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2學測國寫試題-02

[題組:第1題到第2題]
問題(二):從上文對話中約略可以看出福爾摩斯、華生不同的生活態度,請分析二人的差異,並說明你比較傾向哪一種。文長限 400 字以內(至多 19 行)。(占 21 分)

答案

略解:本題要求深入分析福爾摩斯與華生價值觀的差異,並表達個人立場。福爾摩斯代表理性思維,重視效率、成本效益和邏輯推理;華生代表感性思維,重視情感價值、道德關懷和親身體驗。分析時應從對話中提取具體證據,個人立場需有充分理由支持,結構應完整,論述需清晰有說服力。
答案:福爾摩斯展現的是徹底的理性主義者態度:凡事講求效率極大化,重視成本效益分析,以數學計算作為決策基礎,追求實際效果。例如他精確計算購物成本,並提出將省下的錢捐出更能有效幫助他人。華生則展現感性的人文關懷:重視個人感受與道德情感,認為親手製作有意義,擔心浪費食物,並時時心繫貧困人群。兩人根本差異在於「理性效率」與「情感價值」的優先順序。個人較傾向福爾摩斯的態度,因為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理性分析能讓資源發揮最大效用,真正解決問題。但華生的道德關懷也值得肯定,兩者若能結合將更為完善。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41

[題組:第41題到第42題]
企業倫理的基本理念,是企圖將道德準則納入企業決策的考量因素中,使經理人的決策除了重視利潤,也關心並維持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任何企業組織都不是單獨存在於社會的個體,為了要達成所追求的目標,企業組織必須和很多其他的個體互動。企業倫理提醒經理人在做決策時,應做較長遠且全面性的分析,事先瞭解決策結果所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而未雨綢繆。
大多數與企業管理有關的理論,皆是以人性本善為基礎,只不過由於外在環境的變化及組織績效的考量,經理人總是會面臨裁減員工、減資關廠、損耗生態等問題。經理人不裁減員工,就可能會減少企業的利潤;不減資關廠,就可能會浪費企業的資源;不損耗生態,就可能無法創造最大的利潤。一個重視企業倫理議題的經理人,當然應該盡最大力量尋求「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但是不管如 何解決,總是或多或少會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重視企業倫理,並不能為經理人 鋪陳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一個不將企業倫理議題納入決策考量的經理人,要解決 這些問題反而簡單多了。
理論上說,「道德素養」並不是經理人必要的訓練,因為在企業營運的範疇 中,只要遵從市場上既定的「遊戲規則」,則經理人的作為,基本上就盡到了對 相關利害關係人負責的要求。但是科技不斷進步、經濟不斷成長,環境也隨著經 常變動。當法律規章的更新速度趕不上環境的變動時,市場上便缺乏正式的法律 規範或準則,約束企業組織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運作。重視企業倫理,能協助經理 人及早因應環境的變化,包括環境的保護、人力資源的運用、消費市場的期待以 及企業與企業間彼此的互動等。重視企業倫理的經理人,不會因為法律規章的存 在而故步自封,相反地,他們會以更高的標準、更合乎人性的需求、更健康的競 爭心態,來處理日常的管理決策工作。(改寫自李培齊〈學「倫理」?學「獲利」?〉)
41. 下列關於企業倫理與企業決策的敘述,符合上文觀點的是:
(A)企業決策若考量企業倫理,常面臨利潤與道德的拉鋸
(B)企業若將企業倫理納入考量,決策通常變得較為複雜
(C)企業倫理重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促使企業在決策時同步考量其責任
(D)社會結構的互動關係緊密,促使企業倫理成為企業決策時的首要考量
(E)法規不足時,企業倫理促使經理人自我要求而採取對社會有益的決策

答案

答案:(A,B,C,E)。略解:A文中提「不損耗生態則難創最大利潤」,體現利潤與道德拉鋸,符合;B「重視倫理需長遠全面分析,不重視則簡單」,體現決策變複雜,符合;C企業倫理要求「關心利害關係人利益」,符合;D文中未提「企業倫理為首要考量」,不符合;E法規不足時,企業倫理促使經理人「更高標準、合乎人性」,符合,故選A,B,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34題

33-34為題組
作者藉種植物花而感悟感世之理,下列敘述最適當的是:
(A) 立身處世應具良禽擇木而棲的智慧
(B) 順境惟成就平凡而逆境可造就不凡
(C) 具備多元能力,可在競爭時代勝出
(D) 正直友可稱品格,酒肉交將招災禍

答案

作者由菊被踐踏聯想到「賢士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擇所處」,強調環境選擇的重要性,故(A)「立身處世應具良禽擇木而棲的智慧」最符合。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35

33-35為題組。
甲、乙二文均認為古典具有永恆性。明代許潮《赤壁遊》雜劇,對蘇軾《赤壁賦》既有承繼又有創新,請依下列引文回答問題:

【生】今山水星月,相照若昔,而英雄何寥寥也!吾四人遊賞於此,幸各能詩。可將曹孟德、孫仲謀、劉玄德、周公瑾、寫作四圖,各拾取一圖,吟詩一首,以見予古斷案。【眾】最好!最好!……【生】我等吟詠已完,可斟酒來。各照題目,嘆他一番。……(黃鶯兒)【生】躍馬意何長,視東吳已入囊,躺爐千里雄旗望。橫禦時氣揚,曬酒時態狂,誰知一火把神魂衰!【合】嘆興亡,江山如故,何處見曹郎?……(祝英台)【生】把古今愁,廊廟間,聊付與滄浪。

 

生:劇中扮演蘇軾。
眾:指蘇軾外的黃庭堅、佛印、流父。
黃鶯兒、祝英台:皆曲牌名。

(1)舟中四人抽籤後,賦詩的規則為何?(占2分,作答字數:20字以內,不可抄錄原文。)
(2)劇曲中,唱詞常表達人物的心聲。請問:①眾人【合】唱,除表達物是人非的喁嘆,更反映出世人對個體生命有什麼「共同的焦慮」?②許潮藉其妓之口道出:「聊付與滄浪」,對此一焦慮所持的態度是什麼?(①占2分,作答字數:10字以內;②占2分,作答字數:10字以內)

答案

(1)抽籤選取歷史人物圖,依圖吟詩評斷
(2)①生命短暫,功業虛無;②超然放下,寄情自然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