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來找 > > Page 27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7題

依據下文,作者「對蚊子絕不排斥」,最可能的原因是:
過了一天非人的生活,到了夜晚想做一件人做的事:睡覺。但是,不忙著睡,寶貝
蚊子來了。雙方的工作不外乎列幾種:(一)蚊子奏細樂。(二)我揮手致敬。(三)樂
止。(四)休息片刻。(五)是我不當心,皮膚碰了蚊子的嘴,奇痛。(六)蚊子奏樂。
(七)我揮手送客。清晨醒來,察視一夜工作的痕迹,常常發現腿部作玉蜀黍狀。有時
候面部微微改變一點形狀,例如:嘴唇加厚,鼻樑增高。據腦筋靈敏的人說,若備一床
帳子,則蚊子自然不作入幕之實。但我已和太太商量就緒,在下月發薪之前,無論如何,
我們仍然要保持大國民的態度,對蚊子絕不排斥。(改寫自梁實秋《蚊子與蒼蠅》)
(A)蚊子能增添生活樂趣 (B)擁有慈悲為懷的精神
(C)喜好觀察自然界細物 (D)貧窮生活的自我解嘲

[單選題]
答案

文中提到「下月發薪之前」無力買蚊帳,卻以「保持大國民的態度」自我解嘲,顯示因貧窮而無奈接受蚊子叮咬,故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8題

依據下文,最符合作者理想的文藝評論是:
評論家最好能具備這樣幾個美德:首先是言之有物,但不能是他人之物,尤其不可
將西方的當今理論硬套在本土的現實上來。其次是條理井然,只要把道理說清楚就可以
了,不必過分旁徵博引,穿鑿附會,甚至不厭其煩,有如解答習題一般,一路演算下來。
再次是文采斐然,不是寫得花花綠綠,濫情多感,而是文章在暢達之中時見警策,知性
之中流露威性,遣詞用字,生動自然,若更佐以比喻,就更覺靈活可喜了。最後是情趣
盎然,這當然也與文采有關。一篇上乘的評論文章,也是心境清明,情懷飽滿的產物,
雖然旨在說理,畢竟不是科學報告,因為它探討的本是人性而非物理,犯不著臉色緊繃,
口吻冷峻。(余光中《從徐霞客到楚谷·自序》)
(A)關注本土現實,不與西方理論進行比較
(B)能針對作品闡述己見,不刻意逞調校學
(C)用比喻解讀作品的內涵,安頓讀者心靈
(D)以感性情味為尚,避免因知性而顯枯燥

[單選題]
答案

文中強調「言之有物」、「不必過分旁徵博引」、「文采斐然」、「情趣盎然」,故(B)「能針對作品闡述己見,不刻意逞調校學」最符合。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9題

依據下文,作者對於歷史書寫「覺得恐懼」,最可能的原因是:
當背景的想像,都在史料閱讀之際平息下來,過多的熱情也被迫必須冷卻。歷史
的想像,在古典顏色的紙頁之間穿梭,以求得假想中的一個事實。但是,在千種百樣的考
據下獲得的事實,果真是屬於事實?顯然坐在浩瀚的史書之前,忽然覺得所謂事實不都
是解釋出來的?史料與史料的銜接,如果需要人工著手構築,如何證明事實值得信賴?
歷史想像未得的事實,如何不是想像的延伸?內心自我提問的過程,一旦陷入之後,時
間之旅便無窮無盡。對於歷史書寫,越來越覺得恐懼。(陳芳明《書寫就是旅行》)
(A)史料雕鑿因而無法盡讀 (B)想像延伸因而血脈黃張
(C)事實因解釋而無窮無盡 (D)熱情因閱讀而頹然冷卻

[單選題]
答案

文中強調歷史事實是「解釋出來的」,史料銜接需「人工構築」,對事實的可信度產生懷疑,這種因解釋而無窮無盡的困境令作者恐懼,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11題

下引文句之學派歸屬,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甲、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舉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
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居焉天下之所
屬,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
乙、凡將立國,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國務不可不謹也,事本不可不操
也。制度時,則國俗可化,而民從制。治法明,則官無邪。國務壹,則民應用。
事本轉,則民喜農而樂戰。
丙、處大國不攻小國,處大家不慕小家,強者不妨弱,貴者不做賤,多許者不敢愚。
此必上利於天,中利於鬼,下利於人。三利,無所不利,故舉天下美名加之,謂
之聖王。
(A)法家/道家/墨家 (B)法家/儒家/道家
(C)儒家/法家/墨家 (D)儒家/墨家/道家

[單選題]
答案

甲文批判君主專制,主張天下為主,具民本思想,屬儒家。乙文強調制度、法治、農戰,屬法家。丙文主張兼愛、非攻、天志明鬼,屬墨家。故正確順序為儒家/法家/墨家,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12題

12-14為題組
閱讀韓愈《師說》中甲、乙二段,回答12-14題。

甲、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惡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乙、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鄭子、裴弘、師襄、老聃、鄭子之徒,其實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贊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依據上文,下列闡釋正確的是:
(A)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謂人皆不免有惑,故須從師以解惑
(B)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謂無論少長均應學習師道
(C) 「聖人無常師」,謂聖人的教育方法異於一般教師,因此能啟迪後進
(D) 「鄭子之徒,其實不及孔子」,謂鄭子等人的學生不如孔子弟子優秀

[單選題]
答案

(A)正確,符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之意。(B)「吾師道也」指學習的是道,非學習師道。(C)「聖人無常師」指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非指教育方法。(D)「鄭子之徒」指鄭子等人,非其學生。故正確選項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17題

17-18為題組
閱讀下列歷史人物遊戲說明書與五張牌卡,回答17-18題。

歷 史 人 物 遊 戲 說 明 書
基本規則 ①共有99張牌,牌號大者為大(99>98>97>96>……>2>1)。
②每一局,各家分到11張牌,最先將手中的牌出盡者為冠軍。
③局中各輪,下家皆須按上家的牌型出牌(每輪可出牌型如下)。手中無相同牌型可出者,該輪棄權;手中有相同牌型但不想出者,該輪也可棄權。
④該輪勝出者(每輪決勝方式如下),取得下一輪的攻牌權。
每輪可出牌型 依照牌上詩句所吟詠的人物,可出以下牌型:
【出1張(X)】
【出2張(X+Y)】:這2張牌所吟詠的人物,須是同一人。
【出3張(X+Y+Z)】:這3張牌所吟詠的人物,須是同一人。
每輪決勝方式 ①各家按該輪牌型循序出牌,以出最大牌號的一家為勝出。
②若甲家所出的牌型,其他家皆棄權,則該輪由甲家勝出。
42 43 66 98 99
天亡非戰罪,未路困英雄。氣盡處同死,司晨笑沛公。 世間快意寧有此,亭長還鄉作天子。沛容不樂復何為,諸母父兄知舊事。 今日歌大風,明朝歌鴻鵠。為語成夫人,高皇是假哭。 七十衰翁而鬢霜,西來一笑火成陽。平生奇計無他事,只勸鴻門殺漢王。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擬力爭。隔岸故鄉歸不得,十年空負拔山名。

假設某局你的手中尚餘如上「42」、「43」、「66」、「98」、「99」五張牌卡,下列組合,符合「可出牌型」的是:
(A)42+99 (B)66+98
(C)42+98+99 (D)43+66+98″

[單選題]
答案

根據牌面詩句:42、43、66、98皆詠劉邦(項羽對手/漢高祖),99詠項羽。出2張或3張須為同一人。(A)42(劉邦)+99(項羽)不同人。(B)66(劉邦)+98(劉邦)可出2張。(C)42(劉邦)+98(劉邦)+99(項羽)不同人。(D)43(劉邦)+66(劉邦)+98(劉邦)可出3張。故符合者為(B)(D),但題為單選,依牌號組合(B)66+98為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20題

19-20為題組
關於本閱詞的理解,不恰當的是:
(A) 「煙絡橫林,山沉遠照,邂逅黃昏鐘鼓」為詞人遠眺所見所聞
(B) 「燭映簾籠,畫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描繪詞人與思婦共感漢風寒露之苦
(C) 「流浪征難北道,客橋南浦」對比「當年酒狂自負」,營造失落之感
(D) 「明月」象徵國君,「幽恨無人暗語」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感傷

[單選題]
答案

(D)不恰當,「明月」在詞中為傾訴對象,象徵知己或見證者,非直接象徵國君。「幽恨」多指個人情思或羈旅之愁,未必特指懷才不遇。故不恰當選項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22題

21-24為題組
作者認為歷來批評家對杜甫(遺興)一詩,所產生的誤讀是:
(A)以為杜甫嘲諷陶潛猶未能達道
(B)以為杜甫批評陶潛的詩風枯槁
(C)認為杜甫質疑陶潛的隱士形象
(D)認為杜甫藉陶潛自嘲窮困潦倒

[單選題]
答案

文中指出批評家將杜甫詩中「枯槁」誤解為「風格上的平淡」,因而認為杜甫不喜陶詩風格,即(B)「以為杜甫批評陶潛的詩風枯槁」。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27題

27-30為題組
閱讀下列甲、乙二文,回答27-30題。

甲 利未亞州東北尼日多國產魚,名刺加多,約三丈餘。長尾,堅鱗甲,刀箭不能入。足有利爪,鋸牙滿口,性甚獰惡。色黃,口無舌,唯用上齶食物。入水食魚,登陸每吐涎干地,人畜踐之即仆,因就食之。見人遠則哭,近則噬。冬月則不食物,睡時嘗張口吐氣。(南懷仁《坤輿圖說》)

乙 莎士比亞的戲劇說:「那公爵如淌著眼淚的鱷魚,把善心的路人驕到嘴裡。」鱷魚眼睛所分泌的液體,有科學家曾經認為應是用來排出身體多餘的鹽分。許多生活在海裡的爬行動物,因為腎功能不如海生哺乳動物,故以鹽腺來恆定喝入海水後的體內離子。例如海龜的鹽腺位於淡水中,海龜看似流眼淚,其實是讓鹽分藉此排出。海蟹蜥的鹽腺位在鼻腔中,牠們會從鼻孔排出結晶狀的鹽分。海蛇的鹽腺則在後舌下腺中。總之,鹽腺的位置是個別演化的,但功能相似。

目前已無生活於海中的鱷魚,但有些鱷魚仍被急於河口或淺海。科學家後來發現,牠們的舌頭表面會流出清澈的液體,進而懷疑這才是鹽腺的分泌物。經過幾分鐘分析,果然其含鹽量比眼睛分泌物來得高。例如亞洲的鹹水鱷與美洲的澳洲鱷,鹽腺都位在舌下腺中,牠們舌頭表面的孔洞會分泌出高鹽分的液體。至於同一層的淡水表親,如澳洲淡水鱷,也有結構相同的舌下鹽腺,但就能略過一籌;同一种的西非狹窄的鯉和西非矮鳩,情況也大致類似。但生活於淡水地區的短吻鱷料鱷魚,例如美洲短吻鱷和銀鏡凱門鱷,舌頭的孔洞都極小,前者的排鹽數率奇差,後者則完全不會排出鹽分。

鱷魚通常在陸地待了一段時間後,位於暗礁的哈氏腺便會分泌鹹液潤滑眼睛。暗礁是一層透明的眼瞼,除了滋潤眼睛外,當鱷魚潛入水中,閉上暗礁,既能保護眼睛,又能看清水下情況。另有實驗發現,有些鱷魚會透過食道流淚,甚至眼睛冒出泡沫,推測可能是咬合時壓迫鼻翼的生理反應。(改寫自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下列關於甲文敘寫「剛加多」的分析,**錯誤的是:**
(A) 先談外形,再寫習性;習性再分「獵食」、「避敵」兩線敘寫
(B) 以「利爪」、「鋸牙」襯托「獰惡」,以「刀箭不能入」強化「堅鱗甲」特徵
(C) 以「入水」、「登陸」的活動範圍,描述其生活特性,也寫獵食對象甚廣
(D) 藉「吐涎干地」和「遠則哭,近則噬」二事揭露其獵食技倆

[單選題]
答案

甲文寫「刺加多」(鱷魚)外形後寫習性,但習性描述集中於獵食(吐涎、哭噬),未明顯分「獵食」、「避敵」兩線,故(A)分析錯誤。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32題

31-32為題組
下列文句中的「與」,和上文「道與之貌」的「與」意思相同的是:
(A)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B)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
(C) 人知之者,其謂「與」始非之蛙何異
(D)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單選題]
答案

「道與之貌」的「與」為「給予」之意。(D)「既以與人」的「與」同為「給予」。故正確選項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