)錯誤,颱風非鋒面系統,為暖心結構。
(C)錯誤,路徑主要受副熱帶高壓脊引導。
(D)正確,海面溫度需高於26.5°C以提供能量。
(E)錯誤,颱風中心為低氣壓,底層氣壓低於高空。
答案為(A)(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36

36-40為題組
生活於大自然裡,人們不時可感覺到或看見電的效應,例如靜電放電、閃電。劇烈天氣常伴隨閃電,以致強烈對流及降雨的地區閃電頻率較高。除上述現象外,生物體也利用電來運作,以達成協調的目的。

生物體所有細胞膜的兩側均有電位差,形成膜電位。生物體存活期間,其細胞都維 持一定水平的膜電位,以確保細胞內之微環境恆定。神經生物學家觀察細胞膜之電 位變化,發現神經細胞受刺激後,細胞膜局部區域的電位會急遽升高。這項電位改 變會沿著軸突傳遞,引起神經衝動,也稱為動作電位。動作電位不僅使神經元達成 傳遞訊息的目的,也是肌肉收縮的生理基礎。腦的活動需依靠許多神經細胞集體運 作。腦波圖即為腦細胞運作時的電壓(電位差)隨著時間變化的紀錄,常用於醫療 診斷或神經科學探究。 此外,用電對現代生活不可或缺。日常生活的電能是由其他能量轉換而來,如何有 效地將其他能量轉換成電能一直是科技研究重要課題,當能量形式的轉換次數愈多, 能量損失也愈多,因此若能經由一次直接轉換成電能,將可減少能量損失。

36. 根據上述文章,下列有關閃電現象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項)
(A)劇烈天氣所伴隨的閃電現象大多發生在對流層內
(B)夏天午後熱對流旺盛,造成的降水容易伴隨閃電
(C)冬季東北季風地形爬升時,造成的降水不容易伴隨閃電
(D)任一種鐘面型態所造成的降水都會伴隨閃電
(E)閃電現象只發生在小規模的天氣系統,颱風造成的降水不會有閃電

答案

(A)對,閃電主要發生在對流層。(B)對,夏季午後熱對流易有雷陣雨。(C)對,冬季東北季風降雨多為層狀雲,對流較弱,不易有閃電。(D)錯,並非所有鋒面降水都有閃電。(E)錯,颱風為大尺度系統但伴有強對流,常有閃電。故正確為(A)(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21

臺灣的地形複雜,當颱風侵襲時,颱風中心位於不同地點,所造成的風雨型態也不一樣。圖4上半部為2010年9月18日至20日,凡那比颱風侵襲臺灣時的路徑圖,颱風於19日早上在東部海岸登陸。圖4下半部甲、乙、丙為不同時間的每小時累積兩重分布圖,顏色越深表示累積兩重越大。按時間先後排列9月19日05時、11時和17時的降雨情形,其排列順序最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丙
(D)乙丙丙
(E)丙乙甲

答案

颱風登陸前(05時)東部雨量大→登陸時(11時)全台有雨→登陸後(17時)西部雨量大。答案:(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