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史
113學測社會試題_54
【題組54-57】位於大西洋西側加勒比海的某島西部,曾是法國盛產蔗糖的殖民地,該地的人口除歐洲白人、原住民與黑奴之外,尚有法國男性在當地所生的混血人種,他們也可受教育、擁有財產及黑奴,是所謂「有色自由人」。法國大革命初期,新政府依《人權宣言》主張公民在法律之前一律平等,但該地居民的公民資格並非馬上就取得。歐洲人種植園主反對用公民平等的原則來治理,爭取成立自治政府。1791年該地爆發奴隸反抗事件,法國政府擔心島嶼動盪會被保王派或英國、西班牙乘虛而入,急需「有色自由人」為革命盟友,故宣布他們為法國公民。緊接著法國政府又發現,若沒有奴隸的支持,也無法控制該地的族群衝突,因此1793年釋放當地奴隸並宣布他們為公民。但該地仍持續抗爭,追求獨立,1804年終於建國,然因主權爭議,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才獲得大多數國家承認。請問:圖7是四個島嶼的位置圖。題文中「加勒比海的某島西部」最可能位於圖中的哪個島嶼?
114學測社會試題_50
【題組50-51】英人塞西爾·羅德曾任英國在開普敦殖民地的總理,其「不列顛南非公司」曾控制今日的辛巴威和尚比亞。資料一:羅德堅信:我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種族,在世界上居住區域越廣,對人類就越有好處。想想,目前世界上被那些最可鄙的種族占住之地,如果我們將之置於英國的影響之下,會帶來多大的改變?再看看,那些新納入我們領域的國家,產生了多少工作機會。資料二:一位史家評述:羅德的地位如同華盛頓或林肯之於美國,十九世紀末的南非歷史,大部分是由其書寫。資料三:2015年,南非開普敦大學有一場名為「羅德必須倒下」的抗議行動,要求移除校內的羅德雕像。請問:根據題文,我們如何理解資料二史家評述的觀點?
(A)反對帝國主義
(B)實踐民族自決
(C)支持廢除黑奴制度
(D)反映西方中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