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23-26】在COVID-19疫情嚴峻時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經常召開記者會,報告疫情數據,說明防疫政策與醫療資源概況等。期間有數項防疫措施如下:一、依規定,應居家隔離的民眾若違規外出被查獲,將處以最高100萬罰鍰。二、為確保醫療量能,政府發布實施如限制醫事人員出國等各種緊急規定與禁令。三、立法院快速通過並由總統公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授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為防治疫情需要,得實施必要之應變措施,並溯及在此條例通過前所發布的一些命令,以解決法律爭議。四、因應疫情警戒升級,各級學校停止到校上課,改採線上教學。請問:立法院迅速通過題文中的特別條例,其為解決之法律爭議與某個法律原則相關。請問該原則與下列哪一款述中蘊含的法律原則最相近?
(A)有論者認為,不禮讓行人者應一律以最高額度罰鍰處罰
(B)大法官釋意後確定相同性別二人可至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C)政府原有補助人民投保防疫險,後以財政困難為理由突然停止補助
(D)學者表示,土地登記規則對人民財產有巨大影響,應從命令升格為法律
法律適用與責任
114學測社會試題_05
甲和乙兩人在溪邊戲水,乙不慎落水,甲會游泳但見溪流湍急未下水救援,後乙不幸溺斃。恰巧有路人在高處錄下影片上傳網路,引發輿論一片譴責,並要求檢察官起訴甲。也有部分網民主張修法,將此種行為入罪化。依刑法基本原則判斷,偵辦此案的檢察官最可能如何判定是否起訴?
(A)依從舊原則,僅能依現行法律辦理起訴事宜
(B)因犯行明確,可逕行起訴甲再啟動修法程序
(C)因犯行明確,故可以類推適用類似法院起訴
(D)依罪刑法定,須依據新修正的法律來起訴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