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第20題到第21題] ◎太陽是地球能量的主要來源,太陽發光發熱的能量來源主要是經由4個質子的核融合反應,反應過程可簡化表示成:\( 4p^+ \rightarrow He^{2+} + 2e^+ + 2v_e \) 。能量,其中 \( p^+ \) 為質子,\( He^{2+} \) 為氦原子核,\( e^+ \) 為正電子,\( v_e \) 為微中子,前述反應過程為β衰變的一種。太陽的能量主要以光的形式到達地球,由於光具有粒子性,故光可視為許多光子的組成,並以光速c行進。光也具有波動性,故光也可視為以光速c行進的電磁波。若電磁波的頻率為f,其組成的光子具有能量 \( E = hf \),其中h為普朗克常數。依據以上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上述產生微中子的反應屬於四大基本交互作用的哪一種?(2分)
基本交互作用
114物理分科測驗03
1909年拉塞爾以α粒子對金箔作散射實驗而建立原子結構之基礎模型,下列對散射實驗結果的敘述,何者錯誤?
(A)以α粒子對金箔作散射實驗,是為了探究原子內部正電荷的分布是否均勻
(B)實驗結果發現大部分之α粒子可射穿金箔
(C)實驗結果發現有非常少數之α粒子被反彈回來
(D)實驗中出現反彈回來之α粒子可解釋為強作用對α粒子產生散射
(E)拉塞爾的散射實驗發現了原子核之存在
108學測自然試題-22
下列關於自然界基本作用力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摩擦力、正向力的來源都是重力
(B)強作用力可以克服原子核中質子之間的靜電排斥力而形成原子核
(C)單獨的中子並不穩定,由於弱作用力,會自動衰變成質子、電子及其他粒子
(D)核子間有強作用力可以克服弱作用力,所以原子核中的中子極容易發生衰變
(E)強作用力的作用範圍約與原子核的大小相當,但弱作用力的作用範圍還要更小
106學測自然試題-28
下列關於物質間基本交互作用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 原子核內兩質子間不存在重力交互作用
(B) 靜電力的作用範圍大於弱力的作用範圍
(C) 原子核內兩質子間同時具有靜電力與強力
(D) 原子核內的質子與在外環繞的電子間同時具有靜電力與強力
(E) 四種基本交互作用力的量值,均與兩物質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112學測自然試卷_52
113學測自然試題-20
下列關於基本交互作用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 項)
(A)基本交互作用中,僅有重力的作用範圍可達無窮遠,故為星系形成的主要原因
(B)電子繞著原子核運動,主要是因為重力
(C)單獨的中子可藉由弱力衰變為質子、電子和其他粒子
(D)弱力與強力的作用範圍比原子的尺度還小
(E)質子與中子間有強力,但中子與中子間並沒有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