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19

19-20為題組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部海底發生規模9.0的強震,地震所激起的海嘯不僅造成日本東部嚴重的災害,連遠在太平洋對岸的美洲西部海岸都受到衝擊。該海嘯自地震發生後抵達各地的延時如圖5。

19. 由圖5判讀,地震激起海嘯後,海嘯波抵達臺灣東岸約需多少時間?(A) 40分鐘 (B) 3小時 (C) 5小時 (D) 8小時 (E) 10小時

 

答案

從圖5等時線看,臺灣東岸位於地震發生後約3小時的等時線上。答案(B)3小時。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38

36-40為題組

38. 若將腦部同一位置在4種情況下,以相同比例尺度繪製的腦電波紀錄簡化後如圖8所示。已知$1μV=10^{-6}V$,下列有關該腦電波紀錄電壓起伏幅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A)電壓為電能量,單位為焦耳
(B)電壓的單位為安培,是國際單位制的基本量
(C)深睡眠,電壓起伏幅度最微弱
(D)清醒活動時,電壓起伏幅度最強烈,約是$1 mV$
(E)腦倦人眠時,電壓起伏幅度大於清醒休息時

答案

(A)錯,電壓單位是伏特(V),焦耳是能量單位。(B)錯,電壓單位是伏特,安培是電流單位。(C)由圖8,深睡(δ波)振幅最大(約100μV),錯。(D)清醒活動(β波)振幅最小(約20μV),1mV=1000μV,錯。(E)睏倦入眠(θ波)振幅大於清醒休息(α波),對。答案(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37

37-38為題組
颱風之風雨往往對臺灣造成巨大災害,因此對颱風特性的了解是重要的。
37. 圖11為某次颱風中心位置隨著日期變化的路徑圖(每日凌晨2時間始記錄,每6小時記錄一次)。自08/06凌晨2時至08/11凌晨2時期間,該颱風中心移動的平均速率隨著時間變化的趨勢曲線,最接近下列何者?

答案

由圖11路徑點分布,前期(08/06-08/08)點距較大,速率快;後期(08/09-08/11)點距變小,速率減慢。趨勢曲線應為隨時間下降。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國文試卷-04

下表摘自國家發展委員會於107年彙整的「107~109年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報告。依據這份國防類產業需求調查,下列敘述最適當的是:

國防類產業 新增需求人數 107~109 年平均
107 年 108 年 109 年
1 國防航大業 696 301 113 370
2 國防船艦業 183 105 95 128
3 航空業 430 440 460 443
教育背景需求 工作經驗需求
教育程度 百分比 (%) 學門 百分比 (%) 年資 百分比 (%)
碩士以上 41.0 工程及工程業 56.5 5 年以上 38.5
大學 59.0 資訊通訊科技 23.2 2~5 年 46.1
高中以下 0.0 商業及管理 13.0 2 年以下 12.8
法律、語文 7.3 不限 2.6

(A)國防航大業的三年總需求量最大,但航空業有逐年增量的趨勢
(B)觀察107~109年的狀況,超過八成的應徵者具有兩年以上的工作年資
(C)教育程度均須具備大專以上,半數以上的職缺須具工程及工程業專長
(D)提供給商業管理、法律、語文科系畢業者的職缺較少,但年資門檻也較低”

答案

本題旨在測試解讀圖表數據並進行正確推論的能力。
(A)錯誤。國防航太業三年總需求為696+301+113=1110,航空業為430+440+460=1330,航空業總需求較大,且航空業需求逐年增加,國防航太業則逐年減少。
(B)錯誤。表格顯示工作經驗需求中,「2年以上」年資者占比為38.5% + 46.1% = 84.6%,但這是「職缺要求」的年資比例,並非「應徵者」實際具備的年資。
(C)正確。教育程度需求中,大學(59.0%)與碩士以上(41.0%)合計100%,故均需大專以上學歷。學門需求中,工程及工程業(56.5%)超過半數。
(D)錯誤。商業及管理(13.0%)、法律、語文(7.3%)職缺相對較少,但年資門檻並未特別說明較低。
故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國文試卷-19

下列各圖中兩個變項所呈現的關係,最符合上文敘述的是:

答案

(A)正確。文中提到玉米可能在地中海區人口重新成長中扮演角色,且「依賴玉米為主食的程度,正隨著人口壓力降低而一起減低」,顯示人口與玉米產量/依賴度呈正相關。
(B)錯誤。文中未提及玉米與小麥產量間的消長關係。
(C)(D)錯誤。文中僅說玉米生長帶介於稻米和小麥之間,適應性較廣,未具體描述其與雨量、氣溫的變化關係。
故正確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15

15-17為 題 組 。 閱 讀 下 列 詞 選 資 料 , 回 答 15-17題 。

關於上表內容的探究,最適當的是:

(A)從四本明代詞選的備註「#」可知,部分署名為李清照的詞作,真正作者是朱淑真
(B)南宋詞選偏好孫夫人、魏夫人詞作的情況,到明代有所轉變,二位詞人的地位改由朱淑真取代
(C)《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肯定女詞人,「閨秀」卷共收錄十位女詞人詞作,每位至少選錄二首作品
(D)參考備註「*」推算《梅苑》、《樂府雅詞》中每位詞人的獲選作品平均量,可對照出李清照詞頗受二書青睞

答案

(D)正確。《梅苑》僅1位女詞人(李清照)18首;《樂府雅詞》2位女詞人33首,李清照占23首,顯示其受青睞。
(A)錯誤。備註「#」指歸屬存疑,非指作者為朱淑真
(B)錯誤。明代詞選仍收錄魏夫人、孫夫人作品
(C)錯誤。10位女詞人29首作品,平均不足3首,非「每位至少二首」
故正確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寫試題-01

自從有了電腦、智慧型手機及網路搜尋引擎之後,資訊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類大腦處 理資訊的方式。我們可能儲存了大量的資訊,卻來不及閱讀,也不再費力記憶周遭事物和 相關知識,因為只要輕鬆點一下滑鼠、滑一下手機,資訊就傳到我們面前。 $2011$ 年美國三位大學教授作了一系列實驗,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其中一個 實驗的參與者共有 $32$ 位,實驗過程中要求每位參與者閱讀 $30$ 則陳述,再自行將這 $30$ 則 陳述輸入電腦,隨機儲存在電腦裡 $6$ 個已命名的資料夾,實驗中沒有提醒參與者要記憶檔 案儲存位置(資料夾名稱)。接著要求參與者在 $10$ 分鐘內寫出所記得的 $30$ 則陳述內容, 然後再進一步詢問參與者各則陳述儲存的位置(資料夾名稱)。實驗結果如圖 $1$:

問題(一):有甲生根據上述的實驗結果主張:「人們比較會記得資訊的儲存位置,而比較不會記得資訊的內容。」請根據上圖,說明甲生為何如此主張。文長限80字以內(至多4行)。(占4分)

答案

根據圖1記憶測試結果顯示,參與者「記得內容不記得位置」的比例明顯低於「不記得內容記得位置」的比例。具體而言,能夠記得資訊儲存位置(資料夾名稱)但忘記內容的人數佔比最高,而能夠記得內容但忘記位置的人數佔比較低。此數據分布支持了甲生的主張:在數位儲存情境下,人們傾向於依賴外部記憶(儲存位置),而非內部記憶(資訊內容),反映出大腦處理資訊方式的轉變。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國寫試題-01

糖對身體是有好處的,運動過後或飢餓時,適當地補充糖會讓我們迅速恢復體力。科 學研究也發現,大腦細胞的能量來源主要來自葡萄糖,當血糖濃度降低時,大腦難以順利 運轉,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或做事效果不佳。不過,哈佛醫學院等多個研究機構指出, 高糖飲食會增加罹患乳癌及憂鬱症等疾病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也指出,高糖飲食是造成 體重過重、第二型糖尿病、蛀牙、心臟病的元兇,並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的攝取量 不宜超過總熱量的 $10$%。以每日熱量攝取量 $2000$ 大卡為例,也就是 $50$ 公克糖。我國國民 健康署於民國 $103$ 年至 $106$ 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中,有關國人飲用含糖飲 料的結果如圖 $1$、圖 $2$ 所示。

問題(一):國民健康署若欲針對18歲(含)以下的學生進行減糖宣導,請依據圖1、圖2具體說明哪一群體(須註明性別)應列為最優先宣導對象?理由為何?文長限80字以內(至多4行)。(占4分)

答案

根據圖1與圖2數據,應將「16-18歲(高中生)男性」列為最優先宣導對象。理由如下:圖1顯示此群體每週至少喝1次含糖飲料之人數百分比極高(接近90%),圖2則顯示其每週平均飲用次數亦遠高於其他學齡群體(接近9次)。無論是飲用普及率還是飲用頻率,此群體均顯著偏高,故應優先進行減糖介入。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02

圖 2 代表某星球現今氣候與未來氣候的溫度機率分布,有一種農作物在該星球上可生存的溫度區間為甲至乙,比較該星球現今氣候與未來氣候的溫度機率分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現今氣候的低溫事件發生機率較高
(B)未來氣候的高溫事件發生機率較低
(C)未來氣候平均溫度比現今氣候低
(D)可耐低溫作物在該星球未來氣候較易生存
(E)該種農作物在未來氣候可適應機率較現今氣候為高

答案

由圖可知未來氣候溫度分布向右移(高溫機率增加),故(C)錯誤。未來高溫事件機率較高,(B)錯誤;低溫事件機率較低,(A)正確;可耐低溫作物在未來較難生存,(D)錯誤;農作物適應區間在未來分布機率較高,(E)正確。題問錯誤者,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