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地位
108學測社會試題-09
9-11為題組
某小說背景為日治後期的臺灣南部山區,主角是受過較高教育、曾在都市生活的農場地主之子劉致平。他剛從都市回到農場工作時,覺得自己是以一個外鄉人和外行人的身分,跳進工人群中。他原本認為「和這一階層的人相處是無聊、枯燥而無益的。」但日子久了,他開始能用欣賞與理解的態度和工人相處。小說也描述農場的年輕男女工人常在山上一邊揮汗工作,一邊賣力對唱「山歌」同樂,歌詞隨性而機智,表達彼此間的愛慕或好感,劉致平認為「沒有什麼比山歌更能使你的情人感到魅力的了。」他後來和農場女工劉淑華相戀,卻發現二人的輩份與地位都不同,更觸犯當時「同姓不能結婚」的禁忌。有一天他領悟到:這山區的人都同屬劉氏宗親,成員間有種神聖的血緣紐帶不能逾越。他的生活世界是被組織嚴密的社會網絡牢牢籠罩著。最後他和劉淑華二人被迫遠走他鄉,去尋找屬於他們自己的新生活。請問:
若從自我與生活風格的關聯來看,下列何者最能詮釋劉致平與山區工人相處後的改變?
(A)個人的文化品味較容易受到主流文化和生活風格的影響
(B)封閉的農村社會組織,易造成自我和生活風格的侷限性
(C)個人生命歷程對生活風格與身分意識的形成具有影響力
(D)城鄉生活風格與教育程度差距,加深了彼此身分的區隔
105學測社會試題-02
某國針對婦女「沒有可自由使用之零用錢」現象進行調查,而所謂可自由使用之零用錢意指家庭必須花費外,婦女可自行決定如何支配之金錢。此項調查結果如表 1:
| 年度 | 全體婦女人口中沒有可自由使用零用錢之比例 | 有收入婦女中沒有可自由使用零用錢之比例 | 無收入婦女中沒有可自由使用零用錢之比例 |
| 2006 | 37% | 36% | 54% |
| 2010 | 44% | 37% | 55% |
根據以上資料,有關該國社會現況的描述與解釋,下列敘述何者較為合理?
(A)對照有無收入婦女的相關數據,顯示有收入仍未能確保女性擁有完全經濟自主
(B)無收入婦女中,沒有可自由使用零用錢的比例高於五成,顯示他們較不善理財
(C)有收入婦女中,有近四成沒有可自由使用的零用錢,顯示女性有過度消費問題
(D)全體婦女中沒有可自由使用零用錢的比例呈現上升,乃因愈來愈多婦女掌管家庭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