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第40題至第43題]
若僅根據表格中的正反意見,對於是否增加身障座位的評估,應針對下列哪組成本效益進行比較?
(A)「身障座位門票收入」與「拆除原本座位成本」
(B)「身障座位門票收入」與「增建身障座位成本」
(C)「看不見的效益」與「施工成本加上門票損失」
(D)「看不見的效益加上門票收入」與「施工成本」
答案
[題組:第40題至第43題]
若僅根據表格中的正反意見,對於是否增加身障座位的評估,應針對下列哪組成本效益進行比較?
(A)「身障座位門票收入」與「拆除原本座位成本」
(B)「身障座位門票收入」與「增建身障座位成本」
(C)「看不見的效益」與「施工成本加上門票損失」
(D)「看不見的效益加上門票收入」與「施工成本」
[題組:第28-29題]下表為某國國民接受不同年數教育,當年所產生的私人效益、私人成本與社會效益,而其社會成本與私人成本相同。例如,接受教育第1年所產生的私人效益為27萬元,私人成本為6萬元,而社會效益則為34萬元,其餘依此類推。
| 接受教育年數 | 當年私人效益(萬元) | 當年私人成本(萬元) | 當年社會效益(萬元) |
|---|---|---|---|
| 1 | 27 | 6 | 34 |
| 2 | 24 | 10 | 31 |
| 3 | 21 | 14 | 28 |
| 4 | 19 | 18 | 25 |
| 5 | 15 | 22 | 23 |
| 6 | 14 | 24 | 21 |
28. 根據前述資料,從私人經濟福祉最大的角度,接受教育年數應為幾年?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