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60

60-62為題組
◎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曾造成全球數千萬人死亡。該疫情早在1918年春天,即在大戰的西線戰場出現,只是當時許多國家正值戰事,進行媒體審查,隱匿本國及軍隊的疫情,但西班牙因未參戰也沒有媒體審查限制當地疫情報導,在其他國家大量轉載西班牙的新聞下,導致世人誤以為該次流感是從西班牙開始。後來研究發現,流感第一個病例於1918年春天出現在美國堪薩斯城的軍營,隨後因美國參戰而傳播至歐陸。表3是1918年底美國三個都市的流感死亡人數。請問:
某生發現至今仍有很多人誤以為西班牙流感起源於西班牙,為探究此種以訛傳訛、持續發生的認知錯誤問題,該生最適合使用下列哪個概念展開探究?
(A)媒體運用
(B)媒體壟斷
(C)媒體再現
(D)媒體守門

[單選題]
答案

媒體再現指媒體如何選擇、呈現事實,可能造成認知偏差。西班牙流感名稱即因媒體選擇性報導造成的錯誤再現。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12

12-13為題組
某國政府頒布新法令,以為了防杜假新聞擾亂社會秩序為理由,規定凡於媒體散布不實訊息者,將由行政主管機關逕行審訊截罰。此規定引發大量民眾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撤回此侵害人權法案。雖經警察強力鎮壓,民眾未散,甚至逐漸形成團體,持續組織動員,規劃不同抗爭行動以呼籲民眾捍衛人權、推翻該法案。該國某些媒體在報導此事件時,不斷強調「大規模抗議行動,已癱瘓該國經濟,行動引發的混亂,更造成龐大社會成本,令人憂心不已」。
從媒體識讀角度,檢視題文中所述之媒體報導內容與方向,下列詮釋何者最適當?
(A)媒體報導未能善盡查證責任,僅一味隨著輿論起舞
(B)報導內容嘩眾取寵,僅追求收視率但忽略社會責任
(C)新聞編製者持特定立場,導致新聞僅傳遞部分訊息
(D)媒體能對社會事件進行批判分析,有效實現公共性

[單選題]
答案

媒體僅強調抗議負面影響,忽略訴求內容,屬選擇性報導。答案為(C)新聞編製者持特定立場,導致新聞僅傳遞部分訊息。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14

12-14為題組
對於不瞭解企業經營實情,且資訊不對稱的廣大讀者而言,如何判斷上述報導可能不實且應予存疑?
(A)標題過於聳動而且與內容無關聯
(B)引用政府資訊影響投資人的判斷
(C)文末出現「投資定有風險」警語
(D)報導所提到的利多消息來源不明

[單選題]
答案

報導利多消息但來源不明確應予存疑。答案為(D)報導所提到的利多消息來源不明。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34

【題組33-35】2022年2月俄羅斯軍隊入侵烏克蘭。俄國總統普丁以本國的立場,主張烏克蘭原本就屬於俄國,因此他要拿回烏克蘭。但許多學者表示,普丁的說法並不符合史實。當烏克蘭軍隊收復曾遭俄軍占領的布查鎮(Bucha)後,隨其進入鎮內的英、美國際媒體立即報導了俄軍占領時曾屠殺平民的新聞,呈現平民屍體倒臥路旁的照片、影片,並訪談了劫後餘生的當地居民,作為報導的一部分。俄羅斯的國營媒體立即全盤否認,宣稱俄軍從未對平民攻擊,並指控烏軍偽造平民死於路旁的影像。其後英、美媒體指出,這些影像在俄軍占領期間即已在社群網站上張貼過,且衛星影像也顯示相同時間、位置的平民屍體。請問:針對俄羅斯國營媒體和英美國際媒體問出現重大訊息落差的情形,若從媒體識讀的角度出發,下列何者為最關鍵的提問,可以協助我們判斷訊息真偽?
(A)報導者的國籍背景及媒體機構的所有權歸屬為何?
(B)報導內容是否提供清晰可辨識的圖像或影像證據?
(C)新聞媒體是否屬於高知名度及公信力的國際媒體?
(D)報導者是否提出充分且符合因果時序的佐證支持?

[單選題]
答案

D。檢視證據的充分性與時序合理性是判斷訊息真偽的關鍵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