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分科歷史考科-06

十八世紀以後,荷蘭東印度公司逐漸失去在東南亞的貿易主導權,英國則擴大在亞洲的貿易規模。這種變化與下列何者有關?
(A)中國積極扶植華商,壓縮荷蘭的貿易空間
(B)英國失去北美洲殖民地後,重心轉向亞洲
(C)荷蘭擴大美洲投資,降低對東南亞的倚賴
(D)日本實施鎖國,荷蘭喪失東亞的貿易據點

答案

答案:(B)。1783年英國失去北美殖民地後,將殖民與貿易重心轉向亞洲,逐漸取代荷蘭東印度公司;中國未積極扶植華商,荷蘭未擴大美洲投資,日本鎖國仍保留荷蘭通商權,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歷史考科-09

1860年代,英國人必麒麟從福建到臺灣,在打狗海關、安平海關和英國商行任職七年。因經歷豐富,又通曉華人方言,他在1877年應聘到「某地」出任首任「華民護民官」,負責處理華人幫會的糾紛、查禁華人走私「苦力」貿易。文中「某地」最可能是今日何地?必麒麟受僱於誰?
(A)新加坡;英國殖民政府
(B)廣州;兩廣總督
(C)香港;英國商行
(D)廈門;英國租界領事館

答案

答案:(A)。1877年新加坡為英國殖民地,華人眾多,需設「華民護民官」處理華人事務,必麒麟通曉華語方言,符合任職條件;廣州、廈門為中國通商口岸,香港無此職位設置,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指考歷史考科-02

十九世紀下半葉,英國商人為拓展中國西南部的市場,希望建立一條從印度到中國的陸路貿易路線。英國印度殖民政府遂對某地發動戰爭,並殖民該地,打通從陸路到中國的門戶。該地是在:
(A)越南
(B)泰國
(C)緬甸
(D)阿富汗

答案

答案:(C)。十九世紀英國為打通印度至中國西南的陸路貿易,發動三次英緬戰爭,殖民緬甸;非越南、泰國、阿富汗,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