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7指考國文考科-34

[題組:第33題到第34題]
34. 依據上文,最符合彭利用說話方式的是:
(A)自負博學,盛氣淩人
(B)廢話連篇,誇大不實
(C)曲解經典,胡吹亂謅
(D)賣弄學問,滿口典故

[題組題]
答案

答案:(D)。略解:D彭利用說話「據書史代常談」,滿口典故(如「同心同德」「中道而廢」),賣弄學問,正確;A「盛氣淩人」、B「廢話連篇」、C「曲解經典」未提及,故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指考國文考科-38

38. 有五位學生嘗試分析右詩,其中適當的是:

黃滔〈賈客〉
大舟有深利,滄海無淺波。
利深波也深,君意竟如何?
鯨鯢齒上路,何如少經過□

(A)甲生:□的標點符號如果是句號,表示作者認為大利多風險,少碰為妙
(B)乙生:□的標點符號如果是問號,表示作者想知道怎樣既獲大利又不涉風險
(C)丙生:本詩將行商比為行船,商人謀生如同在鯨鯢齒上行走般艱險
(D)丁生:本詩警告行商艱險難測,提醒世人不貪眼前小利,方能獲取大利
(E)戊生:本詩期許商人應擁有鯨鯢般的雄心壯志,切莫因處境兇險便膽怯

[多選題]
答案

答案:(A,C)。略解:A若為句號,「何如少經過」表勸告,強調「大利伴風險,少碰為妙」,適當;C以「行船(大舟、滄海)」比行商,「鯨鯢齒上路」喻謀生艱險,適當;B若為問號,是詢問「是否少經過」,非「如何獲利避險」;D「不貪小利獲大利」未提及,詩中是勸避險;E「鯨鯢喻雄心」錯,是喻風險,故選A,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指考國文考科-02

閱讀下文,選出依序最適合填入□內的選項:
甲、我緩緩睜開眼,茫然站在騎樓下,眼裡藏著□□的淚水。世上所有的車子都停了下來,人潮湧向馬路中央。(渡也〈永遠的蝴蝶〉)
乙、如果鏡子是無心的相機,所以□□,那麼相機就是多情的鏡子,所以留影。這世界,對鏡子只是過眼雲煙,但是對相機卻是過目不忘。(余光中〈誰能叫世界停止三秒〉)
丙、時時想著吃,吃罷上頓盼下頓。肚裡老是□□,那可真是飢火如焚;老是咕咕叫,那可真是飢腸轆轆;不管飯菜好壞都想吃,那可真是飢不擇食。(周同賓〈飢餓中的事情〉)
(A)滾燙/縹渺/匱乏
(B)滾燙/健忘/發燒
(C)潸潸/縹渺/發燒
(D)潸潸/健忘/匱乏

[單選題]
答案

答案:(B)。略解:甲「滾燙」形容淚水含熱情或悲痛,契合情境;乙「健忘」與相機「過目不忘」對比;丙「飢火如焚」對應「肚裡發燒」,故B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指考國文考科-04

依據下文,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這幾年,人類繼續移民入侵此地,索馬利族人也常放牧牛群大肆啃草,他們的盜獵者更不斷射殺大象與犀牛,換取金錢。亞當森也顧不得肯亞當局的顏面與聲明,盡其一己之力,不斷地追捕盜獵者,甚至搭小飛機,像鷲鷹一樣在天空盤旋、探查;並且撰文向媒體投書,揭露事實。他知道,自己在打一場必輸的戰爭;但他必須打下去,如果八十三歲的他還不做,就沒有人接棒了。(劉克襄〈誰殺了大貓的守護神〉)
(A)亞當森不畏壓力,向國際媒體揭露肯亞當局非法獵捕大象與犀牛的事實
(B)雖知與盜獵者作對一定會輸,亞當森仍持續聯合索馬利族人追捕盜獵者
(C)因索馬利族入侵與盜獵,使亞當森只好向肯亞當局檢舉並致力將其驅逐
(D)亞當森阻止盜獵,並未獲肯亞當局有力支援,而且也不受肯亞當局歡迎

[單選題]
答案

答案:(D)。略解:D亞當森「顧不得肯亞當局顏面」,暗示未獲支援且不受歡迎,正確;A「揭露肯亞當局非法獵捕」錯,是揭露盜獵者;B「聯合索馬利族人」錯,索馬利族有盜獵者;C「檢舉肯亞當局」錯,是追捕盜獵者,故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指考國文考科-05

依據下文,關於王闓運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王闓運,字壬秋,又字壬父。生時,父夢神榜其門曰:「天開文運」,因以闓運為名。顧天性愚魯,幼讀書,日誦不及百言,又不能盡解,同塾者皆嗤之。師曰:「學而嗤於人,是可羞也。嗤於人而不奮,無寧已。」闓運聞而泣,退益刻勵,昕所習者,不成誦不食;夕所誦者,不得解不寢。年十五,始明訓故。(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
(A)出身書香世家,嘗夢來日必登金榜
(B)塾師見其困學,斥以自餒不如放棄
(C)讀書不求甚解,疏於考究典籍訓故
(D)重理解捨記誦,能自樂至廢寢忘食

[單選題]
答案

答案:(B)。略解:B塾師謂「不奮則無寧已(不如放棄)」,正確;A「夢登金榜」錯,是父夢「天開文運」;C「不求甚解」錯,後勤學明訓故;D「捨記誦」錯,是「不成誦不食」,故B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指考國文考科-06

右列甲、乙、丙三聯依序對應的人物,正確的選項是:

(A)孟軻/劉基/蘇軾
(B)孟軻/諸葛亮/袁宏道
(C)司馬遷/劉基/袁宏道
(D)司馬遷/諸葛亮/蘇軾

[單選題]
答案

答案:(C)。略解:甲聯對應司馬遷(著《史記》,遭宮刑仍堅持),乙聯對應劉基(輔佐朱元璋,有謀略),丙聯對應袁宏道(公安派,主張性靈),故C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指考國文考科-13

[題組:第12題到第13題]
13. 下列人物,符合作者所謂「與悲劇英雄對應的人物」的選項是:
(A)「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的文天祥
(B)「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的李後主
(C)「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的賈誼
(D)「扁舟去作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的丘逢甲

[題組題]
答案

答案:(A)。略解:A文天祥明知抗元必敗仍堅持,符合「知其不可而為之」,正確;B李後主、C賈誼、D丘逢甲均是悲嘆命運,非「主動堅持」,故A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指考國文考科-16

[題組:第16題到第17題]

16. 下列關於謝、徐二人詩中「桃花源」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謝枋得希望所居的「桃花源」不受外界打擾
(B)徐孚遠認為「桃花源」之地不適合安居久留
(C)二人都因傾慕陶淵明而四處尋訪「桃花源」
(D)二人皆自認已找到陶淵明的「桃花源」遺址

[題組題]
答案

答案:(A)。略解:A謝詩「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希望桃花源不被打擾,正確;B徐詩「何必武陵回」贊同桃花源宜居;C「傾慕陶淵明尋訪」錯,是借桃花源表避世;D「找到遺址」錯,是借喻避世之地,故A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指考國文考科-17

[題組:第16題到第17題]
17. 若謝詩作於福建,徐詩作於臺灣,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徐詩「問君何必武陵回」的「武陵」,是暗指臺灣
(B)謝詩「怕有漁郎來問津」的「漁郎」,是暗指作者自己
(C)二詩運用「避秦」典故時,皆將原本避亂之地引申為不受異族統治之地
(D)二詩的「花飛莫遣隨流水」、「朵朵還如人面開」,皆流露避世而居的喜悅

[題組題]
答案

答案:(C)。略解:C謝枋得避元、徐孚遠避清,均以「避秦」喻避異族統治,正確;A「武陵」暗指故鄉,非臺灣;B「漁郎」暗指外界入侵者,非作者;D謝詩流露憂懼,非喜悅,故C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指考國文考科-02

閱讀下文,選出依序最適合填入□內的選項:
甲、讓我帶一筐星子回家/□一壺斑斕的夜送你/請在無星的時節/注入你寂寞的杯裡(黃用〈靜夜〉)
乙、醒來。窗外護欄上/模糊的站名正逐一倒退/還來不及從深陷中坐起/列車已節節□入黑夜的咽喉(溫奇〈夜過花東縱谷〉)
丙、永不疲倦的海浪/以□著鹽味的濤聲/提早把我們喚醒/三百六十五個黑夜累積在後面/要一次翻身,慢慢翻轉(詹澈〈等待千禧曙光〉)
(A)灑/噬/抹
(B)灑/舐/滲
(C)釀/舐/抹
(D)釀/噬/滲

[單選題]
答案

答案:(D)。略解:甲「釀」將「夜」比作酒,契合「注入杯裡」;乙「噬」形容列車被黑夜吞沒,符合「咽喉」喻體;丙「滲」形容濤聲含鹽味,自然貼切,故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