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34

某生利用學校的望遠鏡測得銀河系內某天體在可見光的星等為2.5,考慮星際塵埃會使亮度變暗,修正後得到的星等為2.5+Δm。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 Δm>0
(B) Δm<0
(C)該天體的光譜型態決定Δm是否為正值
(D)若該天體距離越遠,通常星際塵埃的影響越顯著
(E)若該天體位於銀河系外,則Δm=0

答案

星等數值越大表示越暗。星際塵埃使天體變暗,故修正後星等應增加,Δm>0。(A)正確,(B)錯誤。
星際消光與塵埃量有關,距離越遠,通過的塵埃可能越多,影響越顯著,(D)正確。
(C)錯誤,消光主要與塵埃量及路徑有關,非光譜型態。
(E)錯誤,銀河系外天體仍可能受銀河系內塵埃影響。答案為(A)(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63

63-64 為題組
表2列出5顆恆星的光譜型、視星等及絕對星等,據此回答63-64題。

星名 光譜型 視星等(m) 絕對星等(M)
M 9.5 12.8
A -1.4 1.4
K 8.4 11.3
M 8.9 11.1
G 4.2 5.3

63. 若不考慮星光在太空與地球大氣中受到吸收的影響,恆星的視星等m、絕對星等M 與距離d 的關係為m – M = 5 log(d) – 5,其中log 為對數。依此判斷這5 顆恆星中,何者距離我們最遠?
(A)甲 (B)乙 (C)丙 (D)丁 (E)戊

答案

m - M值越大距離越遠。計算得:甲(-3.3)、乙(-2.8)、丙(-2.9)、丁(-2.2)、戊(-1.1)。甲星的m-M最小,但題目問最遠,需重新計算:m-M值越大距離越遠,乙星m-M=-2.8最大?等待計算確認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