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結構
108學測自然試題-07
108學測自然試題-15
下列有關元素與週期表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兩個水分子 \(^1H – ^1O – ^1H\) 與 \(^1H – ^16O – ^2H\),所含有中子數的總和相同
(B) Na、Mg、Al 三種金屬元素中,Al 的原子半徑最大
(C)室溫時,VIIA 族(或第 17 族)元素皆是氣體
(D)週期表左下方元素,較不易失去電子
(E)鉍(Be)為類金屬元素
108學測自然試題-53
107學測自然試題-37
37-40為題組
核能可由核分裂及核融(熔)合兩種反應方式產生。核分裂技術已成熟而被廣泛使用,例如核能發電,但萬一產生意外引起核輻射外洩,則後果嚴重。兩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融合成一個質量
較大的原子核時稱為核融合,例如氘、氚原子核融合成氦原子核,核融合釋出的巨大能量成為最具有潛力的清潔能源,為人類未來永久解決能源匱乏希望所寄;許多國家正極力研究發展中。除了如上所述人類利用核能作為能源外,有些生物也因為核能,發展出其特殊的適應現象,特別是核反應所釋出的 γ 射線。驚人的發現發生在 1991 年,當俄國車諾比核子事件發生後的第
五年,科學家發現:高於放射線背景值 500 倍的環境中,新型隱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這種單細胞酵母菌型的真菌仍可以生存。不只如此,此菌還可以成長,快速累積醋酸鹽的含量。
實驗操作時,有兩種品系的真菌,其中一種新型隱球菌有特殊黑色素介人其電子傳遞鏈,野生型隱球菌則無,將此兩品系真菌的細胞暴露於 500 倍的放射性劑量下 20~40 分鐘,比較其 NADH氧化後的電子傳遞速率。結果有「黑色素介人」的電子傳遞速率是「沒有黑色素介人」的 3~4倍。另外,針對有黑色素介人的品系,比較照射 γ 射線與只有背景輻射下的電子傳遞速率,也發現有 γ 射線時電子傳遞速率也比只有背景輻射下高出許多。
若某地核能電廠的反應熵發生嚴重意外事故,且情況有擴大之虞,則專家會建議對電廠噴灑硼砂,以阻止反應熵的核反應繼續進行。已知硼可經由下列反應降低核反應產生的熱中子數目:
\[ ^{10}_{11}B + ^{b}_{a}n \rightarrow ^{11}_{c}B \]
\[ ^{11}_{c}B \rightarrow x^{3}_{1}L + y_{a} \]
有關上述反應式中的 a、b、c 以及 x、y,哪些正確?
甲:a=1 乙:b=1 丙:c=4 丁:x=1 戊:y=2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E)乙丁
106學測自然試題-10
106學測自然試題-26
四種不同原子的代號為 X、Y、Z、W。若已知穩定的 \(X^+\) 和 \(Z^-\) 離子都具有 10 個電子,\(Y\) 的電子較 X 多 9 個,W 的電子較 Z 多 7 個,則下列有關此四種元素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 Z 為非金屬元素
(B) X 的最外層電子在 L 層
(C) Y 與 Z 所形成的穩定化合物可以用 YZ_2 表示
(D) Y 與 W 所形成的穩定化合物可以用 YW_2 表示
(E) X 與 W 所形成的穩定化合物可以用 X_2 W 表示
106學測自然試題-32
拉塞福以α粒子撞擊金箔,發現偶爾會有大角度的散射,因而提出電子繞原子核運行,正如行星繞行太陽。下列關於拉塞福實驗與其原子模型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 α粒子與原子的電子間沒有靜電力
(B) α粒子與原子核間的靜電力為吸引力
(C)原子中的電子若損失能量,可使電子更接近原子核
(D)α粒子偶爾會有大角度的散射,主要是因為與多個電子發生碰撞
(E)α粒子偶爾會有大角度的散射,主要是因為原子的正電荷集中於極小的原子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