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2分科歷史考科-08

十八世紀末期,有些英國消費者在了解自己可能成為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的幫兇後,發起抵制購買某種商品的運動,間接成為廢除奴隸買賣的推手。這項商品最可能是:
(A)稻米
(B)茶葉
(C)香料
(D)蔗糖

答案

答案:(D)。十八世紀美洲殖民地(如加勒比海)大量使用非洲奴隸種植甘蔗製糖,英國消費者抵制蔗糖,間接打擊奴隸貿易;稻米、茶葉、香料生產與奴隸貿易關聯較弱,故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公民考科-34

[題組:第32-35題]
某國長期存在歧視國際移工的社會問題,而且國際移工在勞動契約期滿前,除非原雇主同意,或遇到勞工權益受損並申訴成功,否則無法轉換雇主。某日下午,甲於ATM領錢時,便衣員警依甲容貌而懷疑是「逃逸移工」,且擔任許欺集團車手,立即喝吆甲並要求甲交出居留證供警察查驗。甲表示未隨身攜帶,並要員警不要妨礙其領錢。員警認為甲不服從盤查且無居留證,顯有犯罪嫌疑,乃將甲上銬帶回警局。在警局內,警察拒絕甲委任律師的要求,並將甲關在偵訊室內連夜詢問。甲拒絕配合,不願回答任何問題,警察直到隔天早上始釋放甲。此事經當地媒體報導,引發輿論批評。某移工權益團體對該案提出檢討,特別關切政府應解決警察對移工的偏見和歧視性執法問題。請問:
34. 依據題文,下列哪些作法較能解決移工權益團體特別關切的問題?
(A)以移工來源國語言加強法治宣導,協助移工克服因語言面臨的困境
(B)打破國際移工與商犯罪率有所連結的迷思,或與治安問題劃上等號
(C)提供涉入司法案件移工協助推施,彌補其在司法程序中的不利處境
(D)重視移工因工作制削弱其逃逸的現象,並檢討移工更換雇主的權益
(E)全面檢討員警考核方式,避免員警為提高績效而不當盤查無證移工

答案

(B)直接針對偏見與歧視性執法;(E)從制度面防止不當盤查,最能解決核心問題。答案: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試卷01

某國媒體報導,該國原住民族罹患心理疾病比率、自殺率、平均壽命與全國之比較,如表1。該報導在未詳查原住民族生活困境的情形下,即宣稱這是因為原住民族不注重身心健康如偏好高脂肪、高度垃圾食物所致。類似此種缺乏同理與理解的報導,最可能引導社會大眾對原住民個人或民族形成何種更加不利的社會印象?
(A)原住民個人常缺少改變傳統習慣的意願
(B)原住民個人缺少為自己健康負責的態度
(C)原住民族缺少傳統飲食文化的知識傳承
(D)原住民族缺少改變現代生活步調的策略

答案

報導將健康問題歸因個人行為而非社會結構因素,易形成原住民個人不為健康負責的負面印象。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試卷15

中國的百貨公司成立以來,多以「洋貨」為主打商品。民國初年,某一事件發生期間,上海一間百貨公司在報紙上刊登「敬告國人書」:「外交失敗,悲憤同深,……敝公司雖係統辦環球貨品,然宗旨首重國貨,歐美貨次之,其某國貨,則僅供市上之需求耳。」並表示某國貨品存貨出清,即不再販售。不過,抵制某國貨品的聲浪如排山倒海而來,該公司只好再度聲明:概將某國貨品「完全收束不賣,寧願犧牲血本,以示與眾共棄之決心。」請問「某一事件」指的是:
(A)三一運動
(B)五四運動
(C)九一八事變
(D)七七事變

答案

民國初年、外交失敗、抵制日貨等關鍵詞,符合1919年五四運動特徵。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07

十九世紀中期有人在某個紀念日控訴:「各位,我與我所代表的人,跟你們的紀念日有何關連?你們歷史上偉大宣言所揭橥的偉大原則,有擴及到我們嗎?我們並不被包括在這個紀念日內,我們與你們是不平等的。你們前輩留下的遺產:正義、自由、繁榮與獨立,只由你們享受,而我們沒有。」這個控訴最可能發表於:
(A)美國獨立紀念日;控訴黑人與白人不平等
(B)拿破崙戰爭紀念日;控訴女性與男性不平等
(C)俄國革命紀念日;控訴勞動者與資本家不平等
(D)印度獨立紀念日;控訴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不平等

答案

十九世紀中期美國獨立紀念日時,黑人仍處於奴隸狀態,未享有獨立宣言宣稱的平等權利,符合題意所述"不被包括在紀念日內"的情境。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13

一份資料寫道:「痛只痛,甲午年,打下敗陣。痛只痛,庚子歲,慘遭殺傷。痛只痛,割去地,萬古不返。痛只痛,所賠款,永世難償。… … 雪仇恥,驅外族,復我冠裳。到那時,齊叫道,中華萬歲。」這份資料最可能出自哪份文件?
(A)太平天國時,洪李太平軍的告民書
(B)戊戌變法後,康、梁維新派的宣言
(C)八國聯軍後,革命黨人的宣傳書冊
(D)立憲運動時,各省仕紳的改革方案

答案

內容提及甲午戰爭(1894)、庚子事變(1900)等事件,主張"驅外族"、"復我冠裳",符合八國聯軍後革命派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宣傳基調。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62

62-63為題組
十五世紀中葉,葡萄牙人在大西洋東部海域馬德拉群島開始種植甘蔗;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殖民巴西以後,又在當地發展蔗糖產業。由於蔗糖屬於勞力密集產業,於是引進大量外來勞工。請問:
這些外來勞工主要為下列何者?
(A)非洲黑人
(B)華工
(C)歐洲罪犯
(D)北美印第安人

答案

大西洋奴隸貿易提供美洲蔗糖園勞動力。答案為(A)非洲黑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65

64-66為題組
下列歷史事件中何者深受該系列武裝革命運動的影響?
(A)宗教改革的風潮向北歐轉移
(B)工業革命漸向歐陸各國擴散
(C)殖民擴張成為各國首要目標
(D)德國、義大利完成國家統一

答案

1848年革命推動民族統一運動,影響德義建國。答案為(D)德國、義大利完成國家統一。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70

70-72為題組
◎ 近幾年,許多非洲難民湧入歐洲,國際移民組織(OIM)統計,2016 年湧入歐洲難民有364,000 人,其中約有半數從北非地區橫渡地中海偷渡入境,又以來自奈及利亞(占21.0%)、厄利垂亞(占11.7%)、幾內亞(占7.2%)和象牙海岸(占6.7%)四國者為數最多。大量難民湧入歐洲後,常面臨找不到工作、長期失業以及居住環境條件不佳的生活困境。面對此現象,歐洲某國政府官員對外發表言論,主張該國應停止收容非洲難民,否則將影響歐洲生活水準與歐洲文化。該言論一出,引發眾多輿論強烈的批評。請問:
70. 該國官員的言論招致眾多輿論批評,這些批評主要是針對:
(A)該官員反對主流文化
(B)該官員主張我族中心
(C)該官員反對全球在地化
(D)該官員支持經濟全球化

答案

反對收容難民並強調保護歐洲文化,反映我族中心主義與排外心態,違反多元文化價值,因而受到輿論批評。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