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分科歷史考科-10

北宋時期,從宋朝本土到遼國、西夏、金國,從朝鮮、日本、安南到南洋諸國,從印度、波斯灣到非洲東岸,都發現宋朝銅錢。宋人雲:「錢本中國寶貨,今乃與四夷共用。」當時遼、西夏、金、朝鮮、日本諸國都有宋錢,最主要原因是:
(A)宋國力強大是各國的宗主國
(B)宋代外貿興盛銅錢流通各國
(C)上述各國並未發行本國貨幣
(D)各國政府規定只能使用宋錢

答案

答案:(B)。宋代海外貿易繁榮,宋錢因質量佳、信用高,成為國際流通貨幣,流通至周邊及海外國家;宋非各國宗主國,各國有本國貨幣,未規定必用宋錢,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09

泉州又名刺桐城,宋元時期是海外貿易重要港口,曾發現一方波斯人墓碑,刻有漢文、阿拉伯文與波斯文。阿拉伯文為:「人人都要嘈死的滋味。」波斯文為:「艾哈瑪德.本.和加.哈基姆.艾勒德死於艾哈瑪德家族母親的城市-刺桐城。」漢文為:「先君生於王辰六月二十三日申時,享年三十歲。於元至治辛酉九月二十五日卒,遂葬於此。」此墓碑可作為下列哪項描述宋元時期泉州波斯人的佐證?
(A)經商客死他鄉者多
(B)會與漢人相互通婚
(C)全數已經改信回教
(D)採用儒家喪葬儀式

答案

墓碑顯示波斯人採用漢文記載生卒年月、稱謂(先君),顯示一定程度的文化融合,但無法證明通婚、全數改信回教或採用儒家儀式。答案需進一步判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55

55-56為題組
◎近代華人對東洋與西洋的分界,有不少史料可參考。1617年《東西洋考》提到:「文萊,即婆羅國,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也」;民國初年學者進一步補充:「明代以交趾、柬埔寨、暹羅以西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小異他群島,以至於印度、波斯、阿拉伯為西洋;今日本、菲律賓、加里曼丹、摩鹿加群島為東洋」。「文萊」即今之「文萊」。王室信奉伊斯蘭教,在十四至十六世紀期間是中國與伊斯蘭世界貿易的中繼站。1997年文萊海域發現了一艘十五世紀的沉船,由打撈出來的貨物研判,該船應該是在中國南方港口裝貨之後,預計航向伊斯蘭世界。請問:
依據題文,下列何者最可能是該沉船打撈起來的貨物?
(A)象牙
(B)香料
(C)銀幣
(D)瓷器

答案

十五世紀中國出口伊斯蘭世界的主要商品為瓷器,且沉船從中國南方港口出發。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27

十八世紀初,一位在中國傳教的法國傳教士於書信中描述,他所在的地區為群山中的平原,人口稠密,富人甚多。此地自西元一千年左右起已是重要的工業城,現有作坊三千座,產品不僅供應全中國,還外銷世界各地,數量驚人。這位傳教士詳述該地產品的製作過程,使歐洲人終得仿製成功。他所描述的產業最可能是:
(A)江西景德的瓷器製作
(B)浙江杭州的絲綢製品
(C)福建福州的武夷茶葉
(D)廣東沿海的醫療藥材

答案

景德鎮瓷器自古聞名,十八世紀大量外銷歐洲。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8

58-59為題組
某一時期,一艘駛向中國的外國船隻在冬天航行時,遇上暴風,漂流至中國東南沿海某地,船中乘客獲救,送往官府途中,險被民眾毆殺。這位乘客懂漢字,在與中國官員筆談後,得知該地長期以來受到外國海盜侵擾,村民誤認他是海盜,所以群情激憤。這個區域除了經常有外國海盜騷擾外,且因環境條件不佳,謀生不易,導致人口常住海外移出。請問:
題文中的這位乘客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日本派到長安的遣唐使者
(B)元代到泉州的阿拉伯商人
(C)明代到中國遊歷的朝鮮士人
(D)清初到北京考試的越南士人

答案

明代倭寇猖獗,朝鮮使節懂漢字可能被誤認為倭寇。答案為(C)明代到中國遊歷的朝鮮士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26

一本地理書記載:佛郎機人抵達呂宋,願與呂宋互市。向呂宋王請求土地建屋,經營商業。後來反包圍呂宋,殺其王,逐其民,而控制呂宋,繼續與中華貿易。華人前往呂宋貿易者,實際是與佛郎機通商。這段記載中的佛郎機人應是指:
(A)十三世紀的阿拉伯商人
(B)十五世紀的義大利商人
(C)十七世紀的西班牙商人
(D)十九世紀的英格蘭商人

答案

明代稱西班牙人為佛郎機,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菲律賓呂宋島,控制當地並與中國進行貿易,形成馬尼拉大帆船貿易。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30

學者記載他們見到一些外國經書與油畫:經書使用薄而堅好的白紙,兩面印刷,文字皆橫行。封面裱裝精美,還以「綵罽」(毛織品)、金寶裝飾,外面再以皮革包覆。油畫則是神采艷發,氣韻若生,認為「中土未曾有」。學者所見的經書最可能是:
(A)漢代自印度傳入中國的佛經
(B)唐代回紇部落使用的古蘭經
(C)明末耶穌會士的基督教經書
(D)民國初年教會學校中的聖經

答案

明末耶穌會士帶來西方印刷技術,書籍裝幀精美,油畫藝術新穎,利瑪竇等傳教士以此吸引士大夫接受基督教文化。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67

67-69為題組
◎ 唐宋時期,隨著南海貿易的興盛,外國船隻停靠的貿易港也逐漸從廣州向北延伸到福建和長江流域。繼廣州之後,泉州、明州(今寧波)也發展成大商港。外國商船將香料、珊瑚、瑪瑙、寶石、象牙、藥材等商品輸往中國,並購買大量中國產品運回。請問:
67. 唐宋時期從南海來華貿易的外國商人,以下列何者為數最多?
(A)印度人
(B)馬來人
(C)義大利人
(D)阿拉伯人

答案

唐宋時期阿拉伯商人主導印度洋貿易,通過海上絲路大量來華,在廣州、泉州等地形成聚居區,推動東西貿易。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