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分科生物考科-14

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敘述,何者正確?
(A)物種多樣性的指標包括物種豐富度與物種均勻度
(B)物種多樣性不受生態系擾動的影響
(C)物種多樣性和棲地的異質性而非面積相關
(D)經濟栽培物種的遺傳多樣性可被忽略

答案

物種多樣性含豐富度與均勻度;受擾動影響;與棲地異質性及面積皆相關;遺傳多樣性對物種存續重要。故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7

生態區位可以被定義為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角色與功能,可用來幫助探究生物適合生存的氣候與環境,以及與其他物種的交互關係。下列有關生態區位的敘述,哪些正確?
(A) 群集中的關鍵種通常佔據較寬的生態區位
(B) 環境變動後可能產生新的生態區位
(C) 生態區位適用於探討物種間之競爭關係,而非食物網上的交互關係
(D) 生態區位概念適用於了解當前生態現象,而非演化適應過程
(E) 物種間的生態區位分化,可降低競爭壓力有利於共存

答案

環境變動可能創造新生態區位;生態區位分化減少競爭;生態區位概念有助理解演化適應。答案: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18

全球植物物種豐富度有愈靠近赤道愈增加的現象,稱之緯度多樣性梯度。圖5顯示在同一緯度下,海洋島嶼物種數較大陸的物種數少,亦即物種有所短缺。研究團隊發現面積較小的島嶼有較嚴重的物種短缺現象;島嶼的海拔範圍與物種數短缺無關;與微生物行互利共生的植物,因其擴散、定植不易而造成海洋島嶼物種短缺。根據題幹內容及圖5,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陸地與島嶼的植物多樣性在高緯度遞減
(B) 島嶼面積與物種數短缺無關
(C) 島嶼的海拔是削弱海洋島嶼之間的緯度多樣性梯度的關鍵因子
(D) 互利共生效應限制大陸植物數據到鄰近島嶼
(E) 和大陸相比,島嶼間的緯度多樣性梯度差距較不明顯

答案

緯度多樣性梯度在高緯度遞減;互利共生植物擴散不易導致島嶼物種短缺;島嶼面積小物種短缺嚴重。答案:A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28

[題組:第26題到第28題]28. 根據圖 9,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 此為初級消長(初級演替)的過程
(B) 禾草為該地群集的先驅種
(C) 紅樹林為過渡群集的關鍵種
(D) 禾草豐富度的改變,顯示該地群集中在消長中
(E) 紅樹林和香蒲在 3100-3800 年前時有不同生態區位

答案

禾草為先驅種;紅樹林和香蒲在不同時期佔優勢,顯示生態區位分化;此為次級演替。答案:B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生物考科-09

[題組:第9-10題]
生物多樣性的維持可發揮生態系的服務功能。針對遺傳多樣性可知族群的遺傳多樣性愈高,其個體間的各種表徵差異也較多,對於環境變動後的調適能力也較強,族群的生存機會也更高。
對於遺傳多樣性較低族群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面對氣候變遷時,具有較高的適應能力
(B)不易發生由隱性等位基因所形成的同型合子
(C)棲地被切割後較可能使該族群局部滅絕
(D)可藉由馴化個體增大族群以增加其遺傳多樣性

答案

遺傳多樣性低族群對環境變動適應力差,棲地零碎化易導致局部滅絕。
(A)適應能力較差
(B)易形成同型合子
(D)馴化可能降低遺傳多樣性
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生物考科-10

[題組:第9-10題]
附圖為某生態學家在甲生態系調查多年的結果示意圖。依此圖下列推論何者正確?

(A)這個生態系中,環境的低度擾動程度(I)最有利於維護當地的物種多樣性
(B)某年是甲地歷年來強烈颱風來襲最多次數的一年,則該年度會因此高擾動而促進生物的多樣性
(C)物種豐富度在中度擾動程度(II)下最高
(D)高度擾動程度(III)有利於增加族群的遺傳多樣性

答案

根據中度擾動理論,物種豐富度在中度擾動時最高。
(A)低擾動時物種豐富度非最高
(B)高擾動會降低物種多樣性
(D)圖未顯示與遺傳多樣性關聯
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自然考科08

[題組:第7題到第8題]
若依據圖2的演化關係,艾雷拉龍、祿豐龍和梁龍也屬於恐龍類群,則下列演化分支圖哪些正確?(應選3項)

答案

(B)錯誤:「恐龍」應包含梁龍、天宇龍、始盜龍。
(E)錯誤:麻雀和暴龍親緣關係最近,其次始盜龍,最後三角龍。
(A)(C)(D)正確:符合演化樹的親緣關係。
答案:(A)(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26

共同祖先之後代所呈現的同源結構是衡量後代物種間組成自然類群之準則。有關相對自然類群形成之推論,下列哪些正確?(應選2項)
(A)雞和人因體溫恆定而歸為同一類群,而非雞與鱷魚
(B)烏龜與蝙蝠因具有後肢而歸為同一類群,而非烏龜與海豚
(C)吳郭魚和鮭魚因具硬骨結構而歸為同一類群,而非吳郭魚與鯊魚
(D)植物和動物因其細胞具有細胞核而歸為同一類群,而非植物與細菌
(E)無尾熊和貓熊因生態習性相似而歸為同一類群,而非無尾熊與袋鼠

答案

同源結構指源自共同祖先的結構。硬骨魚類具共同祖先,(C)正確。真核生物具細胞核為單系群,(D)正確。恆溫為趨同演化,(A)錯誤。故選(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16

「在地球上的生物經演化過程而形成目前的生物多樣性」,依此意涵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地球的歷史顯示歷次物種多樣性大規模減低的主要原因是新物種出現不足
(B)大規模物種消失之後至達成生態系平衡之間,通常物種多樣性會逐漸增加
(C)除了物種多樣性外,通常生物多樣性還可在基因或生態系的層次上加以觀察
(D)若棲地複雜度增大,但因短期物種組成維持不變,故生態系多樣性仍然不變
(E)某顯性對隱性等位基因的比值為3:1,則顯示顯性表徵較隱性更適應環境

答案

(B)大滅絕後多樣性逐漸恢復;(C)生物多樣性包含基因、物種、生態系層次,正確。(A)主因是滅絕事件;(D)棲地複雜度影響多樣性;(E)基因頻率與適應性無直接關係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