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8學測國文試卷-28

28-30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28-30題。 1982到1985年是羅大佑的「黑潮時期」,那個一頭捲髮、黑衣墨鏡的孤傲身影,以 一人之力把臺灣流行音樂從「天真」帶向「世故」。他的歌充滿時代感,沉鬱滄桑的歌 詞語言,一洗「校園民歌」的學生腔、文藝腔,展示著一個深沉抑鬱的「大人世界」, 從青春情愛到歷史國族,勾引了所有自命早熟的青年。他對歌詞與旋律的「咬合」極為 在意,常說「歌是語言的花朵」,文字化為唱詞,在唇齒舌間吞吐滾動,必須與旋律的 收放起伏密密吻合。
就在羅大佑掀起「黑色旋風」的時刻,另一位出身「校園民歌」的音樂人李宗盛也 嶄露頭角。情歌向來是歌壇主流,一不小心,便會跌入陳腔濫調、無病呻吟的醬缸。李 宗盛擅以作論方式寫歌,總能找到獨特的切入角度,短短篇幅便唱盡你堵在心頭的感 歎。1986年的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靈》,是華語樂壇少見的「內省」之作,深深挖掘 生命內在的惶惑與悲歡,坦誠真摯。他對歌詞意象結構之銳意經營,對詞曲咬合之殫精 竭慮,簡直有鐘錶師傅般的耐心。他獨特的語言質地,直白而不失詩意,語感鮮活,乍 看像散文,唱起來卻句句都會發光。 羅大佑始終沉鬱而孤傲,時時把整個時代挑在肩上,連情歌都滿是滄桑的傷痕。李 宗盛則擅長從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提煉詩意,煽情卻不濫情,輕盈卻不輕佻。他們二人 示範了創作、製作的精湛手藝。羅大佑的歌承載著大時代的悲壯情緒,和那個集體主義、 理想主義的時代有著千絲萬縷的糾纏。李宗盛的歌則幾乎都是個人主義式的內省,那些 百轉千迴的辯證同樣只屬於「大人世界」,你得見識過江湖風雨才能體會。羅大佑的滄 桑尚屬於一個猶然年輕的時代,李宗盛的世故則是一代人集體告別青春期的儀式。(改 寫自馬世芳〈煙花與火焰的種子〉)

依據上文,關於羅、李二人歌曲的內容,敘述不適當的是:
(A)羅大佑的歌,反映理想主義時代對歷史國族的關切,深沉抑鬱
(B)李宗盛的歌,往往契人人心,讓聽者的悲喜彷彿都能獲得傾吐
(C)羅大佑的「大人世界」,把整個時代挑在肩上,省視個人生命內在的惶恐
(D)李宗盛的「大人世界」,擅長從柴米油鹽的日常中,提煉老於世故的省察

[單選題]
答案

(A)正確。符合文中對羅大佑的描述。
(B)正確。符合文中對李宗盛歌曲感染力的描述。
(C)不適當。文中指出省視個人生命內在惶恐是李宗盛歌曲的特點,非羅大佑。
(D)正確。符合文中對李宗盛的描述。
故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國文試卷-29

依據上文,關於羅、李二人的歌詞創作,敘述最適當的是:
(A)二人均貌意經營歌詞的意象結構,直白而不失詩意
(B)二人均極為在意歌詞與旋律的「咬合」,故精心琢磨
(C)羅大佑擅長以「校園民歌」的文藝腔,寫作沉鬱滄桑的歌詞,充滿時代感
(D)李宗盛長於以作論方式寫歌,將邏輯辯證融入詩化的語言中,煽情而輕盈

[單選題]
答案

(A)錯誤。直白而不失詩意是李宗盛的特點,非羅大佑。
(B)正確。文中明確指出二人都注重詞曲「咬合」並精心琢磨。
(C)錯誤。羅大佑是「一洗『校園民歌』的學生腔、文藝腔」。
(D)錯誤。李宗盛語言直白,非「詩化語言」;且「輕盈」形容不準確。
故正確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07

依據下文,最符合作者「自己一個人唱歌」的敘述是:
一個人唱歌,可真奇怪。有時是下意識,自己竟不知不覺地唱起歌來,當發現自己不停地哼唱著喜歡的那一支歌的時候,也不知已唱了多久之後不但沒停,還把歌詞一個字、一個字改得清清楚楚。這樣無我地唱歌,起先是旋律讓他飄飄然,意識清醒後就被歌詞感動。如此一合,好像一個人拾起雙重唱,又拾起眾陶醉。這種情形往往發生在一個人心情愉快時,歌一上口,一次又一次地重複不停;特別是別無他人在旁,例如洗澡、上廁所、騎機車或一個人在家等等,有時開著嘴用鼻子哼,有時張口用「啊」字啊到底,哼唱久了,下頭還會微微發酸的。要不是遇到有人來,忙著談事情,或是吃飯等其他事情來打斷的話,這種愉快的心情,就好像中了邪一樣。(黃春明《心裡的桃花源》)
(A)心情愉悦時,便會咬字清楚地哼唱出喜歡的歌詞來
(B)四下無人之時,才能在無意識之中清楚地唱出歌詞
(C)無我地哼唱時,往往一開始會不自覺沉浸在旋律中
(D)意識清楚之時,喜歡用「啊」字一次次地重複哼唱

[單選題]
答案

(A)錯誤。歌詞是後來才清楚,非一開始就咬字清楚
(B)錯誤。無意識哼唱時歌詞不清楚
(C)正確。符合「起先是旋律讓他飄飄然」的描述
(D)錯誤。用「啊」字哼唱是無意識狀態
故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16

依據資料甲,關於陸游的煮粥祕訣,下列敘述最適當的是:

甲、陸游粥品私房筆記
烏豆粥:用新好大烏豆一斤,炭火煅一日,當糜爛。(此時)可作三升米粥,至極熟,下豆,入糖一斤和勻,又入細生薑茶子四兩。

地黃粥:用地黃二合,候湯沸,與米同下。別用酥二合,蜜一合,炒令香熟,貯器中,候粥欲熱乃下。

枸杞粥:用紅熟枸杞子,生細研,淨布絞汁,每粥一碗用汁一盞,加少煉熟蜜乃罷。

(A)煮粥時間長短,依序為地黃粥>烏豆粥>枸杞粥
(B)以烏豆、枸杞煮粥,烏豆和枸杞均須預先處理備用
(C)以地黃、枸杞煮粥,均須在起鍋後另加以蜜炒製的配料
(D)烏豆當於冷水時與米同煮,地黃則須待水沸後方與米入鍋

[單選題]
答案

(B)正確。烏豆需先炭火煅一日,枸杞需先研汁,皆需預處理。
(A)錯誤。無法比較時間長短
(C)錯誤。僅地黃粥需加蜜炒配料
(D)錯誤。烏豆是粥熟後下,非與米同煮
故正確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19

19-21為 題 組 。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19-21題 。
電 影 《 駭 客 任 務 》 ( The Matrix) 票 房 大 熱 , 故 事 源 於 一 個 簡 單 的 設 想 : 人 們 眼 中 千 真 萬 確、堅 不 可 摧 的 世 界 是 由 一 個 電 腦 程 式 虛 擬 而 來,設 計 者 想 阻 止 人 們 去 接 觸 真 實 的 世 界。電 影 有 眩 目 的 特 技 效 果、帥 氣 的 皮 質 戲 服 和 精 彩 武 打 場 面, 配 合 深 具 新 時 代 靈 修 意 蘊 的 對 白,背 後 的 訊 息 只 有 一 個:人 們 感 知 的 世 界,不 論 從 宏 觀 或 微 觀 而 言,都 在 日 漸 偏 離 傳 統 定 義 或 概 念 中 的 真 實 世 界;人 們 看 到 的 世 界,猶 如 投 向 岩 壁 的 光 影,依 稀 可 見 片 刻 實 景,卻 看 不 到 紋 理 痕 跡,更 深 層 的 真 相 也 藏 在 陰 影 之 下 。 主要經濟指標( 例如:國民生產毛額、國民幸福指數 ……)也是人為的建構, 是 數字 的駭 客帝 國。經 濟指 標構 築出 一個虛 擬世 界, 裡面 由數字 定義 一切 ,現 實 會 得到 局部 呈現 ,也會 變得 模糊 扭曲 。貿易 數據 無法 準確 記錄蘋 果公 司產 品的 生 產 過程 ,就 是最 好的例 子。 失業 不是 真實的 狀態 而是 統計 的產物 ( 如 果你 沒有 工 作,但因市面上沒有合適的工作而不去求職,就不算「失業」),也是有力的說明。 但 這 麼 說 也 不 對。主 要 經 濟 指 標 構 築 的 世 界 不 完 全 是 虛 假 的 幻 象;激 進 分 子 總 執 意 懷 疑 政 府 有 意 操 縱 經 濟 指 標,也 是 過 慮 的 想 法。經 濟 指 標 的 產 生,確 實 是 為 了 理 解 和 處 理 經 濟 調 控 的 複 雜 問 題,本 身 帶 有 美 好 願 望,只 是 它 們 也 有 局 限, 未 必 能 指 引 我 們 。 《 駭 客 任 務 》的 大 英 雄 尼 歐 看 穿 了 虛 擬 世 界,還 在 幾 個 平 行 空 間 中 穿 梭 遊 走, 試圖破解迷陣。現實世界沒有這 種戲劇色彩,但不少人已意識到,所謂「經濟」 是 由 經 濟 指 標 所 塑 造,只 是 反 映 現 實 的 版 本 之 一。目 前,本 土 和 全 球 經 濟 發 展 都 一 日 千 里,謎 團 也 越 滾 越 大,「 經 濟 」卻 只 能 提 供 一 種 描 述,而 且 未 必 準 確。於 是,一 群 經 濟 創 意 大 師 正 努 力 改 變 人 們 認 識 世 界 的 視 角,竭 力 幫 助 人 們 看 清 經 濟 指 標 所 掩 蓋 的 事 實。這 群 統 計 界 的 英 雄 尼 歐,正 是 我 們 的 希 望 所 在。( 改 寫 自 扎 卡 里 ‧ 卡 拉 貝 爾 著 、 葉 家 興 、 葉 嘉 譯 《 當 經 濟 指 標 統 治 我 們 》 )

(A)票房大賣之因在於主角尼歐以高超的技術驗證國家電腦系統,取得貿易數據
(B)故事背景是人們處於由電腦程式所構築出的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日漸偏離
(C)劇中藉充滿靈修意蘊的對白,表達人類的感知能力因沉溺電腦而退化的隱憂
(D)電影將國家的經濟指標暗喻為數字的駭客帝國,為大眾揭開經濟指標的面紗

[單選題]
答案

(B)正確。符合文中對電影設定的描述。
(A)錯誤。劇情描述不正確
(C)錯誤。文中未提及感知能力退化
(D)錯誤。經濟指標的比喻是作者引申,非電影原意
故正確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29

29-30為 題 組 。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29-30題 。

依據上文,下列敘述最不適當的是:
中國古代對於一日時間的分段,只能從有最早文字記載的商代談起。從卜辭知分段的名稱雖早晚稍有改變,其日間的主要段落為:旦、大采、大食、日中、昃、小食、小采或莫或各日。重要的定點都是以太陽在天空變動的位置取名的。其習慣一直保持到漢代或更晚。太陽剛從地平線升起來的時候為「旦」。甲骨文「旦」字作太陽升到某種東西之上的樣子。與金文字形相比較,它或許表示剛升自海上之景,與海面還未完全脫離;或象太陽映照於海面之景。商朝人發源於東方,對於海上早晨的景色還不致陌生。次階段是「大采」。甲骨文的采字作以手摘取樹上的果葉之狀。采假借為光彩,大采就是太陽大放光彩的時候,是太陽已升到高空,視線清楚的時候了。不久就要吃一頓豐盛的早飯,以補充一清早在田地勞動所消耗的體力的時候,故叫做「大食」。接著不久就是「日中」或「中日」,是太陽高懸天頂的中午時段。這個時間過了便是「昃」。甲骨文的昃字,作太陽把人照得有斜長陰影之狀。它是太陽開始西下的時候。過後是「小食」,這時會吃較簡單的下午飯。吃完飯,整理一些用具,太陽也已西下,光彩大減,只剩微光浮於天際,故叫「小采」,這時或稱「莫」。甲骨文莫字作日已沒入林中之意,光線透出林際已甚微弱,「莫」後來被借用為否定詞,故又加日而成「暮」字。這段時間也叫作「昏」,甲骨文的昏字大概表示太陽已降到人身高以下的高度之狀。(改寫自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
(A)由時間的分段推測,商代的人至少一日吃兩餐飯
(B)「日中則昃」的現象可引申出「盛極而衰」之意
(C)「大食」是依據太陽在天空變動的位置命名,通常為吃中餐時間
(D)甲骨文「昃」、「昏」的造字,都以人為參照點表示太陽的位置

[單選題]
答案

(C)不適當。文中明確說明「大食」是早飯,非中餐。
(A)正確。有大食、小食兩餐
(B)正確。日中則昃可引申盛極而衰
(D)正確。昃字有人影,昏字表太陽低於人身高
故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寫試題-01

自從有了電腦、智慧型手機及網路搜尋引擎之後,資訊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類大腦處 理資訊的方式。我們可能儲存了大量的資訊,卻來不及閱讀,也不再費力記憶周遭事物和 相關知識,因為只要輕鬆點一下滑鼠、滑一下手機,資訊就傳到我們面前。 $2011$ 年美國三位大學教授作了一系列實驗,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其中一個 實驗的參與者共有 $32$ 位,實驗過程中要求每位參與者閱讀 $30$ 則陳述,再自行將這 $30$ 則 陳述輸入電腦,隨機儲存在電腦裡 $6$ 個已命名的資料夾,實驗中沒有提醒參與者要記憶檔 案儲存位置(資料夾名稱)。接著要求參與者在 $10$ 分鐘內寫出所記得的 $30$ 則陳述內容, 然後再進一步詢問參與者各則陳述儲存的位置(資料夾名稱)。實驗結果如圖 $1$:

問題(一):有甲生根據上述的實驗結果主張:「人們比較會記得資訊的儲存位置,而比較不會記得資訊的內容。」請根據上圖,說明甲生為何如此主張。文長限80字以內(至多4行)。(占4分)

[非選擇題]
答案

根據圖1記憶測試結果顯示,參與者「記得內容不記得位置」的比例明顯低於「不記得內容記得位置」的比例。具體而言,能夠記得資訊儲存位置(資料夾名稱)但忘記內容的人數佔比最高,而能夠記得內容但忘記位置的人數佔比較低。此數據分布支持了甲生的主張:在數位儲存情境下,人們傾向於依賴外部記憶(儲存位置),而非內部記憶(資訊內容),反映出大腦處理資訊方式的轉變。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國寫試題-01

糖對身體是有好處的,運動過後或飢餓時,適當地補充糖會讓我們迅速恢復體力。科 學研究也發現,大腦細胞的能量來源主要來自葡萄糖,當血糖濃度降低時,大腦難以順利 運轉,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或做事效果不佳。不過,哈佛醫學院等多個研究機構指出, 高糖飲食會增加罹患乳癌及憂鬱症等疾病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高糖飲食是造成 體重過重、第二型糖尿病、蛀牙、心臟病的元兇,並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的攝取量 不宜超過總熱量的 $10$%。以每日熱量攝取量 $2000$ 大卡為例,也就是 $50$ 公克糖。我國國民 健康署於民國 $103$ 年至 $106$ 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中,有關國人飲用含糖飲 料的結果如圖 $1$、圖 $2$ 所示。

問題(一):國民健康署若欲針對18歲(含)以下的學生進行減糖宣導,請依據圖1、圖2具體說明哪一群體(須註明性別)應列為最優先宣導對象?理由為何?文長限80字以內(至多4行)。(占4分)

[非選擇題]
答案

根據圖1與圖2數據,應將「16-18歲(高中生)男性」列為最優先宣導對象。理由如下:圖1顯示此群體每週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之人數百分比極高(接近90%),圖2則顯示其每週平均飲用次數亦遠高於其他學齡群體(接近9次)。無論是飲用普及率還是飲用頻率,此群體均顯著偏高,故應優先進行減糖介入。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國寫試題-02

問題(二):如果要帶長者在臺灣進行樂齡之旅,一定有許多待注意事項。請以「樂齡出遊」為題,寫一篇短文,說明樂齡出遊的意義,並思考如何照顧到長者在生理與情感上的需求。文長限400字以內(至多19行)。(占21分)

[非選擇題]
答案

樂齡出遊的意義非凡,它不僅是身體的移動,更是心靈的甦醒與社會連結的再造。對長者而言,走出慣常環境能刺激感官、活化心智,重燃對生活的熱情,並在與他人互動中找回歸屬感與自我價值,對抗孤獨與老化無力感。

要妥善照顧長者的生理與情感需求,需周詳規劃:
生理層面:1. 行程設計應「緩慢而深入」,避免緊湊勞累,預留充分休息時間。2. 交通選擇舒適平穩的交通工具,無障礙設施必須完善。3. 餐飲安排需考量牙口、慢性病飲食限制,力求軟質、清淡、營養均衡。4. 隨行應備妥常用藥物、簡易醫療用品,並有基本急救知識人員陪同。

情感層面:1. 行程可融入「懷舊元素」,如探訪其成長地、品嘗古早味,觸發美好回憶,滿足情感寄託。2. 鼓勵「分享與傾聽」,創造機會讓長者訴說生命故事,使其感覺被重視。3. 促進「跨代或同儕互動」,安排家人陪伴或同齡友伴共遊,強化社會支持網絡。4. 尊重長者意願,給予選擇權(如去哪裡、待多久),維護其自主與尊嚴。

總之,樂齡出遊的成功關鍵在於「以長者為中心」的貼心設計,讓這趟旅程既安全舒適,又充滿溫情與意義,真正達到身心共好的目標。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國寫試題-01

一、
「福爾摩斯,中午吃火腿三明治好嗎?」
「好啊!不過華生,請不要出去太久。」
結果我花了約一個小時才回家,福爾摩斯見到我,咕噥道:「華生,你好像給自己製
造了一些麻煩!吃的東西,你是在貝克街的南邊或北邊買的?」
「我到南邊去。那裡的麵包店一條麵包賣一便士,北邊卻要兩便士,貴得要命。同樣
一條麵包,居然賣兩倍的價格。」
「可是南邊的肉店價格比較貴,不是嗎?」
「嗯,沒錯,不過火腿只貴四分之一,北邊賣十二便士,南邊賣十五便士。」
「所以我們的午餐總支出是十六便士,但是如果你到北邊買,只要十四便士。這算盤
打得可真奇怪,華生,你犯了一個錯誤。」
福爾摩斯繼續說:「老實說,我看到你從南邊的麵包店出來、進肉鋪之前,經過了賣
三明治的米莉女士店門口。我看到她的盤子裡還有沒賣完的三明治。每天早上的尖峰時刻
過後,她會以每份一便士的價格出清,因為不賣完的話,到頭來只好丟掉。我並不是嫌你
的三明治做不好,不過她的三明治的確非常好吃。為什麼你不乾脆用更便宜的價格買更好
吃的三明治,也可以省下做三明治的麻煩?」
「但是我已經買了麵包,而且我喜歡親自做三明治。再說,明天以前麵包不吃完會壞
掉,那未免太浪費。福爾摩斯,不要忘了非洲還有小孩在挨餓!」
「就算你草草做一份三明治,而不買米莉可口的三明治,也幫不了他們。假使你買了
米莉的三明治,把麵包丟掉,然後將省下的幾便士投入捐獻箱,還可以做一些好事。華生,
你又犯了一個錯誤。」(改寫自科林‧布魯斯著,盛逢時譯《數字的陷阱‧不幸商人案》)

請分項回答下列問題:

請分項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根據上文,請說明福爾摩斯認為華生犯了哪兩個「錯誤」?文長限80字以內(至多4行)。(占4分)

[非選擇題]
答案

福爾摩斯認為華生犯了兩個錯誤:
1. 經濟決策錯誤:華生為省一便士去南邊買便宜麵包,卻在更貴的南邊肉店買火腿,總支出(16便士)反而比在北邊購買(14便士)更高,未做出最經濟的選擇。
2. 機會成本錯誤:華生未選擇直接購買米莉女士更便宜(一便士)且美味的三明治,反而花費時間自製,且可能面臨麵包浪費的問題。將省下的錢捐出更能幫助非洲飢童。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