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30

某生進行多項酵素活性測定實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為求實驗結果精準,市場買的豬肝與馬鈴薯應先浸泡在清潔劑中洗刷乾淨
(B) 為避免酵素衰退,自市場買的豬肝與馬鈴薯可先暫存在 4°C冷藏庫中備用
(C) 新鮮樣本由室溫置入 4°C冷藏庫後,過氧化氫酶隨溫度下降而活性上升
(D) 過氧化氫酶在 37°C即失去活性

答案

低溫保存可減緩酵素變性,維持活性。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32

[題組:第31題到第32題]32. 某生利用二氯酚吲哚酚(2,6-dichlorophenol indophenol, DCPIP)進行一組實驗,各離心管所加試液與處理方式如表 1,下列有關此實驗之敘述,哪些正確?

0.5M 蔗糖溶液 3mL 4mL 3mL 4mL
0.1%DCPIP 溶液 0.5mL 0.5mL 0.5mL 0.5mL
葉綠體懸浮液 1mL 1mL
光照處理 照光 照光 黑暗(包鋁箔) 黑暗(包鋁箔)

(A) 此為希爾反應實驗
(B) 可用酒精取代蔗糖溶液
(C) 實驗過程有兩次的離心,第一次離心目的是使雜質沉澱並將沉澱物去除
(D) 第二次離心的沉澱物中含有葉綠體
(E) 實驗完成後,試管內的呈色分別為甲:藍綠色、乙:藍色、丙:淺綠色、丁:藍色

答案

此為希爾反應實驗;蔗糖溶液維持滲透壓,不可用酒精取代;照光組DCPIP被還原褪色。答案:A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48

[題組:第47題到第49題]48. 若將雲母片插在丙處,卻無法改變丁處莖的生長方向。說明發生這個現象的原因為何?(2分)

答案

生長素已通過丙處向下運輸,雲母片無法阻擋已通過的生長素作用。
、滿分參考答案:
丙處無法影響丁處生長素累積(或因為生長素累積在丁處)(或丙處不會累積生
長素)(2 分)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生物考科-21

[題組:第20-22題]
為測試本文中假設使用 RNA 干擾技術的目的為何?
(A)提升 Dnmt3 的 mRNA 表現
(B)降低蜂王漿的產量
(C)改變照護螢蜂的餵食行為
(D)降低 Dnmt3 的蛋白質產量

答案

RNA干擾技術用於降低特定基因表現,文中用於降低Dnmt3蛋白質產量。
(A)RNA干擾是降低而非提升表現
(B)與蜂王漿產量無直接關係
(C)不影響餵食行為
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生物考科-26

[題組:第26-28題]
閱讀三
尼倫伯格因為破解密碼子對應的胺基酸,而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 1968 年諾貝爾生醫獎。在 1961 年,他先將大腸桿菌碎裂,然後得到無細胞萃取物,並在其中加入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鍵(poly-U),接著進行不同組合的測試(加入 19 種未標記的胺基酸及 1 種以放射性碳-14 標記的胺基酸等成分),最終他們發現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 Phe),可在此系統中形成苯丙胺酸多聚肽,由此破解了第一個密碼子所代表的胺基酸。
1964 年,尼倫伯格使用附表甲至戊的研究材料,繼續進行深入研究,逐一解出所有密碼子對應的胺基酸。依本文所述及已習得相關知識,回答 26~28 題。

下列有關 1961 年尼倫伯格的實驗敘述,哪些正確?
(A)哺乳動物細胞不具有可進行上文實驗的關鍵物質
(B)若將細胞萃取物進行 95°C 加熱,可以讓實驗產出的放射線訊號加強
(C)若要證實 poly-U 含的密碼子只會對應 Phe,則必須要進行至少 20 次的實驗
(D)若加入核糖核酸分解酶(RNase),本實驗仍可以順利進行
(E)若加入蛋白質分解酶(Protease),本實驗則無法順利進行

答案

(C)需20次實驗驗證對應關係
(E)蛋白質分解酶破壞核糖體使實驗失敗
(A)哺乳動物細胞也有轉譯所需物質
(B)加熱使蛋白質變性破壞實驗
(D)RNase破壞RNA使實驗失敗
答案:(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生物考科-27

[題組:第26-28題]
有關尼倫伯格利用表3材料進行實驗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材料甲是由A、U、C、G進行排列,應有64種組合
(B)反應中可一次加入多種材料丁與其他材料進行測試
(C)材料甲與材料丁在沒有材料乙的情況下,可保留在濃膜皮上
(D)材料甲與材料丁若可相對應,就不會與材料乙結合

答案

(A)4種鹼基組成3鹼基密碼子有4\(^3\)=64種組合
(B)一次只能測試一種標記胺基酸
(C)無核糖體無法留在濾膜上
(D)mRNA需透過核糖體與tRNA對應
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生物考科-32

有關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體、脂肪及蛋白質等成分的實驗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本氏液可用來檢測樣品中是否含有澱粉的成分
(B)本氏液與葡萄糖水混合後隔水加熱,在液體中可以檢測出氧化亞銅(Cu₂O)的存在
(C)油性椒紅素試劑,會因越多脂肪而越無法染色,進而有橘紅色沉澱物析出
(D)雙縮脹試劑中的銅離子會與蛋白質的雙硫鍵作用,而產生帶有紫色的硫酸銅沉澱

答案

本氏液與還原醣反應產生氧化亞銅(Cu₂O)沉澱。
(B)本氏液檢測還原醣產生Cu₂O
(A)本氏液檢測還原醣非澱粉
(C)油性椒紅素與脂肪結合染色
(D)雙縮脲試劑檢測肽鍵非雙硫鍵
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生物考科-36

[題組:第36-37題]
抗體若能識別特定細菌的抗原,且不會與其他種細菌的抗原產生交叉反應,就非常適合開發成為檢測該特定細菌的專用試劑,來檢測樣本中是否有該抗原以及特定細菌。某生利用感染甲細菌的病牛血液做實驗,打算篩選能檢測出特定病原體甲細菌存在之抗體的檢測法。實驗中得到可以辨識細菌毒素或外膜蛋白的抗體A~D。
該生再進一步將此四種抗體分別與甲細菌、乙細菌的毒素或外膜蛋白,以及牛唾液進行抗體抗原反應分析,結果如附表所示,表中的有、無代表是否產生抗體-抗原正反應。

下列何種抗體,最適合進一步的開發成檢測該特定病原體甲細菌的試劑?
(A)抗體A (B)抗體B (C)抗體C (D)抗體D

答案

抗體C僅對甲細菌外膜蛋白和病牛唾液有反應,專一性最高。
(C)抗體C僅辨識甲細菌外膜蛋白
(A)抗體A對病牛無反應
(B)抗體B與乙細菌有交叉反應
(D)抗體D對健康牛有偽陽性
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生物考科-44

[題組:第43-44題]
若想證實蜂窩不是因爲被黃顏色所吸引而去食用花粉團,可以如何設計實驗?(2分)

答案

設計相同成分但不同顏色的食物團進行對照實驗,觀察顏色是否影響選擇偏好。
答案:準備成分相同但顏色不同的食物團,觀察蜂鷹是否因顏色不同而有選擇差異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甲細菌 乙細菌 唾液樣本來源
毒素X 外膜蛋白 毒素Y 外膜蛋白 病牛 健康牛
抗體A
抗體B
抗體C
抗體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