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分科生物考科_38

[題組:第38題到第39題]農業開發不但大規模取代自然棲地,造成棲地破碎或邊緣效應,肥料與用藥也廣泛影響自然生態系。臺灣傳統農法使用老鼠藥減鼠來減少農損,科學家為了解老鼠藥對農田生物的影響,檢驗甲一戊五種死亡猛禽之肝臟樣本,分析他們體內的老鼠藥殘留,結果如圖12所示。圖12a 為各種猛禽體內老鼠藥檢出頻率及其偏好之棲地類型;圖12b 為各種猛禽之食性。回答38-39題。

38. 根據圖12,下列敘述何者較合理?
(A) 農田活動的猛禽已有抗藥性
(B) 老鼠藥的影響範圍僅限於農田環境
(C) 農田的老鼠不會利用森林棲地
(D) 丙可能是偏好在森林邊緣活動的猛禽

答案

丙在農田和森林邊緣都有檢出,顯示汙染物透過食物鏈擴散到不同棲地。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67

以下短文有不少謬誤,下列以粗體底線標示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項)
人類生活對石油的依賴甚深;然而(A)石油是化石燃料的一種,屬於非再生資源,終有枯竭的一天,且大量使用石油已對地球環境與其永續發展造成了許多負面的衝擊。
石油常作為燃料,是許多機具運作的能量來源,但是(B)石油的燃燒會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到氣圈中,強化溫室效應。這已被認為是今日全球暖化的主因,且(C)二氧化碳進入平流層後,會與臭氧產生反應,導致臭氧洞的產生;此外,大氣中二氧化碳氣體聯增的結果,亦使得海洋中溶解、吸收的二氧化碳顯然增加,二氧化碳被海水吸收後會形成碳酸,造成了海洋酸化。(D)海洋中具物質載體的生物,例如:砂藻,將首當其衝受到熱體溶解的威脅,生態系統也將岌岌可危。
石油亦是塑膠製品的原料,而塑膠多難以自然分解,眾多未被妥善回收的廢棄塑膠製品會到達海洋。(E)在北太平洋環流系統包圍中的中央海域中,那裡流速緩慢,也發現有塑膠碎屑聚集的大型區塊,由於這些碎屑在海水中過於富集,已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環境。

答案

(A)石油是非再生資源,正確。(B)燃燒石油釋CO₂,強化溫室效應,是全球暖化主因之一,正確。(C)CO₂主要在对流層,導致溫室效應;臭氧洞主因是CFCs,非CO₂,錯誤。(D)「熱體溶解」應為「殼體溶解」,指碳酸鈣殼因海洋酸化溶解,矽藻具矽質殼,不易受酸化溶解,錯誤。(E)北太平洋垃圾帶確實存在,正確。故(A)(B)(E)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17

空氣汙染通常發生在低風速且穩定的低層大氣下,空氣汙染物 PM2.5 顆粒沉降速率很小,約 \(10^{-3}m/s\)。下列關於濕潤空污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冬天冷高壓體罩下較容易有嚴重空污事件
(B)空污在梅雨季面抵達時較為嚴重
(C)空污在副熱帶高壓體罩下較為嚴重
(D) PM2.5 顆粒在 1 公里處高空穿透沉降掉落,約需要 10 天
(E) PM2.5 顆粒在 1 公里處高空穿透沉降掉落,約需要 1 天

答案

(A)對,冬季冷高壓穩定,逆溫層,擴散差。(B)錯,梅雨降水可洗除汙染物。(C)對,副高下沉氣流穩定,擴散差。(D)時間=高度/速率=1000m / (10⁻³ m/s) = 10⁶ s ≈ 11.6天,約10天,對。(E)錯。故(A)(C)(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自然試題-38

37-40為題組
核能意外事故發生時,除核能發電廠附近區域受輻射外洩汙染,更令人擔憂的是輻射汙染隨全球環流擴張,帶來跨國間的災害。以上本福島核電廠發生輻射外洩汙染為例,在考慮全球的環流運動下,關於該區域輻射汙染隨環流擴張的描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當輻射塵霧至上空的西風帶時,輻射塵受盛行風象與科氏力的影響而飄向南方
(B)當輻射塵霧至上空的西風帶時,在相同距離內,福島發電廠東方海域上空的輻射塵濃度會高
於日本西岸海域上空
(C)輻射汙染隨表面洋流黑潮往北擴張
(D)臺灣東部海域一定會較美國西岸海域先觀測到輻射汙染
(E)輻射汙染會隨該鎮度的低溫海水下沉至較深水域,進而隨溫體環流的輸送影響全球

答案

福島位於中緯度西風帶,輻射塵向東傳播。(B)正確,東側濃度較高。(C)錯誤,黑潮往北。(D)錯誤,美國西岸較晚。(E)正確,深海洋流影響。故選 (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5

圖 3 為臺灣四個潮位站在 7 月 26 日至 7 月 28 日三天中的海水面高度紀錄,海水面高度均以基隆的海平面作為基準點。若潮汐為影響港灣汙染物擴散之主因,根據這四個紀錄判斷,以下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各測站每日24小時內會有兩次潮汐週期
(B)各測站乾潮的發生時間不完全相同
(C) 7月27日上午9時,各測站均處於退潮階段
(D)臺北港站的潮差較馬祖站的潮差大
(E)花蓮站附近的港灣,汙染物較難擴散

答案

(A)半日潮週期正確;(B)各地高潮時間因地理位置不同而異;(E)花蓮潮差小,水體交換差,汙染物難擴散。故選(A)、(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