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試卷26

第26-27題為題組
◎ 同學在進行歷史專題報告時,蒐集到一份 1830 年代北臺灣的史料,指出:「淡(水)廳貨之大者,莫如油、米,次(其次)麻、豆,次(其次)糧、菁(染料),至茄藤、通草之屬,多出於內山,樟腦、茶葉惟淡北內港始有之。商人雇船裝載,擇內地可售之處,本省則運至漳、泉、福州,往北則運至寧波、上海,往南則運至澳門等處。凡港路可通者,無不爭相貿易,取其所售之值,購買飲食、衣服及日用必需要物等件,隨船載回發賣。」依據前述記載,請問:該同學如要去考察最靠近樟腦和茶葉產地的地點,下列何地最適合?
(A)基隆(雞籠)
(B)萬華(羅網)
(C)淡水(滬尾)
(D)大溪(大科技)

答案

史料指出樟腦、茶葉"惟淡北內港始有之",淡水廳北部內港指大溪等地。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20

學者研究,西非某地普遍流行的蠟染花布與印尼傳統的蠟染花布圖案相似,應當源自印尼。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A)該地的居民為印尼移民後裔,傳承原有文化
(B)十六世紀起,英人便掠捕印尼居民販至該地
(C)荷蘭曾在該地設有貿易據點,輸入印尼土布
(D)十九世紀時,英商將花布輸往兩地造成流行

答案

荷蘭殖民時期在東印度群島與西非間有貿易往來,傳播蠟染技術。答案為(C)荷蘭曾在該地設有貿易據點,輸入印尼土布。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45

43-45為題組
位於丁地的某跨國連鎖咖啡公司,其咖啡豆來自東非馬拉威,經由農場收成處理後,在東非最佳深水港納卡拉裝船運往丁地。若航運路線要避開西風漂流,且又採取最短路徑,透過圖11判斷,該路線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大西洋→巴拿馬運河
(B)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巴拿馬運河→大西洋
(C)巴拿馬運河→大西洋→蘇伊士運河→地中海
(D)巴拿馬運河→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

答案

東非至美洲最短路徑經印度洋、大西洋至巴拿馬運河。答案為(C)巴拿馬運河→大西洋→蘇伊士運河→地中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64

64-66為題組
十九世紀前期,張三從寧波來艦舺採購樟腦,計畫運回浙江、上海銷售,同時也運來綢緞、布帛等貨品來臺銷售。請問:
張三最可能委託下列哪個組織運送這批貨物?
(A)東印度公司
(B)北郊
(C)怡和洋行
(D)三井會社

答案

清代臺灣與中國貿易主要由郊行負責。答案為(B)北郊。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21

巴剎(Bāzār)原為波斯文中的市場之意,多指有頂棚遮蓋的商業街道,在其中販售各種商品。現在,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地區及中國西北地區如新疆,也將市場稱為「巴剎」。學者研究,這是某種語言借用「巴剎」的名稱後,向各地推廣所致。這種語言應是:
(A)英語
(B)印度語
(C)阿拉伯語
(D)西班牙語

答案

伊斯蘭貿易網絡將波斯語市場名稱傳播至東南亞與中亞。答案為(C)阿拉伯語。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50

48-50為題組
十八世紀上半期,一位旅行者描述一地:氣候土壤不佳,平時杳無人煙,但每年有一段時間有大量船隻湧入,水手用船帆在港口旁廣場搭起帳棚,保護卸下的貨物;各由上百隻驟組成的商隊運來一箱箱的金銀;一些小船載滿當地生產的可可、羊駝毛、金雞納樹皮等商品前來販售。此地最可能位於圖中哪個地點代表的氣候區?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描述符合南美洲安地斯山區港口特徵,屬高地氣候。答案為(D)丁。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32

【題組31-32】新加坡的發展不僅與英國人有關,也與當地最大族群華人的關係密切。十九世紀中興建的蘇伊士運河,打通了西歐與東亞的新航路,促使歐洲人在東南亞大力發展熱帶栽培業,故需要許多人手進行種植、管理、初步加工和產品運輸等,提供了新加坡發達的基礎,也使當地華人人口迅速上升。新加坡不僅是英國海峽殖民地的行政首府,也是東南亞熱帶作物銷往歐洲的集散中心。圖3是歐、亞、非三洲的形勢簡圖,甲一丁是世界上重要的海峽。請問:根據題文,歐洲人建立西歐與東亞新航路後,影響歐洲各國國際貿易甚劇。若從英國出發到東亞,僅以航線距離來思考,圖3中哪個海峽,在新航路開通後的通道價值,可能降低最多?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蘇伊士運河開通後,繞行非洲好望角的航線重要性降低,甲海峽通道價值下降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