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主義與歧視
113分科公民考科-34
[題組:第32-35題]
某國長期存在歧視國際移工的社會問題,而且國際移工在勞動契約期滿前,除非原雇主同意,或遇到勞工權益受損並申訴成功,否則無法轉換雇主。某日下午,甲於ATM領錢時,便衣員警依甲容貌而懷疑是「逃逸移工」,且擔任許欺集團車手,立即喝吆甲並要求甲交出居留證供警察查驗。甲表示未隨身攜帶,並要員警不要妨礙其領錢。員警認為甲不服從盤查且無居留證,顯有犯罪嫌疑,乃將甲上銬帶回警局。在警局內,警察拒絕甲委任律師的要求,並將甲關在偵訊室內連夜詢問。甲拒絕配合,不願回答任何問題,警察直到隔天早上始釋放甲。此事經當地媒體報導,引發輿論批評。某移工權益團體對該案提出檢討,特別關切政府應解決警察對移工的偏見和歧視性執法問題。請問:
34. 依據題文,下列哪些作法較能解決移工權益團體特別關切的問題?
(A)以移工來源國語言加強法治宣導,協助移工克服因語言面臨的困境
(B)打破國際移工與商犯罪率有所連結的迷思,或與治安問題劃上等號
(C)提供涉入司法案件移工協助推施,彌補其在司法程序中的不利處境
(D)重視移工因工作制削弱其逃逸的現象,並檢討移工更換雇主的權益
(E)全面檢討員警考核方式,避免員警為提高績效而不當盤查無證移工
111學測社會試卷01
111學測社會試卷15
中國的百貨公司成立以來,多以「洋貨」為主打商品。民國初年,某一事件發生期間,上海一間百貨公司在報紙上刊登「敬告國人書」:「外交失敗,悲憤同深,……敝公司雖係統辦環球貨品,然宗旨首重國貨,歐美貨次之,其某國貨,則僅供市上之需求耳。」並表示某國貨品存貨出清,即不再販售。不過,抵制某國貨品的聲浪如排山倒海而來,該公司只好再度聲明:概將某國貨品「完全收束不賣,寧願犧牲血本,以示與眾共棄之決心。」請問「某一事件」指的是:
(A)三一運動
(B)五四運動
(C)九一八事變
(D)七七事變
112學測社會試卷_07
十九世紀中期有人在某個紀念日控訴:「各位,我與我所代表的人,跟你們的紀念日有何關連?你們歷史上偉大宣言所揭橥的偉大原則,有擴及到我們嗎?我們並不被包括在這個紀念日內,我們與你們是不平等的。你們前輩留下的遺產:正義、自由、繁榮與獨立,只由你們享受,而我們沒有。」這個控訴最可能發表於:
(A)美國獨立紀念日;控訴黑人與白人不平等
(B)拿破崙戰爭紀念日;控訴女性與男性不平等
(C)俄國革命紀念日;控訴勞動者與資本家不平等
(D)印度獨立紀念日;控訴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不平等
112學測社會試卷_13
一份資料寫道:「痛只痛,甲午年,打下敗陣。痛只痛,庚子歲,慘遭殺傷。痛只痛,割去地,萬古不返。痛只痛,所賠款,永世難償。… … 雪仇恥,驅外族,復我冠裳。到那時,齊叫道,中華萬歲。」這份資料最可能出自哪份文件?
(A)太平天國時,洪李太平軍的告民書
(B)戊戌變法後,康、梁維新派的宣言
(C)八國聯軍後,革命黨人的宣傳書冊
(D)立憲運動時,各省仕紳的改革方案
109學測社會試題-62
108學測社會試題-65
107學測社會試題-70
70-72為題組
◎ 近幾年,許多非洲難民湧入歐洲,國際移民組織(OIM)統計,2016 年湧入歐洲難民有364,000 人,其中約有半數從北非地區橫渡地中海偷渡入境,又以來自奈及利亞(占21.0%)、厄利垂亞(占11.7%)、幾內亞(占7.2%)和象牙海岸(占6.7%)四國者為數最多。大量難民湧入歐洲後,常面臨找不到工作、長期失業以及居住環境條件不佳的生活困境。面對此現象,歐洲某國政府官員對外發表言論,主張該國應停止收容非洲難民,否則將影響歐洲生活水準與歐洲文化。該言論一出,引發眾多輿論強烈的批評。請問:
70. 該國官員的言論招致眾多輿論批評,這些批評主要是針對:
(A)該官員反對主流文化
(B)該官員主張我族中心
(C)該官員反對全球在地化
(D)該官員支持經濟全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