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分科化學考科-05

[題組:第5-6題]
甲、乙、丙、丁為四種具有孔洞的特殊大分子,其孔洞的內部可以吸附氣體。已知其莫耳質量分別為1000、1100、1200、1300 (g/mol),均具有單一孔洞且孔洞內總體積相同,但孔洞的口徑大小不同。氣態物質可經由孔洞進入這些特殊大分子內滯留,因此它們具有儲存氣體的特性。在同溫(200℃)、同壓下,H₂、He、Ne、Ar及Kr進入甲、乙、丙、丁的莫耳數比例不同,其平衡常數K如表2所示。以氫氣進入甲分子的平衡常數為例,可表示如下:

\[ H_2 + H \rightleftharpoons H_2 \oplus H \]
\[ K = \frac{n_{H_2} \oplus H}{P_{H_2} \times n_{H}} \]
\( n_{H_2} \oplus H \):含H₂分子的甲之莫耳數,\( n_{H} \):未含H₂分子(空)的甲之莫耳數,
\( P_{H_2} \):氫氣的壓力 (atm)。
表2:\( K \) (atm\(^{-1}\))

H₂ \( 10 \times 10^{-4} \) \( 2 \times 10^{-4} \) 0 \( 6 \times 10^{-4} \)
He \( 1 \times 10^{-4} \) \( 0.1 \times 10^{-4} \) 0 \( 0.5 \times 10^{-4} \)
Ne 0 \( 6 \times 10^{-4} \) 0 0
Ar 0 \( 9 \times 10^{-4} \) 0 0
Kr 0 0 0 0

5 甲、乙、丙、丁四種分子上孔洞的口徑,最可能的相對大小為何?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乙
(E)丙>甲

答案

略解:丙所有氣體K=0,口徑最小。乙可吸附Ne、Ar(較大分子),甲僅吸附H₂、He(較小分子),故乙口徑>甲。丁口徑介於甲、乙之間。
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化學考科-07

近年來,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各地肆虐,耳溫槍已成為重要的防疫工具。耳溫槍是以量測數據溫度來代表人體的體溫,假若人體數據的輻射能量主要處於6000~15000 nm之間,則試問氫原子中的電子在下列哪一種主量子數n之間的躍遷,所釋出的電磁波能量與人體數據的輻射能量最接近?
(內得柏方程式:\( \frac{1}{\lambda} = R_H \left( \frac{1}{n_1^2} – \frac{1}{n_2^2} \right) \),\( n_2 > n_1 \),內得柏常數\( R_H \)約為1.0 × \( 10^{-2} \, \text{nm}^{-1} \))
(A) \( n = 2 \rightarrow n = 1 \)
(B) \( n = 3 \rightarrow n = 2 \)
(C) \( n = 4 \rightarrow n = 3 \)
(D) \( n = 5 \rightarrow n = 4 \)
(E) \( n = 6 \rightarrow n = 5 \)

答案

略解:波長6000~15000 nm屬紅外光。計算各選項躍遷波長:(C)λ≈2057 nm,(D)λ≈4444 nm,(E)λ≈8182 nm,最接近6000~15000 nm範圍者為(E)。
答案: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化學考科-01

下列哪一選項所列的物質不互為共軛酸鹼對?
(A) \( \text{H}_2\text{O} \)、\( \text{H}_3\text{O}^+ \)
(B) \( \text{HCO}_3^- \)、\( \text{CO}_3^{2-} \)
(C) \( \text{NH}_3 \)、\( \text{NH}_4^+ \)
(D) \( \text{H}_2\text{PO}_4^- \)、\( \text{HPO}_3^{2-} \)
(E) \( \text{NO}_3^- \)、\( \text{HNO}_3^- \)

答案

略解:共軛酸鹼對需相差一個H⁺。(A)(B)(C)(E)均差一個H⁺。(D)H₂PO₄⁻與HPO₃²⁻非差一個H⁺,且HPO₃²⁻應為HPO₄²⁻之誤,但仍不為標準共軛對。
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化學考科-02

若以階級高度變化表示游離能大小關係,則下列哪一項的階級高度圖示,由下而上最適合表示碳原子的第一至第五游離能的相對大小?

答案

略解:碳電子組態1s²2s²2p²。IE₁~IE₄移去價電子,能量漸增;IE₅移去1s內層電子,能量驟升。圖示應為IE₅遠大於IE₄。
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化學考科-03

原子的性質按照原子序排列會呈現週期性的變化。圖1為某種原子性質依原子序1-40作圖,則此原子性質最可能為下列哪一項?

(A)質量
(B)電負度
(C)原子半徑
(D)價電子數
(E)第一游離能

答案

略解:圖示性質同週期遞減,同族遞增,符合原子半徑趨勢。(A)質量隨原子序遞增;(B)電負度同週期遞增;(D)價電子數同週期遞增;(E)第一游離能同週期大致遞增。
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09

9. 氦(He)是惰性氣體中最輕的元素,氦的一個價電子游離後,生成了氦離子(He⁺)。下列關於 He⁺ 的敘述,哪些正確?
(A)沒有 3d 軌域
(B)He⁺ 的半徑比 He 的半徑大
(C)基態 He⁺ 的電子組態與氫原子相同
(D)可用波耳的原子模型理論解釋 He⁺ 光譜
(E)由 He⁺ 到 He²⁺ 的游離能比由 He 到 He⁺ 的游離能大

答案

(A)錯誤,He⁺仍有3d軌域,只是基態不佔據。
(B)錯誤,He⁺失去一個電子,半徑變小。
(C)正確,皆為1s¹。
(D)正確,波耳模型適用單電子原子/離子。
(E)正確,第二次游離能大於第一次。答案:C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指考物理分科考科_16

由許多個處於基態的氫原子所組成的系統,吸收一束單一頻率的光後各自躍遷到主量子數為 n 的激發態,當這些處於激發態的氫原子回到基態時,可以測量到六條不同波長的光譜線,試問 n 為何?
(A) 7 (B) 6 (C) 5 (D) 4 (E) 3。

答案

略解:從主量子數 n 能級躍遷回基態,可產生 \( \frac{n(n-1)}{2} \) 條光譜線。
令 \( \frac{n(n-1)}{2} = 6 \Rightarrow n(n-1)=12 \Rightarrow n=4 \)(因 \( 4\times3=12 \))。
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物理分科測驗–17

依據波耳的氫原子模型,若兩個處於量子數 \( n = 1 \) 的基態氫原子,在發生正向碰撞後停止不動,接著都只發出同一種單頻光。其光子的能量均為 10.204eV,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氫原子的質量為 \( 1.67 \times 10^{-27} kg \),氫原子的能量為 \( E_n = -13.606eV/n^2 \),\( 1eV = 1.602 \times 10^{-19} J \) )
(A) 碰撞後兩個氫原子都被激發到 \( n = 2 \) 的能階
(B) 在碰撞前每個氫原子的動能都為 3.4eV
(C) 在碰撞前兩個氫原子的總動量大於零
(D) 在碰撞前每個氫原子的速率大於 30 km/s
(E) 兩個氫原子發出的都是可見光

答案

光子能量 10.204 eV 對應躍遷 \( \Delta E = E_2 - E_1 = -13.606/4 - (-13.606) = 10.204 \) eV,故碰撞後激發至 n=2,(A)對。碰撞後靜止,動能轉為激發能,故碰撞前總動能 20.408 eV,每個原子動能 10.204 eV,(B)錯。碰撞前後總動量為0,(C)錯。由 \( K = \frac{1}{2}mv^2 \) 得 \( v \approx 4 \times 10^4 \) m/s = 40 km/s > 30 km/s,(D)對。光子波長 \( \lambda = \frac{hc}{E} \approx 121.5 \) nm,紫外光,(E)錯。選(A)(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物理分科測驗–12

1868 年法國天文學者發現來自太陽的光譜有幾道特殊的暗紋,推斷是新元素的特性光譜,這個新元素就以太陽的希臘文命名為象。已知太陽光譜會出現上述暗紋的原因,是因為氦原子會吸收特定頻率的人射光子所造成的,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某元素光譜的暗紋頻率和氦原子光譜的暗紋頻率相同,則此元素一定是氦
(B)會出現暗紋是因為氦原子會將特定頻率光子繞射到不同的方向
(C)氦原子光譜的暗紋頻率和氦原子光譜的暗紋頻率完全相同
(D)氦原子光譜的暗紋頻率和氦原子光譜的暗紋頻率完全相同
(E)會出現暗紋其實就是因為氦原子會被人射光游離

答案

(A)對:吸收光譜暗紋頻率對應元素能階躍遷,具專一性。(B)錯:暗紋是因吸收特定光子。(C)(D)錯:不同元素光譜不同。(E)錯:吸收光子不一定是游離,可能是激發。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物理分科測驗06

圖1為氫原子光譜譜線的波長相對位置示意圖(波長絕對位置未依實際刻度繪製),並以I、II、III標示來曼系、巴耳末系、帕申系中波長最長的三條光譜線,例如來曼系標示I處為電子從主量子數n=2軌域躍遷至n=1軌域所發射的譜線。下列何者為電子從主量子數n=5軌域躍遷至n=3軌域所發射的譜線?
(A)帕申系標示I處
(B)帕申系標示II處
(C)巴耳末系標示II處
(D)巴耳末系標示III處
(E)來曼系標示III處

答案

帕申系為n≥4→n=3。n=5→n=3為帕申系中能量第二低(波長第二長)的譜線,即標示II處。故選(B)。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