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物理分科測驗13

下列有關X射線與量子現象的敘述,哪些正確?
(A)普朗克分析黑體輻射現象提出光量子論
(B)波耳假設角動量的量子化,提出氫原子模型,成功解釋氫原子光譜
(C)依照量子力學解釋,原子內之電子是以機率分布出現,沒有波耳原子模型中固定的軌道
(D)湯姆森陰極射線管實驗驗證了X射線的存在
(E)X射線具有很強的穿透力,可以輕易穿透人體內的骨頭和軟組織

答案

(A)錯: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光量子論為愛因斯坦提出。
(B)對:波耳模型成功解釋氫光譜。
(C)對:量子力學以機率波描述電子。
(D)錯:湯姆森實驗測電子荷質比,X射線由侖琴發現。
(E)錯:X射線不易穿透骨頭。故選(B)(C)。答案: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03

恆星的表面溫度與呈現的星光顏色有關,當我們觀賞夜空中閃爍的恆星,可看出恆星的顏色有白、藍、黃、紅等。下列選項中,顏色產生的原理何者相同?
(A)恆星與煙花的火光 (B)紅色恆星與紅色的火星
(C)藍色恆星與藍色的花 (D)紅色恆星與火山熔岩發出的紅光
(E)藍色恆星與瓦斯燃燒發出的藍光

答案

恆星顏色來自黑體輻射,溫度越高越偏藍。火山熔岩、煙花火光、瓦斯燃燒藍焰也是高溫熱輻射(黑體或近似黑體)。藍色花是色素反射/吸收,火星紅色是反射光,原理不同。故(A)(D)(E)為熱輻射,但選項要求「何者相同」且為單選。比較下,(D)紅色恆星(低溫黑體)與火山熔岩(高溫熱輻射)均為熱輻射,原理相同。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自然試題-20

恆星表面近似黑體。依據黑體輻射,任何有溫度的物體都會自行放射各種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其輻射強度與波長、表面溫度的關係如圖2所示。波長400~700奈米屬於可見光,且表面溫度越高的物體,輻射強度最強波段的電磁波越趨近短波。根據以上敘述與圖2,判斷以下選項何者錯誤?
(A)表面溫度8000K的恆星,只放射波長400奈米的電磁波
(B)如果恆星表面溫度為3000K,則強度最強波段的波長比700奈米長
(C)我們看到的月光都是反射自太陽光,但月球本身也會放射其他波段的電磁波
(D)在完全沒有任何燈源的暗室內,可以透過紅外光攝影機拍攝到裡面的人
(E)太陽的表面溫度接近6000K,及某顆表面溫度高達16000K的恆星,兩者皆可放射可見光

答案

(A)錯誤,黑體輻射為連續譜,非單一波長。其他選項正確。故選 (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