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26

[題組:第26題到第28題]植物的孢子和花粉壁(孢粉壁)含有耐性強的特殊蛋白不易分解,大量飄散後藉重力逐漸落入地面或沉入水底淤泥中,保留成為化石,因顆粒微小而稱為「微化石」。不同類群的植物孢粉壁的特徵各不相同,如孔洞、縱帶或如雕琢般的花紋,可藉此辨識所屬的植物種類。古孢粉學家在臺灣甲地鐵取的泥心柱獲得一個鑽井樣本,經過碳 14 同位素定年法推算不同深度的泥心柱沉積年代,發現該泥心柱大約有 4000 年的沉積歷史。古孢粉學家再分別辨識不同深度泥心柱中的植物孢粉微化石,發現大量的禾本科植物(禾草)、紅樹林及香蒲等植物的孢粉,其中的香蒲是一種草本植物,生長在潮濕積水的沼澤環境中。古孢粉學家計算泥心柱各層的孢粉含量百分比,得到圖 9 的孢粉相對豐富度圖,希望藉由這些層積的孢粉建構出甲地的植物群落演替過程。根據本文內容及圖 9,回答 26-28 題。

26. 甲地最可能發生海水入侵淹沒土地的年代為何?
(A) 1040-2990年前
(B) 2990-3100年前
(C) 3100-3800年前
(D) 3800-4500年前

答案

根據圖9,3100-3800年前紅樹林孢粉比例最高,顯示海水入侵形成沼澤環境。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18

科學家嘗試以各種方法重建地球的歷史,下列有關探索地球歷史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古生代的人寫歷史較不精準,所以錯誤百出
(B)根據豐富定律,可推測岩脈的生成時間比圍繞岩脈的地層晚
(C)相對地質年代像根據放射性元素定年,以分辨岩層年代的早晚
(D)利用放射性元素定年,母元素的量經過2個半衰期後只剩原來的二分之一
(E)「均變說」是指過去發生地質作用的原理和現在進行地質作用的原理相同

答案

均變說主張"現在是過去的鑰匙",地質作用原理古今相同。岩脈切穿地層,形成時間較晚。答案:(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44

題組(43-45題)有關碳-14定年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應選2項)
(A)碳-14定年法為絕對地質年代定年法
(B)碳-14具放射性
(C)碳-14之半衰期約為5730年,此定年方式適用於時間尺度十萬年以上事件之探討
(D)碳-14定年中,母元素含量的比例隨時間呈線性衰減
(E)碳-14和碳-12是同位素,碳-14的原子核由8個質子和6個中子組成

答案

碳-14為放射性定年法(A)(B)正確。半衰期5730年,適用數萬年內(C錯誤)。衰減為指數型(D錯誤)。碳-14為6質子8中子(E錯誤)。故選(A)(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