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價格
114分科公民考科-11
[題組:第11-12題]近年來經濟不景氣加上通膨嚴重,不只消費者,廠商也是叫苦連天。許多廠商為因應情勢,紛紛推出新包裝(如圖1),並維持每包價格不變。廠商宣稱「與消費者站在一起」,採取凍濕策略為消費者荷包把關,但此舉也引起一些消費者質疑的聲音。請問:
從需求法則角度分析廠商營收的變化,下列何者最能解釋題文中的廠商決策?
(A)主動吸收成本與消費者站在一起,承受營收下滑風險贏得商譽
(B)推出新包裝刺激買氣增加需求量,帶動營收上漲以度過不景氣
(C)社會質疑聲浪降低消費者的願付價格,只有凍濕價格才能保持營收水準
(D)凍濕每包售價讓消費者認為價格不變,期使需求量不變以維持營收水準
114分科公民考科-24
[題組:第24-26題]某國有一項疾病的盛行率較高,推測與國民食用過多不利健康的加工食品有關。因該項疾病加重健康財政負擔,該國政府因而提高加工食品稅率,試圖減少國民對該類食品的消費量。
然而,一位學者主張:加稅只是把疾病問題看成是國民個人責任,忽略國家應承擔的責任,政府應優先改善食物供給的社會環境條件。例如,有些地區面臨生鮮食物不易送達的情況,當地居民因此常難以買到或因價格而買不起,這些地區因而充斥很多廉價的加工食品。該學者形容這些地區為「食物沙漠」地區,並提出表2的研究調查數據以支持其論點。請問:
若其他條件不變,該國政府對加工食品所採行的政策,最可能會對市場造成哪項影響?
(A)消費者會轉而購買該加工食品的互補品
(B)消費者會選擇其他可以替代的類似商品
(C)廠商會提高生產面互補品產量以彌補虧損
(D)廠商會對生產面替代品進行減產力求轉型
112分科公民考科-21
[題組:第20題至第22題]
題文中的建商,欲以不實廣告營造銷售熱潮來使預售屋價格上漲的作法,其涉及的經濟學供需概念,與下列何者最相似?
(A)產權大國發生戰爭無法出口,使得國際糧價大漲
(B)政府研擬調升菸酒稅率,紅標米酒價格應聲上漲
(C)提高基本工資帶動薪資上揚,廠商漲價反映成本
(D)數位相機銷售長紅,帶動相機記憶卡的價格上漲
112學測社會試卷_04
阿芬打算租屋,選擇的唯一考量是每坪房租高低,表 1 是她蒐集某區不同格局的租屋資 訊。若阿芬的公司每月補貼房租 10000 元 , 此租金補貼對她租屋決策有何影響?
(A)補貼前後,都選擇兩房兩廳 (B)補貼前後,都選擇三房兩廳
(C)補貼前選兩房兩廳,實行後選兩房一廳 (D)補貼前選三房兩廳,實行後選一房一廳
| 選項 | 面積(坪) | 月租(元) |
|---|---|---|
| 一房一廳 | 20 | 16000 |
| 兩房一廳 | 30 | 21000 |
| 兩房兩廳 | 40 | 26000 |
| 三房兩廳 | 50 | 32000 |
112學測社會試卷_22
22-23 為題組 ◎ 根據學者研究,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日本 的進出口生意,於 1633 年後再度開張, 並 在 1638-1639 年達到高峰,成為日本 最主要貿易夥伴之一。圖 3 為東印度公 司與日本貿易興盛時期,販售所有商品 及生絲的毛利潤(銷售收入-購買成 本),其中生絲資料表示東印度公司賣 生絲給日本所賺的錢。請問:
比較圖 3 中 1633 和 1638 年生絲毛利潤的變動,假設此期間其他條件不變且東印度公司對日本國內生絲的供給不變,針對此期間日本國內生絲市場供需的推論,下列何者最合理?
(A)因價格提高,市場呈現供不應求
(B)因價格提高,促使日本減少進口
(C)因需求增加幅度大於供給增加,市場價格提高
(D)因需求減少幅度大於供給減少,市場價格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