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29

1935年,美國《時代雜誌》以一位蘇聯礦工為封面(圖3)。根據報導,這位礦工發明新的採煤方式,創下高出政府訂定生產目標十幾倍的紀錄。蘇聯政府特別表揚他,以激勵國人,並凸顯蘇聯經濟體制的優越。《時代雜誌》報導這則新聞的背景最可能是:
(A)為共同打擊法西斯主義,美國希望與蘇聯合作
(B)美國國內的經濟不景氣,關切蘇聯的經濟發展
(C)美國認為蘇聯重工業發達,欲拉攏蘇聯以制德
(D)時代雜誌立場左傾,成為蘇聯在美國的代言人

[單選題]
答案

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關注蘇聯經濟建設成就。答案為(B)美國國內的經濟不景氣,關切蘇聯的經濟發展。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37

37-38為題組
「大健康產業」是基於維護與促進民眾健康而形成的產業,主要提供醫療衛生、營養保健、健身休閒等商品、資訊及勞務服務,多在同時符合經濟發達、人數眾多,且人口結構趨向高齡化三項條件的地區進行投資。請問:
該產業主要的投資地區,其人口發展最可能落在人口轉型模式中的哪個階段?
(A)低穩定階段
(B)高穩定階段
(C)早期擴張階段
(D)晚期擴張階段

[單選題]
答案

高齡化社會屬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低穩定階段。答案為(A)低穩定階段。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0

50-51為題組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於2007年出版《世界的另一種可能》一書,書中提到:「全球化的隱憂是,它可能會創造擁有窮人的富國」,因為「即使在最先進的開發國家⋯⋯,貧者卻經常連自保都有問題」。請問:
依據題文的書中引文,下列何者最接近題文所指涉的全球化現象?
(A)富裕國家的跨國公司過度擴張,支配貧國經濟
(B)國內平均所得雖提升,但所得分配卻更加惡化
(C)經濟雖快速成長,但環境資源同時遭嚴重破壞
(D)各國僅關注經濟成長,但卻忽略調和公私利益

[單選題]
答案

引文強調國內所得分配惡化問題。答案為(B)國內平均所得雖提升,但所得分配卻更加惡化。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1

50-51為題組
表4是甲、乙、丙、丁四個美洲國家的基本資料。依據表中資料判斷,上文所稱發生全球化現象的國家,其發展程度最可能與下列哪個國家相同?

資料(年度) 國家 都市化程度(2019) 死亡率(2018) 二級產業產值占總GDP比(2017) HDI指數(2018)
95.4% 9.4% 24.1% 0.808
92.0% 7.5% 28.1% 0.830
82.5% 8.2% 19.1% 0.920
72.7% 5.8% 27.7% 0.667

(A)甲
(B)乙
(C)丙
(D)丁

[單選題]
答案

已開發國家HDI高,服務業為主。答案為(C)丙。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51

49-51為題組
51. 某國出口商品以鐵礦、黃豆、蔗糖、咖啡、化學木漿等為主,進口商品以原油、車輛及零配件、機械、電氣和運輸設備等為主;居民貧富差距大,殖民地式經濟色彩濃厚。該國最可能是表 2 中的哪個國家?
(A)甲
(B)乙
(C)丙
(D)丁

[單選題]
答案

巴西出口農礦初級產品,進口工業製品,貧富差距大,具殖民地經濟特徵,對應丙國(巴西)的國土面積與土地利用數據。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69

67-69為題組
69. 引文所述唐宋時期的貿易現象,最適合以下列哪一現代國際貿易特徵來詮釋?
(A)新通商港口的建立可降低交易成本
(B)貿易主要由商品的實用價值而發生
(C)海外貿易興盛可帶動國內產業升級
(D)國際貿易可帶動金融業的蓬勃發展

[單選題]
答案

貿易港口增加形成網絡,減少運輸與交易成本,促進貿易規模擴大,符合現代國際貿易中降低交易成本的經濟原理。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72

70-72為題組
72. 2016 年偷渡至歐洲的非洲難民,其來源數量前四名的國家,具有下列哪項共同特性?
(A)氣候均乾燥少雨
(B)均曾經淪為殖民地
(C)均屬撒赫爾範圍
(D)非洲AIDS最嚴重區域

[單選題]
答案

奈及利亞、厄利垂亞、幾內亞、象牙海岸均曾為歐洲殖民地,殖民歷史影響當代政治經濟發展與移民流向歐洲的現象。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社會試題-30

某場戰爭結束後,歐洲大部分國家因幣制崩潰,欠缺貨幣可供使用。在德國,香菸是公認的交易媒介,一位教師的月薪等於五包香菸。匈牙利通貨膨脹嚴重,貨幣面值高達一億(圖 2),難於進行正常交易。此外,大部分的歐洲國家稅收付之闕如,無錢購買糧食,餵飽居民;也無法購買原料與機器,經濟復甦相當緩慢。這種情況最可能發生於:
(A)1815年,拿破崙戰爭後
(B)1872年,德法戰爭之後
(C)1919年,第一次大戰後
(D)1946年,第二次大戰後

[單選題]
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結束後,歐洲多國經濟崩潰,出現惡性通貨膨脹(如匈牙利)、以物易物(如香菸作為交易媒介)、稅收短缺與經濟復甦緩慢等問題。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社會試題-72

題組第71-72題
該國「2014 年人類發展程度指標( HDI)只有0.609,世界排名第130。」和下列哪二項因素關係最密切?甲、都市化程度低;乙、國民平均預期壽命短;丙、國內生產毛額( GDP)低;丁、國民平均受學校教育年數短。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單選題]
答案

HDI計算包含預期壽命、教育程度、人均GDP。印度HDI偏低主因人均GDP低(丙)與平均受教育年數短(丁)。故答案為(D)丙丁。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19

研究指出,某自然景觀帶廣布泥炭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該景觀帶具有終年潮濕積水的環境;而該景觀帶著進行大規模開採礦物、石油,或持續焚林種植油棕樹等作物時,將可能導致泥炭地乾涸,甚至消失,促使泥炭繼續分解,釋放大量二氧化碳至大氣中。為防患未然,研究者對位於該景觀帶的國家進行分析,最可能歸納出這些國家大多具有下列哪項社會經濟發展特色?
(A)居民組成以穆斯林為主,但受歐美干涉內政影響,國內宗教衝突頻仍
(B)政府以都市工作為誘因,吸引鄉村貧民移人,間接促使世界都市成形
(C)多探出口擴張經濟策略,但易受國際市場競爭影響,貿易額起伏量大
(D)受殖民地式經濟結構影響,國內生產毛額雖高,但國民所得往往偏低

[單選題]
答案

D。熱帶國家多受殖民經濟影響,GDP高但國民所得分配不均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