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縣市政府對街頭藝人從事表演活動,各自制定相關管理辦法,規範街頭藝人若欲在公共空間進行展演,須向縣市管理機關申請並獲許可後始得演出。上述政策作為涉及的縣市政府職權運作,其屬性與下列哪項事例最接近?
(A)縣市輪流承辦國慶日煙火表演活動
(B)縣市辦理轄區內立法委員選舉事宜
(C)爭取於高鐵行經路線設立縣市車站
(D)建置縣市公共自行車事故處理流程
政府管制
114分科公民考科-17
[題組:第17-18題]某民主國家因電動車日漸普及,帶動公寓大樓增設充電樁的需求,但也引發相關爭議。除了用電與消防安全的疑慮,還有住戶質疑收費不公,主張沒有使用電動車的住戶,不需分攤設置充電樁的相關費用。
該國某市政府為解決相關爭議及促進節能減碳,乃制定該市自治條例,規定該市公寓和大樓必須設置公用的電動車充電樁停車位,否則將課處罰鍰。有某大樓因為停車場難以設置公用充電樁,遭該市政府處以罰鍰。該大樓管理委員會向法院請求救濟,但因該市政府依據自治條例做成處罰,法院判處該管委會取訴定議。該管委會在窮盡救濟途徑後,提起另一種訴訟:審理的法庭認為,該自治條例違反該國憲法,宣告該條例無效。請問:
題文中提出質疑的住戶,若要引用政府政策支持其觀點,下列何者最適當?
(A)依民眾的所得水準而課徵不同的所得稅
(B)依行政高速公路實際里程數收取通行費
(C)學齡兒童搭乘交通工具享票價折扣優惠
(D)不同城市的計程車起跳價格與費率不同
114分科公民考科-31
113分科公民考科-11
[題組:第11題]
某國有數家油品供應商組成協會,該協會定期公告一致的汽柴油售價,被該國政府認定為影響油品市場而依法開銷。下列何者亦可能因相同的理由被該國政府判定違法?
(A)水泥業者互設監視器查核出貨數量及地點,以控制產品供應
(B)疫情期間有廠商回覆口罩及酒精等防疫用品,試圖哄抬價格
(C)廠商於廣告講稿產品獲得多國專利權的認證,擴大銷售市場
(D)地緣戰爭油價大漲,航空業者於旅遊旺季紛紛調漲機票價格
112分科公民考科-15
[題組:第15題至第16題]
◎ 依據我國法律,經營電信、廣播或電視頻道等媒體需領有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發給有一定年限的經營執照,到期前須申請換照,核准後才能繼續經營。某廣播電台甲申請換照,但NCC指出該電台的報導經常與事實不符而遭民眾投訴,且其大股東直接介入新聞製播,顯示該電台內控與自律機制失靈,故在其執照到期後,決議不予換照。甲電台則將擊鼓決議侵害新聞自由,因而提起司法救濟;在野黨立委乙則召開記者會,支持甲電台提出司法救濟的行動;輿論也有意見主張監察院應主動介入調查。請問:
題文中NCC駁回換照申請的理由,與下列哪項主張最接近?
(A)大眾未必具有媒體識讀能力,需要政府適時介入以確保人民知的權利
(B)基於黨政軍退出媒體的理念,媒體對新聞事件的評論應保持中立立場
(C)媒體惡性競爭可能造成劣幣驅逐良幣,政府介入是保障新聞自由的必要之惡
(D)媒體的守門過程可能遭受不當干擾且違反專業倫理,新聞自由不應無限上綱
112分科公民考科-20
[題組:第20題至第22題]
◎ 我國房屋市場的「預售屋」是指尚未開始動工或正在施工,而預先銷售的房屋。有的建商在預售屋銷售時,打出不實廣告,藉此促銷,例如:有建商在廣告文宣中呈現「空中景觀泳池」的意象,但實為無景觀之一般泳池;另外,也有建商為營造購屋熱潮,形成預期心理,哄抬建築價格,喊出「本案即將完銷」,但實際上該建築還有多戶未售出。也有投資客看準購屋者的預期心理,搶先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俗稱紅單,而後換約轉售紅單,進行預售屋炒作,政府因而修改相關法律條文,規定預售屋買賣契約禁止讓與或轉售。請問:
針對題文中建商的行為,下列論點何者合乎我國現行民法與相關法規範?
(A)若無窮迫他人買賣房屋,政府基於契約自由無法介入
(B)政府可透過消保法或公平交易法管制建商的泳池廣告
(C)刊登廣告係為勸說消費者購買,內容雖誇大並不違法
(D)泳池廣告不屬契約的一部分,依法不得拘束買賣雙方
112分科公民考科-22
111學測社會試卷53
第53-54題為題組
◎ 大量使用塑膠吸管所造成的健康與海洋生態破壞問題讓人擔憂。假定某國的民意強烈要求政府應立刻大幅度限制塑膠吸管的使用,且依據現行法律,主管機關已有充分法律授權可發布命令、訂定實施細則與開始日期,以管制塑膠吸管使用;但該機關卻認為茲事體大,仍依循該國法律對制訂行政命令的過程,預先將草案公告周知,並依法舉辦聽證,廣納各界意見,再審慎決定規定內容。請問:從外部成本的觀點,下列敘述何者符合該國政府政策的意涵?
(A)社會成本高於私人成本,從市場經濟的觀點塑膠吸管的生產數量過多
(B)社會成本高於私人成本,從整體社會的觀點塑膠吸管的生產數量過多
(C)私人成本高於社會成本,從市場經濟的觀點政府應管制塑膠吸管使用
(D)私人成本高於社會成本,從整體社會的觀點政府應管制塑膠吸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