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8學測國寫試題-04

問題(二):陶潛或者外公對他人的善意,你可能也曾見聞或經歷過,請以「溫暖的心」為題,寫一篇文章,分享你的經驗及體會。(占18分)

[非選擇題]
答案

此題要求以「溫暖的心」為題進行寫作。略解方向如下:
1. 破題與定義:可從陶潛或外公的例子引入,說明「溫暖的心」並非驚天動地的壯舉,而是蘊含在日常中的理解、尊重、體諒與無聲的關懷。它是一種能感知他人處境,並以行動傳遞善意的柔軟力量。
2. 經驗分享:具體描述一件你曾見聞或親身經歷,體現「溫暖的心」的事件。事件可大可小,例如:同學在你困境時不張揚的主動幫助;老師對你失誤的寬容與鼓勵;陌生人看似不經意的友善舉動;家人無言的體貼與支持。詳細描寫事件的背景、人物的行為、話語(若有的話),以及當時的場景與氛圍,重點在於凸顯行為背後那份為他人著想的細膩心意。
3. 體會闡述:深入談論這份「溫暖」帶給你的感受與影響。它如何化解了你的尷尬、撫平了你的不安、點亮了你的心情,或讓你感受到人性的美好?這份經歷如何改變了你對人際關係的看法?是否啟發了你,也願意以一顆「溫暖的心」去對待他人?說明這份善意如何像漣漪般擴散,以及它對於營造更友善社會的重要性。
4. 結語:總結「溫暖的心」的價值,它是在冷漠疏離的社會中,聯繫人與人之間最珍貴的紐帶。呼籲自己與讀者,都能保有並傳遞這份溫暖,讓世界多一分理解與光亮。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國寫試題-02

問題(二):如果要帶長者在臺灣進行樂齡之旅,一定有許多待注意事項。請以「樂齡出遊」為題,寫一篇短文,說明樂齡出遊的意義,並思考如何照顧到長者在生理與情感上的需求。文長限400字以內(至多19行)。(占21分)

[非選擇題]
答案

樂齡出遊的意義非凡,它不僅是身體的移動,更是心靈的甦醒與社會連結的再造。對長者而言,走出慣常環境能刺激感官、活化心智,重燃對生活的熱情,並在與他人互動中找回歸屬感與自我價值,對抗孤獨與老化無力感。

要妥善照顧長者的生理與情感需求,需周詳規劃:
生理層面:1. 行程設計應「緩慢而深入」,避免緊湊勞累,預留充分休息時間。2. 交通選擇舒適平穩的交通工具,無障礙設施必須完善。3. 餐飲安排需考量牙口、慢性病飲食限制,力求軟質、清淡、營養均衡。4. 隨行應備妥常用藥物、簡易醫療用品,並有基本急救知識人員陪同。

情感層面:1. 行程可融入「懷舊元素」,如探訪其成長地、品嘗古早味,觸發美好回憶,滿足情感寄託。2. 鼓勵「分享與傾聽」,創造機會讓長者訴說生命故事,使其感覺被重視。3. 促進「跨代或同儕互動」,安排家人陪伴或同齡友伴共遊,強化社會支持網絡。4. 尊重長者意願,給予選擇權(如去哪裡、待多久),維護其自主與尊嚴。

總之,樂齡出遊的成功關鍵在於「以長者為中心」的貼心設計,讓這趟旅程既安全舒適,又充滿溫情與意義,真正達到身心共好的目標。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21

21-22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21-22題。
《論語》是對我學生影響最大,使我受益最多的一本書。
早年我所受的傳統教育,以熱讀背誦為主。故所讀的書,無論僅與不懂,都深深地印入腦中。《論語》既是我最早背誦的一本書,也是我最為熟記的一本書。抗戰後期在北平淪陷區,雖然不得不穿著補丁的衣服,吞食難以下嚥的混合麵,我也能不以為苦。因為當面臨這些情境時,《論語》中,「等語句立即湧現,給予我精神力量,使我可以不復介意。」經由在官考中如何自處的反思,進而聯想到「四書」中的其他語句。這種融會貫通的聯想和體悟,應該正是孔子極為重視的一種教學方式。
在詩歌教學中,這種聯想作用尤為可貴。子貢從孔子談做人修養的「貧而樂,富而好禮」,聯想到《詩經》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被孔子讚美是「可與言詩」的人。孔門論詩,特別注重「興」,因此,我日後教授詩詞,也特別注重詩歌中的興發感動。而這種感受,往往與人生之體驗和修養關係密切。
我學生讀書的最大樂趣,就是從書中去體會一份活潑的,可以提升人精神的力量。正是從這一點來說,《論語》是對我影響最大,使我受益最多的一本書。(改寫自葉嘉瑩《論語百則·前言》)
依據文章,最適合填入上文 處的文句是:
(A)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
(B)土志於道而取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C)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狂不食,不時不食
(D)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獸屍

[單選題]
答案

前文描述「穿著補丁的衣服,吞食難以下嚥的混合麵」,與(B)選項「土志於道而取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的精神相符,強調士人追求道義而不在意衣食粗劣。
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17

15-19為題組

依據上文,客在〈赤壁賦〉中扮演的角色,說明最適當的是:
(A)帶出曹操詩句,建構一世鼎雄形象
(B)照見蘇子欲求,提出質疑引發反思
(C)對照古今,揭示鐘鼎山林的人生領悟
(D)開展想像,呈顯空明飄逸的主體心境

[單選題]
答案

文中指出客對赤壁之遊提供不同視角,否認蘇子的浪漫描寫,提出質疑引發蘇子反思,故(B)正確。(A)僅部分功能;(C)未提及鐘鼎山林;(D)空明飄逸是蘇子心境。
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34

32-36為題組

上文中,卽賢客、孫悟空的一些行為,曾讓李靖、唐僧動怒,請回答下列問題:
(1)李靖基於什麼身分框架,對卽賢客「取枕鼓臥,看張氏梳頭」動怒?卽賢客這項
舉動為何讓李靖如此介意?(占4分,作答字數:30字以內。)
(2)唐僧對孫悟空打死強盜如此介意,是因為此舉損害了他所認定的什麼身分框架與
特質?(占2分,作答字數:15字以內。)

[非選擇題]
答案

(1)李靖基於丈夫身分框架,介意虬髯客對妻子無禮注視,侵犯隱私與尊嚴。
(2)佛教徒身分框架與慈悲特質。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35

32-36為題組

上文中,紅拂、東海龍王均曾以身分框架來引導卽賢客、孫悟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紅拂對於卽賢客鼓臥相視,採取什麼身分框架來界定彼此?她「遽拜之」的舉動,
是什麼用意?(占4分,作答字數:30字以內。)
(2)東海龍王的提醒,讓孫悟空在「仙」的身分框架下,有何取與捨的領悟?(占4分,
作答字數:30字以內。)

[非選擇題]
答案

(1)紅拂採取兄妹身分框架界定彼此,「遽拜之」是主動結拜以化解衝突。
(2)孫悟空領悟應取「正果」仙位,捨「妖仙」身分,需保護唐僧完成取經。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