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第37-40題]40. 以下民眾對本開發案的意見,哪項最切合民主治理對行政過程的課責要求?請在答 題卷表格先勾選一項意見,再說明該意見符合民主治理對行政過程課責的理由(5 分;左欄未勾選或勾錯,則本題不計分;右欄抄錄題文或左欄文字,視同作答錯誤)。
| 勾選一項意見 | 符合民主治理對行政過程課責的理由( 40 字內) |
|---|---|
| □ 地方政府依法有協助民間開發案的行政責任 | |
| □ 政府行政職責包括促進就業以保障縣民福祉 | |
| □ 政府應舉辦該案環評公聽會以避免黑箱作業 | |
| □ 議會應事先審查該案預算以避免程序不正當 |
[題組:第37-40題]40. 以下民眾對本開發案的意見,哪項最切合民主治理對行政過程的課責要求?請在答 題卷表格先勾選一項意見,再說明該意見符合民主治理對行政過程課責的理由(5 分;左欄未勾選或勾錯,則本題不計分;右欄抄錄題文或左欄文字,視同作答錯誤)。
| 勾選一項意見 | 符合民主治理對行政過程課責的理由( 40 字內) |
|---|---|
| □ 地方政府依法有協助民間開發案的行政責任 | |
| □ 政府行政職責包括促進就業以保障縣民福祉 | |
| □ 政府應舉辦該案環評公聽會以避免黑箱作業 | |
| □ 議會應事先審查該案預算以避免程序不正當 |
27-29為題組
◎ 某國政府擬推動全民換發數位身分證計畫,整合戶口、醫療、租稅等資訊,提供人民更便捷的政府服務。認同此計畫的支持者期望藉此實現「數位國家」願景;但有公民團體質疑政府缺乏審慎規劃,擔憂該政策將導致人民喪失個人資訊的控制力,主張必須先制定特別法律,明訂授權範圍、加密機制、跨部門讀取資訊的條件與監督機制。因爭議擴大,該國政府最後放棄換發計畫。某高中生瀏覽相關爭議的網路留言後,心生疑惑:「先前民間團體利用政府資訊製作疫苗數位地圖,協助民眾查找疫苗施打場所,廣受社會稱許,為何數位身分證卻飽受質疑?」請問:
對於該國數位身分證計畫引發的爭議,某公民團體發表聲明指出:國家的 ,因此政策制訂過程應該更審慎。依據題文資訊,下列何者最適合填入該聲明的空格內?
(A)資訊服務涉及特別的跨部會合作機制
(B)職責在於提供人民更便捷的政府服務
(C)願景實現攸關能否讓人民產生認同感
(D)權力行使範圍及其影響既廣泛且深遠
16-17為題組
◎ 為了監督立法委員在國會的表現,學者與數個民間團體成立一個監督國會的聯盟,在立法院開會期間,觀察和記錄立法委員行使職權的狀況,並定期公布觀察記錄,以供民眾檢視與參考。
16. 關於該組織的性質、運作與功能,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因具有監督政府施政的功能,必須與政府和執政黨保持抗爭關係
(B)該組織成立目的在於促進國家公共利益,其性質與利益團體不同
(C)為確保組織的獨立自主性,不宜採取向政府機關遊說的運作方式
(D)該組織發揮的功能,有助於政府資訊透明化並提升體制的正當性
【題組23-26】在COVID-19疫情嚴峻時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經常召開記者會,報告疫情數據,說明防疫政策與醫療資源概況等。期間有數項防疫措施如下:一、依規定,應居家隔離的民眾若違規外出被查獲,將處以最高100萬罰鍰。二、為確保醫療量能,政府發布實施如限制醫事人員出國等各種緊急規定與禁令。三、立法院快速通過並由總統公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授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為防治疫情需要,得實施必要之應變措施,並溯及在此條例通過前所發布的一些命令,以解決法律爭議。四、因應疫情警戒升級,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改採線上教學。請問:如就「民主課責」而言,政府相關首長經常舉行記者會向各界說明疫情,和下列哪項政府定期措施的性質最相近?
(A)公布治安狀況,並提出主管機關的因應措施
(B)發布死刑存廢的民意調查數據,供人民參考
(C)公告食品衛生標準,定期邀請學者討論修正
(D)提供健康飲食生活標準,要求各界廣為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