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6學測社會試題-59

59-60為題組
◎ 圖7 是日治時期花蓮港廳壽區(約略在今花蓮縣壽豐鄉)一帶的地形圖,此圖北方朝上,每個方格面積為1 平方公里,等高線間距為10 公尺。請據以回答下列問題:
59. 圖中的山下聚落因地下水豐富,於北側和東北側墾成水田。該地主要位於何種地形的邊緣,因此擁有豐富的水資源?
(A)台地
(B)河階
(C)沖積扇
(D)三角洲

[單選題]
答案

沖積扇頂部地下水豐沛,扇端湧泉帶形成豐富水源,適合發展水田農業,花東縱谷北段多此類地形與聚落分布。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39

【題組39-40】日治時期在臺北盆地南緣、斗六丘陵和東臺灣的瑞穗、泰源等地已有咖啡的栽種。東臺灣的咖啡種植,起因該區為總督府熱帶栽培業和軍需作物的生產試驗地,故此地很早就擁有棉花、苧麻、金雞納樹等作物的栽植,屬於熱帶栽培業的咖啡自然也成為試驗對象。雖然這些地方至今仍有咖啡種植,但已經無法滿足臺灣近年大量的咖啡消費需求。隨著咖啡消費人口增加,小型咖啡店成為青年創業的熱門選擇之一,某位青年創業者利用表5的資訊,進行商業區位條件分析,想要評估哪個地區最適合創業開設咖啡廳。請問:就日治時期臺灣的歷史和環境特性來看,東臺灣被總督府視為熱帶栽培業和軍需作物的生產試驗地,最大的考量為何?

(A)有充足的日本和臺灣移民勞動力
(B)有廣大未開墾且容易取得的荒地
(C)有熟悉熱帶作物種植的原住民族
(D)有充裕的水源和廣闊的平原地形

[單選題]
答案

B。東臺灣地廣人稀,土地取得容易,適合大規模試驗栽培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