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試卷21

公平貿易指的是在農產品的產銷過程中,確保生產者獲得公平的報酬、勞動者獲得應有的保障、環境可以得到保護的一種制度。圖4 為參與公平貿易生產商的分布,這些生產商的分布區,具有哪些共同的時空背景?
(A)多位於熱帶沙漠區,八至九世紀時曾為阿拉伯帝國的勢力範圍
(B)多位於熱帶季風區,十至十三世紀曾為東亞人群外流的移入地
(C)多位於熱帶氣候區,二十世紀中期以前曾先後遭歐洲列強殖民
(D)多位於信風帶,二十世紀後期冷戰期間曾為美蘇競爭的緩衝區

答案

公平貿易生產商多位於前歐洲殖民地,主要生產咖啡、可可等熱帶經濟作物。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63

62-63為題組
題文中的葡萄牙人選擇發展蔗糖產業之區位考量,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產地鄰近美國,加上蔗糖不耐久放,故蔗糖需快速運到市場
(B)母國地處溫帶,國內並不適合種蔗,故尋找熱帶殖民地種蔗
(C)產地水力充沛,地勢高低落差明顯,故可提供製糖電力資源
(D)母國人力不足,多投入馬鈴薯生產,故需要到海外招工種蔗

答案

葡萄牙尋找熱帶殖民地發展蔗糖等熱帶作物。答案為(B)母國地處溫帶,國內並不適合種蔗,故尋找熱帶殖民地種蔗。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社會試題-72

71-72為題組
72. 圖中,中低海拔地區大規模專業化栽培香蕉、甘蔗、可可、鳳梨等作物的情況,最可能始於何時?
(A)15−16世紀物種大交換時期
(B)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開始時
(C)19−20世紀帝國主義發展時
(D)20世紀晚期簽訂世貿組織時

答案

19世紀帝國主義時期,歐洲列強在殖民地建立大規模熱帶栽培業,專業化生產香蕉、甘蔗等經濟作物供應母國。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社會試題-61

題組第60-61題
農業是圖7 中湖泊西側居民的主要經濟活動。下列哪組農作物在該地區最為普遍?
(A)小麥、葡萄、橄欖
(B)菸草、甘蔗、棉花
(C)燕麥、樹薯、柑橘
(D)稻米、黃豆、櫻桃

答案

圖7為東非熱帶地區,主要農作物為熱帶經濟作物如菸草、甘蔗、棉花。故答案為(B)菸草、甘蔗、棉花。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39

【題組39-40】日治時期在臺北盆地南緣、斗六丘陵和東臺灣的瑞穗、泰源等地已有咖啡的栽種。東臺灣的咖啡種植,起因該區為總督府熱帶栽培業和軍需作物的生產試驗地,故此地很早就擁有棉花、苧麻、金雞納樹等作物的栽植,屬於熱帶栽培業的咖啡自然也成為試驗對象。雖然這些地方至今仍有咖啡種植,但已經無法滿足臺灣近年大量的咖啡消費需求。隨著咖啡消費人口增加,小型咖啡店成為青年創業的熱門選擇之一,某位青年創業者利用表5的資訊,進行商業區位條件分析,想要評估哪個地區最適合創業開設咖啡廳。請問:就日治時期臺灣的歷史和環境特性來看,東臺灣被總督府視為熱帶栽培業和軍需作物的生產試驗地,最大的考量為何?

(A)有充足的日本和臺灣移民勞動力
(B)有廣大未開墾且容易取得的荒地
(C)有熟悉熱帶作物種植的原住民族
(D)有充裕的水源和廣闊的平原地形

答案

B。東臺灣地廣人稀,土地取得容易,適合大規模試驗栽培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