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0指考物理分科考科_18

臺東的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是很受歡迎的休旅活動。要讓熱氣球升空,必須加熱氣球裡的空氣,使氣球體積變大,以增加空氣浮力(物體所受的空氣浮力等於物體在空氣中所排開同體積空氣的重量)。
有一熱氣球乘載四人後的總質量為 \(6.0 \times 10^2 \text{kg}\)(不含球內空氣)。當加熱其內空氣,使其體積膨脹至 \(3.0 \times 10^3 \text{m}^3\),即可升空,此時空氣浮力等於熱氣球載人後的總重量(含球內的空氣),則熱氣球內的空氣溫度是多少°C?(設當時外界氣溫為 \(22 ^\circ\text{C}\),空氣密度為 \(1.2 \text{kg/m}^3\),氣球內、外的空氣都視為理想氣體,且加熱時外空氣的溫度、壓力不變。)
(A)81 (B)72 (C)57 (D)42 (E)22。

答案

略解:浮力 \( B = \rho_{\text{外}} V g = 1.2 \times 3000 \times g = 3600g \text{N} \)。
總重量 \( W = (600 + m_{\text{內}})g \)。
平衡時 \( 3600g = (600 + m_{\text{內}})g \Rightarrow m_{\text{內}} = 3000 \text{kg} \)。
球內空氣密度 \( \rho_{\text{內}} = \frac{m_{\text{內}}}{V} = \frac{3000}{3000} = 1.0 \text{kg/m}^3 \)。
理想氣體 \( P M = \rho R T \),P、M、R 固定,故 \( \rho T = \text{常數} \)。
\( \rho_{\text{外}} T_{\text{外}} = \rho_{\text{內}} T_{\text{內}} \Rightarrow 1.2 \times (273+22) = 1.0 \times T_{\text{內}} \Rightarrow T_{\text{內}} = 354 \text{K} = 81^\circ\text{C} \)。
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物理分科測驗–04

進行焦耳實驗時,使兩個質量各為0.42kg的重錘落下1.0m,以帶動葉片旋轉,攪動容器內2.0L的水。已知水的比熱為4.2kJ/(kg·K),水所散失的熱量可忽略,重力加速度 \( g = 10 m/s^2 \),則攪動後水溫上升約為何?
(A) 0.0010K
(B) 0.010K
(C) 0.10K
(D) 1.0K
(E) 10K

答案

重錘位能損失 \( W = 2mgh = 2 \times 0.42 \times 10 \times 1 = 8.4 \) J。水吸收熱能 \( H = mc\Delta T = 2.0 \times 4.2 \times 10^3 \times \Delta T \)。由 \( W = H \) 得 \( 8.4 = 8400 \Delta T \),故 \( \Delta T = 0.001 \) K,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物理分科測驗–07

一容器內的理想氣體,莫耳數為 \( n \),內能為 \( U \),密度為 \( \rho \),壓力為 \( P \),絕對溫度為 \( T \),氣體分子的方均根速率為 \( v \),理想氣體常數為 \( R \)。依據氣體動力論,在熱平衡狀態下,下列關係何者正確?
(A) \( U = nRT \)
(B) \( U = \frac{3Pv}{2} \)
(C) \( P = \frac{\rho v^2}{3} \)
(D) \( P = \frac{\rho v^2}{2} \)
(E) \( Pv = nRT \)

答案

單原子理想氣體內能 \( U = \frac{3}{2}nRT = \frac{3}{2}PV \)。由 \( U = N \cdot \frac{1}{2}m_0v^2 \) 及 \( \rho = \frac{Nm_0}{V} \) 得 \( \frac{3}{2}P = \frac{1}{2}\rho v^2 \),故 \( P = \frac{1}{3}\rho v^2 \),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物理分科測驗–18

圖9a與9b所示的兩個圓筒A與B完全相同,A筒左端封閉,並配置無摩擦的活塞C;B筒兩端封閉,以裝有活門D的固定隔板分成兩室,兩筒與氣體接觸的各部分均為絕熱體。最初時,A筒內部與B筒左室都裝有壓力\(P_0\)、溫度\(T_0\)、體積\(V_0\)的相同理想氣體,活塞C在向左外力F作用下保持靜止,而B筒的活門D為關閉,右室為真空。當減小外力F使活塞C緩慢移動到A筒右端後停下時,A筒內的氣體因壓服作功溫度變為\(T_A\);而打開活門D後,氣體在不作功下自由膨脹至充滿B筒,溫度變為\(T_B\)。若打開活門D的功可忽略,則下列關係哪些正確?
(A) \(T_0 > T_B\)
(B) \(T_0 = T_B\)
(C) \(T_0 > T_A\)
(D) \(T_A > T_B\)
(E) \(T_A = T_B\)

答案

A筒絕熱膨脹對外作功,內能減少,\( T_A < T_0 \),(C)對。B筒絕熱自由膨脹,不作功,無熱交換,內能不變,溫度不變,\( T_B = T_0 \),(B)對(A)錯。故 \( T_A < T_B \),(D)(E)錯。選(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物理分科測驗02

圖1甲、乙、丙、丁四條曲線為1莫耳氦氣分子在不同溫度下的分子運動速率分布圖,其中橫軸v為氣體分子的運動速率,縱軸$N(v)$為對應$v$之每單位速率的氣體分子數。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各曲線代表的氣體溫度高低依序為$丁\gt丙\gt乙\gt甲$
(B)各曲線代表的氣體平均動能大小依序為$甲\gt乙\gt丙\gt丁$
(C)各曲線下的面積大小依序為$甲\gt乙\gt丙\gt丁$
(D)各曲線代表的氣體方均根速率大小為$甲=乙=丙=丁$
(E)若改用1莫耳的氦氣在曲線乙的溫度來作圖,所得曲線與圖1中的曲線乙相同

答案

(A)正確:高速粒子多者溫度高。
(B)錯誤:平均動能 \( \overline{K} = \frac{3}{2} kT \) 與溫度成正比。
(C)錯誤:面積均為1莫耳分子數,相同。
(D)錯誤:方均根速率 \( v_{rms} = \sqrt{\frac{3kT}{m}} \) 與溫度成正比。
(E)錯誤:分子質量不同,分布曲線不同。
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物理分科測驗13

某校的科學實驗室有甲、乙兩個電茶壺,甲的容積為1.0L,加熱功率為1500W,乙的容積為1.5L,加熱功率為1000W。假設加熱過程中的熱散逸與電茶壺本身所吸收的熱皆可忽略,這兩個電茶壺在正確插電使用下,將水從20℃加熱到90℃,且電能轉換為水的熱能之效率為100%,則下列推論哪些正確?
(A)兩者各自裝滿水後加熱,甲和乙所消耗的電能比為3:2
(B)兩者各自裝滿水後加熱,甲和乙所需的時間不相同
(C)兩者各自加熱500mL的水,甲和乙所消耗的電能相同
(D)兩者各自加熱500mL的水,甲所需的時間和乙相同
(E)甲加熱900mL的水和乙加熱600mL的水,所需的時間相同

答案

(A)錯:電能比為2:3(質量比)。
(B)對:時間比為4:9。
(C)對:相同質量加熱相同溫差,電能相同。
(D)錯:時間比為2:3。
(E)對:加熱水量比3:2,功率比3:2,時間相同。
答案:B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39

一名質量為$50$公斤的學生,在常溫下靜止躺著休息,若他體溫正常且保持恆定不變,則其內能之時間變化率的量值應如何表示?
(A) \(|\frac{\Delta W}{ \Delta t}| = 50\)瓦特
(B) \(|\Delta W|=50\)瓦特
(C) \(|\frac{-\Delta U}{ \Delta t}| = 50\)瓦特
(D) \(|-\Delta U|=50\)瓦特
(E) \(|\Delta Q|=50\)瓦特

答案

由 \(-\Delta U / \Delta t = \Delta Q / \Delta t + \Delta W / \Delta t\),代謝率=90 W,故 \(90 = \Delta Q / \Delta t + \Delta W / \Delta t\) ⇒ \(\Delta Q / \Delta t = 90 - \Delta W / \Delta t\)。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29

COVID-19 疫情於 2019 年底爆發後,為防止疫情擴散,在初步辨認是否感染病毒時,會先以額溫槍測量額頭溫度;若有確診情形,則會將較嚴重的患者隔離於負壓病房以便診療,並避免病毒隨空氣外洩。關於上述的防疫措施,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負壓病房內的空氣壓力比病房外為低,故病房內的空氣不易外洩
(B)負壓病房內的空氣壓力比病房外為高,故病房內的空氣不易外洩
(C)健康的人在體溫正常時與周圍環境必處於熱平衡狀態
(D)發燒時利用冰枕可使額頭降溫,主要是靠額頭與冰枕之間的熱傳導
(E)在量測額溫時,額頭到額溫槍之間是以電磁波的方式進行熱傳播

答案

(A)負壓病房壓力低,空氣不外洩;(D)冰枕降溫靠熱傳導;(E)額溫槍測紅外線輻射(電磁波)。故選(A)、(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35

圖 12 左邊的絕熱汽缸系統(含活塞)充有理想氣體,活塞與缸壁無摩擦;右邊的理想彈簧系統只能沿其中心軸伸縮,其底端固定,頂端連接一塊平板。在外力只有重力下,兩系統靜止豎立處於平衡狀態,頂端的高度都為 h。今將重物甲和乙分別靜置於汽缸與彈簧系統的頂端後,兩系統開始振盪,最終活塞停在高度 h′,而彈簧則持續振盪,其頂端可達到的最大高度為 h″。下列關於以上三個高度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兩系統都適用能量守恆定律,故 h′=h″=h
(B)絕熱汽缸系統不適用能量守恆定律,故 h′(C)重力作的功使汽缸系統的熱能增加 Q,但 Q 無法完全用來作功使活塞升到高度 h,故 h′(D)若彈簧伸縮導致其溫度上升,則重力作的功等於彈簧系統與重物乙增加的力學能 E,而 E 可用來作功使彈簧系統的頂端上升到高度 h,故 h″=h
(E)若彈簧系統與重物乙的溫度始終不變,則重力作的功等於彈簧系統與重物乙增加的力學能 E,而 E 可用來作功使彈簧系統的頂端上升到高度 h,故 h″=h

答案

絕熱汽缸系統:重力作功轉為氣體內能,無法完全回收,h′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自然試題-24

【第24-25題組】電冰箱的操作原理是利用低溫的冷媒來冷卻冰箱裡的食物,再用壓縮機壓縮吸收熱能後的冷媒,提高其溫度,以利於其後之散熱過程。冷媒經散熱片把熱能釋放到周遭空氣中後,經過降溫、降壓又可以用來冷卻冰箱裡的食物,如此構成冷卻的循環,而循環過程會消耗電能。
下列有關電冰箱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電冰箱是利用電能作功把冰箱內的熱能轉移到冰箱外
(B)電冰箱裡面的壓縮機的功能是把冷媒降溫並增加其壓力
(C)於密閉隔熱室內打開空冰箱的門,通電並經長時間運轉後,平均室溫會提高
(D)冷媒冷卻冰箱裡的食物時是處於低溫高壓狀態
(E)冷媒的溫度低於室溫仍然可以將其熱能直接傳給周遭的空氣

答案

(A)(C) (A)正確,冰箱將熱從低溫處移到高溫處需作功;(B)壓縮機增加壓力和溫度,非降溫;(C)正確,電能最終轉為熱能;(D)冷卻時冷媒為低溫低壓;(E)熱只能自發從高溫傳向低溫。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