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15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國陸續採取封城措施,但此項措施引發民眾反彈。有人以堅定口吻說:「政府絕對不能封城,這樣我就會沒工作,很快就沒飯吃,雖然病死和餓死的結果都一樣,但我寧願是上班染疫病死,也不願沒工作餓死。」若以機會成本的觀念來評估,下列哪項政策最可能改變這位民眾的選擇?
(A)調漲基本工資
(B)增加失業給付
(C)提高職業災害補助
(D)擴大醫療保險給付

答案

答案:(B)。民眾反對封城因機會成本是失去工作與收入,增加失業給付可降低封城後的收入損失,減少機會成本;(A)封城時無工作無益,(C)職災補助針對工作受傷,(D)醫療保險不解決收入問題,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18

某國的香蕉價格一向波動甚大。某年儘管該國農業部前一年已經提出警告:「如果沒有颱風,價格會很低。」但農民仍然大量搶種,最後香蕉的價格果然崩盤。下列何者最能夠適當詮釋上述香蕉價格崩盤的結果?
(A)農民自利選擇導致的市場機能
(B)農民低估香蕉生產的機會成本
(C)因市場失靈進而產生無謂損失
(D)因資源的稀少性導致過度競爭

答案

答案:(A)。農民個別自利搶種,導致供給過剩、價格崩盤,是市場機能中供給隨預期調整的結果;(B)未提機會成本,(C)非市場失靈,(D)非資源稀少,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39

[題組:第37-40題]39. 下列關於本開發案外部成本的說明,何者最為正確?
(A)由於本案開發成本較低,故外部成本也較低
(B)本開發案的外部成本是建商開發的重要誘因
(C)由於政府的積極開發,使得本案的外部成本降低
(D)原住民族傳統消失與環境破壞都是本案外部成本

答案

答案:(D)。外部成本指未由生產者負擔的社會成本,原住民文化消失、環境破壞屬此;(A)開發成本與外部成本無關,(B)外部成本非誘因,(C)政府開發不降低外部成本,故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43

[題組:第41-44題]43. 下列導致失業率變動的原因,何者最符合丁學者分析就業問題時所使用到的概念?
(A)大學入學機會增加,許多人選擇升學,24歲以下年輕人失業率下降
(B)因薪資上漲,廠商引進更多機器設備取代勞動力,引發失業率上升
(C)產業轉型使生產力提升,高科技業勞動需求因而上升,失業率下降
(D)移工引進人數上升,本地部分勞工的就業機會受排擠,失業率上升

答案

答案:(A)。丁學者強調勞動參與率(而非僅失業率),升學使年輕人退出勞動市場(參與率下降),進而使失業率下降,符合其概念;(B)(C)(D)均直接影響失業率,未涉參與率,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指考公民考科-06

已知某國在過去40年來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有以下趨勢:(1)國民平均教育程度與國民平均所得提高,(2)GDP成長依賴出口帶動及外人投資,(3)房地產價格上漲幅度遠超過薪資所得上漲幅度。假設該國有研究者又發現,在此同期,25歲以上的人口當中,不論年齡或世代,子女代的職業與教育程度,和父母代的職業與教育程度的關連性,有微幅下降的趨勢,但高教育程度父母對子女日後職業地位與所得的影響則有上升情形。該研究者擬提出下列四個結論,請指出其中最不可能正確的一個為何?
(A)年輕世代依靠自身努力所可累積的經濟資本,比上一代高
(B)年輕世代擁有較高的人力資本,同時面臨更大的全球競爭
(C)年輕世代擁有的經濟、文化資本逐漸不受其父母、家庭背景影響
(D)年輕世代社會經濟成就越高的人,越可能受惠於其家庭背景優勢

答案

答案:(C)。題目指出高教育父母對子女影響上升,(C)主張不受家庭背景影響,與此矛盾,最不可能正確;(A)平均所得提高可能支持,(B)教育程度高可能面臨競爭,(D)符合高教育父母影響上升,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指考公民考科-20

某甲將100萬元投資於購買股票,一年後賣出獲得110萬元。在這一年裡,消費者物價指數由100上升至104,而存款利率皆維持在3%的水準。依據題文資訊,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實質利率高於通貨膨脹率
(B)實質利率高於投資股票的實質報酬率
(C)投資股票的實質報酬率高於存款利率
(D)通貨膨脹率高於投資股票的名目報酬率

答案

答案:(C)。計算如下:1. 股票名目報酬率=(110-100)/100=10%;2. 通膨率=(104-100)/100=4%;3. 股票實質報酬率=10%-4%=6%;4. 存款實質利率=3%-4%=-1%。故股票實質報酬率(6%)高於存款利率(3%),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指考公民考科-21

當資產價值因投機活動或市場預期而不斷提升,超越實體經濟的支撐以致於無法持續發展並快速下跌,即呈現一個泡沫經濟的過程。如以股票市場為例,下圖為某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和股市總市值的年資料,下列哪一段期間最可能呈現股市泡沫的過程?

(A) 1991年至1993年
(B) 1992年至1994年
(C) 1993年至1995年
(D) 1994年至1996年

答案

答案:(C)。1993-1995年股市總市值從17000億元降至11000億元,GDP持續上升,股市脫離實體經濟支撐後下跌,符合泡沫過程;(A)(B)股市上升,(D)股市回升,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指考公民考科-22

由於機器人及人工智慧技術的突飛猛進,引發人們對於未來可能發生大規模失業的擔憂。以下有關失業的敘述何者正確?
(A)裝配人員因生產線改採用機器人而失業,屬於結構性失業
(B)諮詢服務員因使用導覽機器人而失業,屬於摩擦性失業
(C)企業採用人工智慧而減少招聘新員工,將提高循環性失業
(D)因應自動化生產主動離職就學以提高技能,為摩擦性失業

答案

答案:(A)。結構性失業因技術變革致工作消失,(A)符合;(B)屬結構性失業,(C)非循環性(經濟衰退導致)失業,(D)主動離職就學非失業,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指考公民考科-28

[題組:第28-29題]下表為某國國民接受不同年數教育,當年所產生的私人效益、私人成本與社會效益,而其社會成本與私人成本相同。例如,接受教育第1年所產生的私人效益為27萬元,私人成本為6萬元,而社會效益則為34萬元,其餘依此類推。

接受教育年數 當年私人效益(萬元) 當年私人成本(萬元) 當年社會效益(萬元)
1 27 6 34
2 24 10 31
3 21 14 28
4 19 18 25
5 15 22 23
6 14 24 21

28. 根據前述資料,從私人經濟福祉最大的角度,接受教育年數應為幾年?
(A) 2年
(B) 3年
(C) 4年
(D) 5年

答案

答案:(C)。私人福祉=累積私人效益-累積私人成本,計算如下:1年=27-6=21;2年=21+(24-10)=35;3年=35+(21-14)=42;4年=42+(19-18)=43;5年=43+(15-22)=36。4年時最大,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指考公民考科-37

[題組:第34-37題]37. 採行不同能源政策會有不同的代價;根據題文,當選擇不同能源政策時會產生的機會成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非核家園」政策之機會成本,包括發展替代能源增加的外部成本
(B)「以核養綠」政策之機會成本,包括未來採用綠色能源的生產成本
(C)「增氣」政策之機會成本,包括被替代的原有發電方式的汙染成本
(D)「減煤」政策之機會成本,包括燃煤火力發電已經發生的建造成本

答案

答案:(A)。機會成本指放棄的最大利益,「非核家園」放棄核能,需發展替代能源,其外部成本(如風電影響漁業)為機會成本;(B)機會成本是放棄的綠能效益,(C)汙染成本非放棄的利益,(D)已發生成本為沉沒成本,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