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來找 > > Page 2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17

科學家搭乘潛艇在臺灣東部海域下潛至約四千公尺的深海環境,觀察海水基本性質。已知聲速大小與溫度、鹽度、壓力成正比,下列圖片的變化趨勢何者正確?

答案

海水溫度隨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層暖,深層冷)。壓力隨深度增加而增加。密度隨深度增加而增加。答案:(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65

65. 海面高度差異是影響海流流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高度梯度越大,流速越快。受科氏力影響,一般大洋西側的海流流速較快。利用人造衛星對海洋進行雷達測高遙測,可獲知大範圍海域的海面高度變化。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人造衛星所獲得的南太平洋海面高度的等高線圖?

答案

南半球科氏力向左偏,海流沿等高線向左偏,西側流速較快。答案應為等高線密集處在西側的圖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5

題組(35-36題)日本鰻在河川中成長,將成熟時,洄游數千公里到馬里亞納群島海域產卵。孵化後,幼魚隨北赤道洋流與黑潮漂游到近岸,再遊進河川。每年冬季都可見日本、韓國、臺灣、大陸等地漁民於沿岸捕撈鰻苗供養殖所需。根據短文,以下推論何者有顯著錯誤?
(A)若鰻的幼魚被動物驅著黑潮漂送,則鰻苗於東亞的分布情形可以反應黑潮的流況分布
(B)福建海岸及臺灣西岸冬季都可能捕撈到鰻苗,表示黑潮水於冬季時會進入臺灣海峽
(C)已知黑潮平均流速約1m/s,相對於日本九州海岸,臺灣鰻苗漁汛多半提早一至兩天
(D)鰻的幼魚利用黑潮移動,所以在日本、韓國、臺灣、大陸等地都可以捕撈鰻苗
(E)近岸海水及河流的污染,及生態環境破壞,可能是鰻魚產量變少的原因之一

答案

黑潮主流沿臺灣東岸北上,不進入臺灣海峽,(B)錯誤。其他選項合理。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8

開放大洋的海表面鹽度分布與緯度有關,原因是受不同緯度的降水與蒸發結果所致。試問海面鹽度高的緯度與下列哪些大氣現象所在之處有關?(應選 3 項)
(A)位於高壓區
(B)位於低壓區
(C)位於上升氣流區
(D)位於下降氣流區
(E)位於海面風場的輻合區
(F)位於海面風場的輻散區

答案

鹽度高處對應蒸發旺盛、降水少,即副熱帶高壓區(下沉氣流、風場輻散),故選(A)、(D)、(F)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自然試題-29

海洋裡有各種不同時間尺度的運動和現象,例如:(甲)潮汐、(乙)聖嬰現象、(丙)湧浪、(丁)風浪、(戊)溫鹽環流。這些運動和現象的大致週期,從長至短的順序為何?
(A)甲乙丙戊丁 (B)戊乙甲丙丁 (C)戊甲丙丁乙
(D)甲丙乙戊丁 (E)乙戊甲丙丁

答案

(B) 週期比較:溫鹽環流(戊,數百年至千年) > 聖嬰現象(乙,2-7年) > 潮汐(甲,12-24小時) > 湧浪(丙,數秒至數十秒) > 風浪(丁,數秒)。故順序為戊乙甲丙丁。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自然試題-33

下列有關臺灣周邊海域潮汐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西部海岸的潮差由南北兩端向中部增大
(B)基隆與高雄外海的水深較深,受海底地形的影響,其潮差較其他區域小
(C)東部海岸因地形開闊又面向太平洋,故潮差較西部大
(D)滿潮的時間,東部海岸比西部海岸晚約五小時左右
(E)退潮時,海水由臺灣海峽南北端流出

答案

(A)(B)(E) (A)西部潮差台中附近最大;(B)基隆高雄潮差較小;(C)東部潮差較西部小;(D)東西岸滿潮時間差約1-2小時;(E)退潮時海水從台灣海峽南北流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自然試題-36

相對於目前海水面高度,2 萬年前至今的全球海水面變化如圖 13。造成近 2 萬年以來海水面變動最可能的原因為何?
(A)造山作用的影響 (千年前)
(B)人類活動造成的溫室效應 (千年前)
0 5 10 15 20
(C)太陽入射量變化造成冰川體積消融
(D)全球降雨量大增
(E)海底火山噴發

答案

(C) 從圖13可見2萬年前海平面較現今低約120公尺,之後快速上升,主要是末次冰期後冰川融化所致。造山作用時間尺度長,人類溫室效應主要影響近百年,降雨與火山噴發影響較小。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