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30

[題組:第30-33題]某國的外送產業蓬勃成長,外送員人數不斷攀升。因有更多人投入這個行業,外送員接1張外送單的報酬,從每單超過200元降為不足100元。因每單報酬減少,許多外送員被迫延長工時。為保障外送員勞動權益,該國政府準備修法,規定每單基本報酬150元。相關草案有人贊同,也有人擔心費用增加導致外送餐點漲價,影響消費者權益。
另有學者觀察到,相較於傳統的公司或工廠受雇模式,外送員透過外送平台接案,其個人似乎具有接案「自由」和上班「彈性」。然而,資方透過平台的運作,不僅可將工作轉變為個人承攬制,顛覆傳統的勞動關係,並可利用平台合作商家與消費者對外送員的評分機制,進行個別人員的控制。在上述機制的影響下,外送員面對個人勞動權益問題時,不易組織工會或形成集體抗爭,容易孤身一人對抗平台。請問:
依據題文並從勞動市場供需運作的角度判斷,外送服務報酬變化的「主因」與下列哪項供需變動最相似?
(A)人工智慧快速發展,帶來新的工作機會
(B)廠商升級製程,以設備取代人力
(C)政府引進國際移工,投入營建工程產業
(D)少子化趨勢,降低青年勞動人口

答案

外送員供給增加導致報酬下降,與引進移工導致工資下降相似。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地理考科-34

[33-34為題組]某公司計劃擴展智慧型手機上網業務,考量新增上網人口的潛力,圖 8 中下列哪個國家最可能是該公司優先擴展業務的對象?
(A)印度
(B)印尼
(C)巴西
(D)土耳其

答案

印度人口眾多且上網普及率仍有成長空間,新增潛力最大。
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34

今日許多高科技電子產品的製造廠商採取先接訂單再製造的「即時生產模式」,避免大量庫存,同時提高企業在研發與行銷上的投資,以追求產品功能或型態樣式的持續創新,藉助媒體與網路管道的大量宣傳,推陳出新以吸引消費者購買產品。上述研發、製造與行銷策略的採用,與下列哪項因素的關係最為密切?
(A)海外低廉的勞力降低生產成本
(B)科技產業因群聚效益日趨聚集
(C)貿易自由化與區域整合的發展
(D)市場變動與產品生命週期縮短

答案

即時生產因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與短產品生命週期。答案為(D)市場變動與產品生命週期縮短。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60

59-60為題組
60. 老師請同學設想,如果是市場經濟,需要滿足以下哪一個條件,才可達到「社會上每一項商品生產的數量恰能滿足所有人之需」,而且又沒有資源浪費的結果?
(A)商品的價格固定
(B)沒有生產者剩餘
(C)工廠為私人擁有
(D)不存在市場失靈

答案

市場經濟要達到資源最適配置,需滿足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不存在市場失靈,透過價格機制自動調節供需平衡。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學測社會試題-21

某新款智慧型手機上市引起排隊購買潮。若此手機售價為 10,000 元,甲心中最高願意支付 3,000 元託人排隊代買,經與有意代買之乙、丙商討,最後由乙收取甲代買費用 1,000 元,為甲購得此手機。請問以下有關機會成本的設算,何者正確?
(A)甲購買此智慧型手機的機會成本為13,000元
(B)乙為人排隊代買手機之機會成本為2,000元
(C)丙為人排隊代買手機之機會成本大於4,000元
(D)甲自己排隊買手機之機會成本至少高於3,000元

答案

甲願付3000元代買費,顯示自己排隊機會成本高於3000元。乙收取1000元,丙未成交,其機會成本應高於乙的收益。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學測社會試題-21

20-22 為 題 組

◎ 所謂「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有兩項特色:首先、必須確保產品產銷過程都要符合法定或自訂的規範;其次、消費者也可回溯生產過程,選擇自己信任或喜好生產者的產品。此制度需要獨立公正的驗證機構保證其可信賴度。另外,獲得履歷登記證明的產品,因為產銷過程力求符合環保生態要求,因此不僅成本較高,產品選擇也較少,但相對而言,生產者與消費者卻也都能獲得較多保障,不僅能提升生產者的產品形象,不受黑心商品牽連,也減少環境破壞與產品不安全風險。
21. 如無其他特別誘因,當產品相近時,市場經濟制度下的消費者會選擇價格較便宜者。若上述履歷制度順利運作,則符合下列何者關於公共利益之敘述?
(A)提高交易成本增加公共利益
(B)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公共利益
(C)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可同步增進
(D)公共利益為公共財效益的極大化

答案

履歷制度提供產品資訊,減少資訊不對稱,使消費者能選擇安全、環保的產品(滿足個人利益),同時也促進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公共利益),達到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同步增進。選項(C)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40

【題組39-40】日治時期在臺北盆地南緣、斗六丘陵和東臺灣的瑞穗、泰源等地已有咖啡的栽種。東臺灣的咖啡種植,起因該區為總督府熱帶栽培業和軍需作物的生產試驗地,故此地很早就擁有棉花、苧麻、金雞納樹等作物的栽植,屬於熱帶栽培業的咖啡自然也成為試驗對象。雖然這些地方至今仍有咖啡種植,但已經無法滿足臺灣近年大量的咖啡消費需求。隨著咖啡消費人口增加,小型咖啡店成為青年創業的熱門選擇之一,某位青年創業者利用表5的資訊,進行商業區位條件分析,想要評估哪個地區最適合創業開設咖啡廳。請問:文中創業者僅根據表5資訊,且暫不考慮其他因素,判斷甲區較乙區具有區位優勢。該創業者所謂的區位優勢,最可能是指表5四個條件中的何者?並以商闡與商品圈的角度,寫出判斷理由。

答案

店面平均租金。租金較低可降低經營成本,擴大商品圈範圍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