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114分科生物考科-26
[題組:第26-28題]
閱讀三
尼倫伯格因為破解密碼子對應的胺基酸,而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 1968 年諾貝爾生醫獎。在 1961 年,他先將大腸桿菌碎裂,然後得到無細胞萃取物,並在其中加入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鍵(poly-U),接著進行不同組合的測試(加入 19 種未標記的胺基酸及 1 種以放射性碳-14 標記的胺基酸等成分),最終他們發現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 Phe),可在此系統中形成苯丙胺酸多聚肽,由此破解了第一個密碼子所代表的胺基酸。
1964 年,尼倫伯格使用附表甲至戊的研究材料,繼續進行深入研究,逐一解出所有密碼子對應的胺基酸。依本文所述及已習得相關知識,回答 26~28 題。
下列有關 1961 年尼倫伯格的實驗敘述,哪些正確?
(A)哺乳動物細胞不具有可進行上文實驗的關鍵物質
(B)若將細胞萃取物進行 95°C 加熱,可以讓實驗產出的放射線訊號加強
(C)若要證實 poly-U 含的密碼子只會對應 Phe,則必須要進行至少 20 次的實驗
(D)若加入核糖核酸分解酶(RNase),本實驗仍可以順利進行
(E)若加入蛋白質分解酶(Protease),本實驗則無法順利進行
114分科生物考科-27
[題組:第26-28題]
有關尼倫伯格利用表3材料進行實驗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材料甲是由A、U、C、G進行排列,應有64種組合
(B)反應中可一次加入多種材料丁與其他材料進行測試
(C)材料甲與材料丁在沒有材料乙的情況下,可保留在濃膜皮上
(D)材料甲與材料丁若可相對應,就不會與材料乙結合
114分科生物考科-28
114分科生物考科-38
[題組:第38-39題]
地錢是離苦類植物,除了行有性生殖,也具有無性繁殖的能力。地錢葉狀體上有珠芽杯,珠芽杯內會產生許多珠芽。每一個珠芽脫離原本的葉狀體後,即可獨立發育成一個完整的地錢植株。
研究發現有一地錢突變株,其某種植物激素的合成酶基因(log)功能發生缺失,結果導致形態上發生改變(圖甲)。此外,科學家利用不同濃度的細胞分裂素(簡稱BA)添加在野生型及log突變株地錢中,並觀察其珠芽杯數量及葉狀體形態的變化,結果如圖乙、丙所示。
下列有關本文的敘述,哪些正確?
(A)產生珠芽是地錢有性生殖的方式
(B)基因log可調控珠芽杯的形成
(C)珠芽杯的發育與BA濃度有關
(D)經實驗證明BA就是由log基因表現的蛋白質
(E)添加適當濃度的BA可以回復log突變株葉狀體的發育障礙
114學測自然考科09
卡里科女科學家、安布羅斯及魯夫昆三位學者,均因以研究RNA而獲頒諾貝爾醫學獎,後兩者發現其特定21~23個核苷酸長的microRNA,會與某些RNA配對結合,使其被降解而不表現。此舉得以正確地控制基因的功能,達成細胞的正常分化,並發育成個別的組織及器官。另外研究發現:有一個名為let-7的microRNA基因在動物界中相當保守(變化相對少),顯示此類RNA在動物體中的基本性及重要性。依此短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項)
(A) RNA是基因表現過程中轉載遺傳訊息的物質
(B)頭腦細胞的DNA所含訊息比四肢細胞的DNA多
(C)動物的性狀表現一定會經過轉錄的過程
(D) let-7基因對應的RNA可以和某RNA配對成雙股
(E)天擇對let-7基因保留了相對多的突變型
109學測自然試題-42
41-42為題組
…
42. 下列生物體細胞內的結構,哪些同時具有DNA、RNA、蛋白質及磷脂質?(應選2項)
(A)藥綠體 (B)核糖體 (C)中心粒 (D)核仁 (E)粒線體
109學測自然試題-52
利用基因轉殖技術,人的胰島素基因可被轉殖進大腸桿菌,以便生產胰島素。由此可知下列有關哺乳動物與原核生物比較之推論,哪些正確?(應選3項)
(A)兩者的轉譯機制相似
(B)兩者都會產生胰島素
(C)兩者都適用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
(D)兩者的細胞分裂機制相似
(E)兩者DNA中的核苷酸種類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