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系統
110學測社會試卷59
59-60 為題組
愛爾蘭土地肥沃,盛產大麥、小麥等穀類。十三世紀以後,愛爾蘭即受英國統治,長期成為穀物供應者。十七世紀以後,愛爾蘭人民以馬鈴薯為主食。1845 至 1852 年間,愛爾蘭馬鈴薯歉收,發生嚴重饑荒,約有 20%以上的人口死亡或移民。研究指出,晚疫病應是造成馬鈴薯歉收的主因,其主要傳播途徑來自空氣或人畜攜帶,尤其在持續低溫、高濕的環境最容易傳播,而多雨加上強風更助長其快速蔓延,極短時間即可造成馬鈴薯廢耕。學者分析,在饑荒時期,愛爾蘭歉收的作物只有馬鈴薯,然輸出至英國的穀物,據推算足以養活當時愛爾蘭的兩倍人口,因而認為饑荒實為人禍。饑荒之後,愛爾蘭展開大規模佃農運動,組織聯盟,爭取權益,提出幾項訴求,包括:土地買賣自由、保障佃租契約與合理地租。請問:若以投入、過程、產出、回饋為馬鈴薯農業系統的四個環節,根據上文,最可能是在哪個環節內的自然要素發生變化,使得晚疫病快速傳播蔓延,造成馬鈴薯廢耕,而使整個系統運作出現崩壞現象?
(A)投入
(B)過程
(C)產出
(D)回饋
109學測社會試題-52
107學測社會試題-49
49-51為題組
◎ 表 2 是澳大利亞、西班牙、美國、巴西等四個國家 2012 年國土面積及其土地利用類型比例資料,請問:
| 國家 | 國土面積(km²) | 耕地(%) | 多年生作物(%) | 牧場(%) | 林地(%) | 其他(%) |
| 甲 | 9,826,630 | 16.8 | 0.3 | 27.4 | 33.3 | 22.2 |
| 乙 | 8,456,510 | 8.6 | 0.8 | 23.5 | 61.9 | 5.2 |
| 丙 | 7,692,024 | 6.2 | 0.1 | 47.1 | 19.3 | 27.3 |
| 丁 | 506,030 | 24.9 | 9.1 | 20.1 | 36.8 | 9.1 |
49. 某國大部分地區夏乾冬雨,雨季與生長季不能配合,傳統農業活動的特色是:河谷低地種植小麥、大麥,丘陵地區栽培耐旱果樹,較陡的坡地則從事畜牧。該國最可能是表 2 中的哪個國家?
(A)甲
(B)乙
(C)丙
(D)丁
106學測社會試題-48
106學測社會試題-53
106學測社會試題-71
105學測社會試題-54
105學測社會試題-55
113學測社會試題_48
【題組47-50】某部小說寫道:某彭姓長工偕同妻兒及童養媳燈妹,前往番仔林墾殖。燈妹原是棄嬰,被收養後再轉賣給彭家,預備長大後和彭家兒子拜堂為夫妻。番仔林是原住民族生活空間,漢人進入採集山產或墾殖常遭原住民激烈抵抗。彭家人墾前三年,政府在該地區設撫墾區、番學堂,並布置隘寮僱請隘勇守衛,但仍時有原、漢衝突。彭家進入番仔林後,一家大小在草寮住處周圍的緩坡地伐除茅草和雜木,除林後的緩坡地,首先撿除較大石塊、栽種甘諸,然後在部分山泉較充足的地方,逐步將「甘諸田澗平,築成梯田,引水灌溉種植水稻。」漸漸在番仔林建立起新的家園。請問:題文中「甘諸田……水稻」內容,若以農業系統圖的方式呈現,最可能屬於系統中的哪個步驟?
(A)回饋
(B)投入
(C)產出
(D)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