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6學測社會試題-52

2011 年日本 311 大地震之後,除日本產業受到重創外,亞股、歐股和美股股價亦出現跌勢。此一事實和下列哪個現象關係最密切?
(A)跨國空間分工鏈發達
(B)產品的生命週期縮短
(C)區位移轉的趨勢加速
(D)新興的資本市場增多

答案

日本地震影響全球供應鏈,顯示跨國分工體系緊密相連,單一地區災害會透過生產網絡擴散至全球經濟。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30

【題組29-30】某生分別從東歐、西歐、南歐、北歐各地區挑選一個國家,蒐集相關資料,進行某項主題的探究,表3是2022年這些國家的三項經濟發展資料。已知2022年歐盟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為37,150美元。請問:根據表3,該生從歐盟各區域成員國之間的經濟發展狀況,最可能進行下列哪項主題的探究?
(A)歐盟製造業發展的困境
(B)歐盟向東擴散趨勢分析
(C)歐盟政策整合面臨的挑戰
(D)歐盟國家不平等交換現象

答案

C。各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大,反映歐盟政策整合的挑戰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41

【題組39-42】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兩強對峙,夾在中間的歐洲思考如何走出自己的路。1950年,一幅以「放大鏡下的歐洲:第三力量」為題的政治漫畫(圖4),將歐洲各國畫成小孩子,被兩位大人以放大鏡檢視,有些小孩更被壓制在一位大人的膝蓋下方。1952年,德、法、義、荷、盧、比等六國,成立「歐洲媒網共同體」,其想法來自法國提出西歐各國將重要工業資源共同管理的計畫,規定成員國間毋須繳納關稅而直接取得媒和網的生產原料。1958年,六國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與「歐洲議會」;1967年,六國依條約整合成「歐洲共同體」;1993年,「歐洲共同體」正式更名為「歐洲聯盟」(歐盟)。2004年起,東歐多國才陸續加入歐盟:英國則因國內諸多問題,而於2016年公投決定退出,並就移民、國際貿易、跨國金融等與歐盟進行談判。請問:依據上文,2004年歐盟組織的變化,最可能對成員國帶來下列哪項影響?
(A)開放西歐國家使用歐元貨幣
(B)擴大東歐國家產業資金來源
(C)開放西歐國家免除簽證出境
(D)穩定東歐國家石油能源輸出

答案

B。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可獲得結構基金等資金援助,促進產業發展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