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19

某地過往是廈門至鹿耳門舟船往來的必經要道,貿易興盛,但農業生產一直不佳。時至今日,基本的糧食供應也多仰賴外地,有時受限天候不佳,如颱風船隻停航即無法載送。造成該地上述農業生產特色的主要環境原因,最可能包括下列何者?
甲、熔岩台地地勢低平,使水氣攔截不易
乙、農作物的生長季,恰逢風勢最強季節
丙、沼澤密布使排水受阻,不利作物生長
丁、日照時數長,蒸發強烈,易缺水嚴重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單選題]
答案

D。描述應為澎湖群島,地勢低平、土壤貧瘠、缺水嚴重,農業生產條件差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26

「循環經濟」強調資源能夠循環再利用,以減少廢棄物,例如將使用過的資源,重新導入新的產業系統,朝向永續經營。下述何種做法,最符合上述概念?
(A)將清理好的漁網尾龍紗再製成為環保購物袋
(B)尖峰時間實行汽車共乘來降低塞車與排險量
(C)企業群聚共享必要的基礎建設並強化產業鏈
(D)降低生活的消費與生產來源少對環境的傷害

[單選題]
答案

A。廢棄漁網再製為新產品,符合"廢棄物資源化"的循環經濟核心概念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自然試卷_46

46. 圖 13 為臺灣某山區的生物量塔,下列哪些敘述正確?(應選 3 項)

(A)營養階層愈高,生物體型一定愈大
(B)能量的流失主要以熱能散逸
(C)呼吸作用與分解作用造成能量流失
(D)每提高一個營養階層,約有80-90%能量流失
(E)每下降一個營養階層,約有80-90%族群個體數消失

[多選題]
答案

能量沿食物鏈流失主要為熱能散逸,效率約10-20%。體型與營養階層無必然關係。答案:(B)(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