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理解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15
15-17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15-17題。
我乘戰士有勇,大將有謀,成軍在胸,地利足恃,猶不如務之登岸而設伏殲之。不然,汪洋海上以數百人操一身,東馳西突,以角逐於勝負不可知之地,我即無患,而彼之所扶者小,我之所勞者大,設防設守,形勢不亦憑乎!然務之上岸,非有成軍,則斷不可。蓋敵一登陸,民心易動,軍心易震,非宿將強兵不能得手也。生,盡人也,為盡灣計,盡北可務之近岸,盡南則不可。蓋盡北港道深通而有屏蔽,彼之駐輪甚便;若登岸,則反失所恃。盡南則港門雖深,風浪甚苦,四圍無山,港中非可駐輪;彼不登岸,不能久居也。若盡中諸港,沙線淺灘,難駛鐵船。然澎湖不守,則敵人得之,安穩收泊。有時展輪四掠,有時載小艇覆闊,盡中難防,盡南、北亦可慮。(洪編〈籌海議〉)
關於上文對清末臺灣攻守情勢的分析,敘述最適當的是:
(A)基於後勤準備已充足而可誘敵深入
(B)由海戰與陸戰兩方面揭示敵我利弊
(C)因船艦操作耗人力而主張放棄海戰
(D)從軍民齊心的優勢判斷可無懼陸戰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16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18
18-20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18-20題。
李大參政罷政歸鄉里時,某年二十矣。時時來訪先君,劇談終日。每言秦氏,必曰「咸陽」,憤切慨慷,形於色辭。一日平旦來共飯,謂先君曰:「聞趙相遇嶺,悲憂出涕。僕不然,論命下,青鞋布襪行矣,豈能作兒女態耶!」方言此時,目如炬,聲如鐘,其英偉剛毅之氣,使人興起。後四十年,偶讀公家書,雖徒海表,氣不少衰,叮嚀訓誡之語,皆足垂範百世,猶想見其道青鞋布襪時也。淳熙戊申五月己未,笠澤陸某題。(陸游《跋李莊簡公家書》)
關於文中李參政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少年得志,但因個性耿介,二十歲便罷政而歸鄉里
(B)常至陸游家,議論秦朝暴政虐民、聚斂咸陽的史事
(C)雖貶謫海表而坦然赴任,未嘗悲憂,英氣絲毫不減
(D)訓誡陸游之言響若鐘鳴,示現剛毅氣節,令人激昂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20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22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24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26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27
「稍微哭一下,就不得了啦,戲也不演啦」,句中「稍微」用來修飾動詞「哭」,表示哭的程度。下列文句「」內的詞,用來修飾動詞,表示動作程度的是:
(A)侍婢羅列,「頗」僭於上
(B)漁人「甚」異之,復前行
(C)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D)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E)行「略」定秦地,函谷關有兵守關,不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