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35

35-36為題組
科學的進步有類科學研究者的投入,能留名科學史的往往是有新發現或開創新領域的科學家,他們的創新性貢獻常能提升大眾的生活水準,造福全人類。
35. 下表所列各科學家與其在物理學上主要貢獻(甲)至(戊)的對應,何者最為恰當?
(甲)發現造成月亮繞地球運行與造成地球上自由落體的力,是同一來源。
(乙)首位提出物質波斯學說。
(丙)發現不僅電流會產生磁場,隨時間變化的磁場也能產生電流。
(丁)發現兩帶電質點間的作用力與距離的關係和萬有引力的形式相同。
(戊)提出光子假說解釋光電效應。

物理學家 庫侖 法拉第 德布羅意 牛頓 愛因斯坦
(A)
(B)
(C)
(D)
(E)
答案

牛頓:萬有引力(甲)。庫侖:靜電力(丁)。法拉第:電磁感應(丙)。德布羅意:物質波(乙)。愛因斯坦:光子說(戊)。對應:庫侖-丁,法拉第-丙,德布羅意-乙,牛頓-甲,愛因斯坦-戊。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36

35-36為題組
36. 下列科學家與其在生物學上的主要貢獻(甲)至(戊)的對應,何者最為恰當?
(甲)發現單細胞生物和細菌
(乙)發現多細胞生物之細胞
(丙)動物體皆由細胞組成
(丁)說明目前之物種由前一物種分成而來
(戊)證實生物體之性狀由親代傳至子代,等位基因不變,基因型則有時不同

生物學家 達爾文 虎克 雷文霍克 孟德爾 許旺
(A)
(B)
(C)
(D)
(E)
答案

雷文霍克:發現微生物(甲)。虎克:發現細胞(乙)。許旺:動物由細胞組成(丙)。達爾文:演化論(丁)。孟德爾:遺傳法則(戊)。對應:達爾文-丁,虎克-乙,雷文霍克-甲,孟德爾-戊,許旺-丙。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60

60-61 為題組
如圖16所示,吊桶以長度不變的細繩繞過光滑定滑輪,連接到水平桌面上質量為 \( M_1 \) 的木塊。今緩慢將微量細砂加入吊桶,直到吊桶與細砂的總質量為 \( M_2 \)、木塊開始滑動為止。已知木塊水平移動且不轉動,受到的動摩擦力量值固定為 \( f \),重力加速度量值為 \( g \),且繩上各點的張力短沿著繩子方向作用,量值均為 \( T \)。依據上述回答60-61題。

60. 令 \( a_1 \) 與 \( a_2 \) 分別代表木塊與吊桶之加速度量值。在木塊滑動後,下列等式哪些正確?
(應選2項)
(A) \( a_2 = g \) (B) \( a_2 = \frac{M_2g}{M_1 + M_2} \) (C) \( a_2 = \frac{M_2g – T}{M_2} \) (D) \( a_1 = \frac{M_2g – f}{M_1} \) (E) \( a_1 = \frac{M_2g – f}{M_1 + M_2} \)

答案

由運動方程式:M\(_2\)g - T = M\(_2\)a\(_2\),T - f = M\(_1\)a\(_1\),且a\(_1\) = a\(_2\)。答案:(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09

下列關於科學史實敘述,何者正確?
(A)馬克士威以馬克士威力程式解釋光電效應
(B)愛因斯坦以光子模型解釋光電效應
(C)拉塞福利用電子撞擊氫原子探究原子結構
(D)波耳首先觀測到氫原子光譜
(E)波耳氫原子模型的建構比拉塞福的原子模型來得早

答案

愛因斯坦提出光子說解釋光電效應,故(B)正確。拉塞福用α粒子散射,波耳模型在拉塞福之後,氫原子光譜更早被觀測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28

一群學生討論物理學發展史,初步整理出下列甲~己等 6 項資料的敘述。
甲:湯姆森經由實驗發現電子的存在。
乙:拉塞福提出原子的正電荷集中在核心、電子分布在核外圍的原子模型。
丙:首先發現載有電流的導線會在其周圍產生磁場的是厄斯特。
丁:首先推論光是電磁波的是赫茲。
戊:首先由實驗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是法拉第。
己:首先提出能量具有量子化特性的是愛因斯坦。
在上述各項敘述中,正確的為下列何者?
(A)甲丁戊 (B)乙丙己 (C)丙丁戊己 (D)甲乙丙戊 (E)甲乙丁己

答案

甲(湯姆森陰極射線)、乙(拉塞福模型)、丙(厄斯特實驗)、戊(法拉第電磁感應)正確。丁(馬克士威推論電磁波)、己(普朗克提出量子化)錯誤。故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