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2分科公民考科-01

某研究指出,與過去相較,男性願意承擔家務勞動的比例明顯上升;然而,雙薪家庭裡,女性仍是家務勞動的主要貢獻者。多數女性期待均等分工,但僅有薪資高的女性得以如願。根據上述發現,從關切性別平權的角度,下列推論何者最適切?
(A)人的精力有限,故市場勞動貢獻越多者越無法對家務勞動有貢獻
(B)職場的性別平等雖已充分落實,但家庭領域的性別平等仍待加強
(C)男性的性別平權意識已有顯著提升,但女性卻仍然受限於傳統觀念之束縛
(D)性平觀念雖普及,但雙薪家庭的市場勞動貢獻仍多立基於女性再生產勞動

答案

略解:題幹指出女性仍承擔主要家務,且僅高薪女性較能實現均等分工,顯示性別平等觀念雖普及,但家庭內部分工仍受傳統性別角色影響,女性市場勞動貢獻可能建立在無償家務勞動基礎上。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公民考科-09

[題組:第9題至第10題]
◎ 阿米希人(Amish)是200多年前因為受到宗教迫害而由瑞士遷移到美國的一群清教徒。他們信仰堅定,自力更生,自己辦學,反對暴力,相信上帝的權柄而不透過政府的公權力來解決爭端,更認為社群與家庭凝聚力是維持信仰的根基。此社群拒絕現代設施,過著19世紀般的儉樸生活。有學者指出,阿米希人不接受現代文明,認為新事物會影響家族團結或使生活變複雜,更認為電力會導致對物質的過度追求,拒絕使用彰顯身分的商品以避免人們的相互競爭。請問:
依據這位學者的判斷,阿米希人不使用電力及彰顯身分的商品,主要是為了避免造成下列何種概念所描述的現象?
(A)文化位階 (B)環境衝擊 (C)刻板印象 (D)階級複製

答案

略解:阿米希人拒絕使用電力及彰顯身分的商品,是為了避免物質競爭導致社會分化,即避免「階級複製」現象。答案為(A)。(註:原答案給A「文化位階」,但從題意判斷,避免物質競爭與階級複製概念更為直接相關,此處依原答案文件給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地理考科-09

[題組:第9-10題] 圖 2 為某國 1901~2001 年間出生率與死亡率變化圖,請問:

該國哪個時期開始邁入人口轉型模式的早期擴張階段?
(A)1901~1911
(B)1911~1921
(C)1931~1941
(D)1951~1961

答案

早期擴張階段特徵為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仍高,圖中1911-1921年間符合此特徵。
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49

48-49為題組
根據題文,明代中期以後江南地區出現鎮城隍廟,反映什麼新的社會現象?請在答題卷上勾選一個正確選項,並從題文內找出論據。

答案

鎮城隍廟出現反映市鎮地位提升,論據為「江南社會經濟繁榮,出現許多新興商業市鎮」。答案:市鎮地位提升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06

小民在公民老師指導下,著手撰寫一篇小論文,用民法以下兩條規定的關係為例進行討論:第1084 條規定「子女應孝敬父母」,以及新增的第1118 條之1,規定子女可聲請法院判決減輕或免除對虐待或棄養子女的父母之扶養義務。根據上述判斷,小民的論文最可能探討哪一個議題?
(A)處罰的最後手段性 (B)私法的範圍與限制
(C)道德的發展與實踐 (D)道德的變遷與多元

答案

民法條文從傳統孝道義務到現代保障子女權益,反映道德觀念隨社會變遷而調整,法律與道德關係的演變。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59

59-60為題組
◎ 課堂上,老師向學生介紹一本西方小說,內容寫道:主角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處在陌生環境中,資本家、企業家全部消失,土地、工廠、工具全屬公有;每個人可依照自己的興趣工作,工時不長,工作愉快,社會上每一項商品生產的數量恰能滿足所有人之需。請問:
59. 這本小說最可能描述的是:
(A)十二世紀西歐的莊園生活
(B)十七世紀的自由主義理念
(C)十九世紀的社會主義理想
(D)二十世紀的帝國主義藍圖

答案

烏托邦社會主義思想盛行於19世紀,主張生產資料公有、按興趣勞動、滿足所有人需求,反映對資本主義的批判。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社會試題-03

一夫一妻以及有血緣關係的子女所組成的核心家庭,以往一直被認為是常態的家庭。但是根據臺灣近年的官方統計資料,單親家庭(如父親過世,母親與未婚子女共同生活)、隔代家庭(如祖父母與未婚孫子女共同生活)及無親屬關係的家庭(如男女朋友租屋共同生活)等的家戶組成增長快速。對於臺灣面臨上述的家庭型態轉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隔代家庭數量的成長,反映了臺灣目前生育率正處於下降的狀態
(B)家庭如果不健全,容易導致子女的偏差行為,政府應積極介入輔導
(C)由家庭型態的轉變可以看出,血緣關係並不是家庭唯一的構成要件
(D)為了避免單親家庭增加,政府應修法讓離婚與未婚生子變得更困難

答案

家庭型態多元化顯示血緣關係非家庭唯一構成要件,現代家庭定義已擴展。隔代家庭增加與少子化、人口結構變化相關。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社會試題-39

一位作者討論當時中國的社會情況,重要內容包括:論修治道路、論綏靖地方、懲戒奢侈、清除鴉片流弊、嚴禁買賣奴婢、禁溺女嬰等。這種想法最可能出現於下列何書中?
(A)明代的《職方外紀》
(B)清初的《大義覺迷錄》
(C)清末的《自西徂東》
(D)抗戰時期的《中國之命運》

答案

清末傳教士花之安《自西徂東》介紹西方文明,批判中國社會陋習,主張改革,內容符合題述各項社會改革主張。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18

南方區域的某國,有項人口指標一直維持在高點。該國人口數雖持續增加,但因戰亂不斷,經濟並未對應成長,失業率高達 3 成,人口轉型也大致停留在特定階段。文中的指標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出生率
(B)死亡率
(C)移出率
(D)移入率

答案

A。戰亂國家通常停留在人口轉型第二階段,高出生率、死亡率下降,人口持續增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