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試卷29

第28-29題為題組
透過甲、乙兩張照片推論這兩個農業生產活動,最可能具有下列哪項共同的經營特色?
(A)自然投入重灌溉,人為投入重視生物科技
(B)在農場旁設立工廠,進行農產品初級加工
(C)採取專業化耕作,呈現規模經濟經營型態
(D)作物送往畜牧場,形成農牧產業連鎖關係

答案

照片顯示大面積單一作物種植,反映專業化與規模經濟的現代農業特徵。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18

「1997 年花蓮縣吉安鄉是臺灣龍鬚菜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可達 57 公頃,比當時第二名南投縣信義鄉多約 12 公頃。到了 2021 年,吉安鄉龍鬚菜種植面積已增至 180 公頃,仍居全臺之冠,第二名的高雄市那瑪夏區僅 51 公頃。」上述現象的形成過程,最適合以下列哪個概念解釋?
(A)都市外圍區位租較低,農作物生產區往外擴張
(B)臺灣產業結構轉型,促使東西部經濟空間重組
(C)中地等級向上提升,帶動農作物市場範圍擴大
(D)農業生產因地制宜,逐漸形成區域生產專業化

答案

單一作物在特定區域集中生產並持續擴大規模,形成專業化生產區,符合農業區域專業化的特徵。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6

56-57為題組
某一時期起,商人從外地運來棉花,農家女子在家將棉花紡成棉紗,再織成棉布。農民家庭男耕女織的運作模式日漸明顯,而商人定期收集棉布,運往城鎮染色、整平,即可上市販售。請問:
題文中這種生產形態,最可能出現於何時?
(A)戰國時期,男耕女織成為編戶齊民的主要生產形態
(B)魏晉時期,以布帛為貨幣,故紡織成為重要的產業
(C)宋代,為追求北方邊境和平,需不斷提供遠夏布帛
(D)明代,商業發達,產銷棉布為主的專業化市鎮興起

答案

明代江南出現棉紡織專業市鎮,形成農村家庭手工業。答案為(D)明代,商業發達,產銷棉布為主的專業化市鎮興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16

在COVID-19疫情期間,社會上開始出現網購蔬菜箱的風潮。在地小農將自身生產的多樣蔬果放入蔬菜箱透過宅配到消費者手上,帶來更多的利潤。然而此情況卻可能阻礙下列哪種農業發展現象?
(A)精緻農業
(B)產銷履歷
(C)智慧農業
(D)農業專業化

答案

D。小農多樣化生產模式不利大規模專業化發展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