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學測自然考科40

[題組:第40題到第43題]
海洋表面顏色(水色)的觀測,在海洋生態系的生物地球化學現象研究上極為關鍵。生態系的基礎生產力是指初級生產者所生產的有機物質。植物性浮游生物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是海洋生態系主要的生產者,其數量多寡影響該海域各級消費者之生物量。
通常表層營養豐富的海域,有利於生產者行光合作用及繁殖,可增加基礎生產力。植物性的生產者之間含有葉綠素會使水色從偏藍色轉向偏綠。因此,利用衛星遙測水色之變化,即可以推估當地海域的基礎生產力,進一步估計該海域之資源量。
然而,海水中葉綠素的濃度會受到海洋或大氣環境的影響而有很大的變化,圖 10 顯示某聖嬰兒及其反聖嬰兒十二月時(圖 10 甲與圖 10 乙並未直接對應何者為聖嬰兒或反聖嬰兒),由太平洋水色影像轉換的葉綠素濃度灰階圖,它能夠明顯反映海表面植物性浮游生物的多寡。圖中灰階愈接近黑色(灰階值愈小)代表葉綠素濃度愈高,反之灰階愈接近白色(灰階值愈大)代表葉綠素濃度愈低。
(a) 圖10甲為______(聖嬰、反聖嬰)年之水色影像圖。(1分)
(b) 圖10甲中,美國本土西岸近海有很______(高、低)的葉綠素濃度。(1分)
(c) 圖10甲與圖10乙可知,不論在聖嬰年或反聖嬰年,美國本土西岸近海的葉綠素濃度主要受到何種海水運動的影響?(2分)

答案

(a) 反聖嬰年時,太平洋熱帶海表面東風更強勁,赤道附近表面海流與太平洋東側湧升流增強,提供營養鹽,造成葉綠素濃度升高。
(b) 高濃度葉綠素
(c) 湧升流
答案:(a)反聖嬰 (b)高 (c)湧升流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自然試題-36

有湧升流現象的海域,其表層海水特性相較周圍海域有顯著不同,甚至會影響該區域天氣或氣候的變化。下列哪些是湧升流海域的特徵?(應選 2 項)
(A)海面易形成霧
(B)表層海水溶氧量增加
(C)表層海水鹽度降低
(D)表層海水較透明
(E)混合層厚度變薄

答案

湧升流將深層冷營養鹽豐富的海水帶至表層,導致:(A)表層水溫低,易使空氣中水氣凝結成霧。(B)深層水可能溶氧較低,但湧升過程可能與空氣交換增加溶氧?通常湧升流區因生物活動旺盛,可能耗氧,但題目問表層海水特性相較周圍,湧升流帶來營養鹽,促進浮游植物生長,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可能使表層溶氧量增加,(B)可能正確。(C)深層水鹽度可能較高或較低,不一定。(D)浮游植物增多,透明度降低。(E)湧升流擾動,混合層可能變厚。常見特徵為(A)低溫易成霧,(B)營養鹽高,生產力高,溶氧可能飽和或過飽和。答案:(A)(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