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第30-33題]某國的外送產業蓬勃成長,外送員人數不斷攀升。因有更多人投入這個行業,外送員接1張外送單的報酬,從每單超過200元降為不足100元。因每單報酬減少,許多外送員被迫延長工時。為保障外送員勞動權益,該國政府準備修法,規定每單基本報酬150元。相關草案有人贊同,也有人擔心費用增加導致外送餐點漲價,影響消費者權益。
另有學者觀察到,相較於傳統的公司或工廠受雇模式,外送員透過外送平台接案,其個人似乎具有接案「自由」和上班「彈性」。然而,資方透過平台的運作,不僅可將工作轉變為個人承攬制,顛覆傳統的勞動關係,並可利用平台合作商家與消費者對外送員的評分機制,進行個別人員的控制。在上述機制的影響下,外送員面對個人勞動權益問題時,不易組織工會或形成集體抗爭,容易孤身一人對抗平台。請問:
依據題文並從勞動市場供需運作的角度判斷,外送服務報酬變化的「主因」與下列哪項供需變動最相似?
(A)人工智慧快速發展,帶來新的工作機會
(B)廠商升級製程,以設備取代人力
(C)政府引進國際移工,投入營建工程產業
(D)少子化趨勢,降低青年勞動人口
市場分析
109學測社會試題-34
107學測社會試題-60
106學測社會試題-21
某新款智慧型手機上市引起排隊購買潮。若此手機售價為 10,000 元,甲心中最高願意支付 3,000 元託人排隊代買,經與有意代買之乙、丙商討,最後由乙收取甲代買費用 1,000 元,為甲購得此手機。請問以下有關機會成本的設算,何者正確?
(A)甲購買此智慧型手機的機會成本為13,000元
(B)乙為人排隊代買手機之機會成本為2,000元
(C)丙為人排隊代買手機之機會成本大於4,000元
(D)甲自己排隊買手機之機會成本至少高於3,000元
105學測社會試題-21
20-22 為 題 組
◎ 所謂「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有兩項特色:首先、必須確保產品產銷過程都要符合法定或自訂的規範;其次、消費者也可回溯生產過程,選擇自己信任或喜好生產者的產品。此制度需要獨立公正的驗證機構保證其可信賴度。另外,獲得履歷登記證明的產品,因為產銷過程力求符合環保生態要求,因此不僅成本較高,產品選擇也較少,但相對而言,生產者與消費者卻也都能獲得較多保障,不僅能提升生產者的產品形象,不受黑心商品牽連,也減少環境破壞與產品不安全風險。
21. 如無其他特別誘因,當產品相近時,市場經濟制度下的消費者會選擇價格較便宜者。若上述履歷制度順利運作,則符合下列何者關於公共利益之敘述?
(A)提高交易成本增加公共利益
(B)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公共利益
(C)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可同步增進
(D)公共利益為公共財效益的極大化
105學測社會試題-55
113學測社會試題_40
【題組39-40】日治時期在臺北盆地南緣、斗六丘陵和東臺灣的瑞穗、泰源等地已有咖啡的栽種。東臺灣的咖啡種植,起因該區為總督府熱帶栽培業和軍需作物的生產試驗地,故此地很早就擁有棉花、苧麻、金雞納樹等作物的栽植,屬於熱帶栽培業的咖啡自然也成為試驗對象。雖然這些地方至今仍有咖啡種植,但已經無法滿足臺灣近年大量的咖啡消費需求。隨著咖啡消費人口增加,小型咖啡店成為青年創業的熱門選擇之一,某位青年創業者利用表5的資訊,進行商業區位條件分析,想要評估哪個地區最適合創業開設咖啡廳。請問:文中創業者僅根據表5資訊,且暫不考慮其他因素,判斷甲區較乙區具有區位優勢。該創業者所謂的區位優勢,最可能是指表5四個條件中的何者?並以商闡與商品圈的角度,寫出判斷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