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2分科公民考科-25

[題組:第23題至第26題]
題文中經濟處境不利群體的困境對失業率與勞動參與率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降低失業率,降低勞動參與率 (B)降低失業率,提高勞動參與率
(C)提高失業率,降低勞動參與率 (D)提高失業率,提高勞動參與率

答案

略解:失業率 = 失業人口 / 勞動力。勞動參與率 = 勞動力 / 15歲以上民間人口。題中描述該群體「心灰意冷放棄找工作」,即成為「非勞動力」,會使失業人口減少(降低失業率),同時勞動力也減少(降低勞動參與率)。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公民考科-41

[題組:第40題至第43題]
若僅根據表格中的正反意見,對於是否增加身障座位的評估,應針對下列哪組成本效益進行比較?
(A)「身障座位門票收入」與「拆除原本座位成本」
(B)「身障座位門票收入」與「增建身障座位成本」
(C)「看不見的效益」與「施工成本加上門票損失」
(D)「看不見的效益加上門票收入」與「施工成本」

答案

略解:反對意見成本:施工成本+門票損失(因拆除20個座位)。支持意見效益:看不見的效益(人權保障、文化權落實等)。應比較「看不見的效益」與「施工成本+門票損失」。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社會試題-67

67-68為題組
◎ 表 4 為 2013 年法國、阿富汗、馬來西亞、俄羅斯四個國家的統計資料表。請問:
67. 計算人類發展指標(HDI)時,應當運用下列哪項資料?
(A)人口粗出生率
(B)家用電腦普及率
(C)每百人擁有的病床數
(D)六歲以上兒童預期受教育的年數

答案

HDI由平均壽命、教育程度(預期受教育年數與平均受教育年數)、人均GNI三指標構成,反映國家綜合發展水平。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36

【題組36-38】1988年,臺灣仍處於《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下的緊急狀態,人民基本權利受到嚴格限制。而各中央民意機構仍有過半以上代表不必改選,長年由1940年代大陸各省市選出者擔任,與臺灣社會脫節。為平衡對外貿易逆差,當時的行政部門擬開放國外農產品進口,但有農民認為此舉嚴重衝擊農民生計,因而在相關提案送立法院審議時,部分農民集結臺北抗議,這在當時屬於體制外的抗爭。抗議過程原本平和,途中卻發生警民推攆、逐漸失序,當警察提高鎮壓強度,部分群眾也予以還擊,在混亂與衝突中民眾遭逮捕約90餘人。其後,檢方以「預藏器具進行暴力行動」等罪名起訴被捕群眾,即便有現場紀錄片拍攝者、學者、人權律師等舉出事證澄清,認為不存在檢方所稱「預謀」,但未獲採信,法院最後判決其中19人有罪。定罪的一個重要關鍵,即為檢方舉證其中有人預謀運送石塊、鐵棍以攻擊警方。至2022年,上述案件,被「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認定為冤案,屬於威權體制下「司法不法」的受害者而獲得平反。請問:依題文,此農民抗議起因於政府農產品政策對農民經濟福祉的影響。假設圖5為國內農產品市場供需的兩種情形,請判斷前述情境適用甲圖或乙圖,並從經濟福祉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影響為何?
(A)適用甲圖,開放進口後,消費者剩餘會增加
(B)適用甲圖,開放進口後,生產者剩餘會減少
(C)適用乙圖,開放進口後,消費者剩餘會減少
(D)適用乙圖,開放進口後,生產者剩餘會減少

答案

B。開放進口增加供給,價格下降,生產者剩餘減少,農民受損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