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2分科公民考科-34

[題組:第34題至第35題]
◎ 以下四段摘要,出自某國一份公民會議實施狀況的研究報告:
甲、受到政策影響的公民,應有相同權利和有效機會來表達其觀點和利益,以形成共識。
乙、某些社會群體的成員即使進入公共審議的場域,也常因發言訴諸個人經驗或無法清楚提出論點,而引起聽者的不耐與忽視。
丙、女性或低教育程度者發言次數較少,發言時間較短,不常在對話過程質疑或批評他人,也較難以引導議題討論。
丁、兩性在不同爭議議題公民會議的參與情形:

議題 參與的人數(百分比) 發言的次數(百分比) 意見成為共識的數量(百分比)
通姦除罪 9(45) 11(55) 75(24) 238(76) 10(37) 17(63)
代理孕母 12(60) 8(40) 87(42.4) 118(57.6) 18(34.6) 34(65.4)

綜合上述四段摘要內容,該研究報告的主題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性別化的爭議議題討論:以公民會議為例
(B)不同議題對於兩性在公民會議參與的影響
(C)公民會議參與歷程及影響意見發言的因素
(D)公民會議過程的言說互動及其不平等樣貌

[題組題]
答案

略解:摘要甲強調平等參與理想;乙、丙、丁則呈現實際參與中的不平等,包括發言機會、發言影響力因性別、教育程度而異。報告主題聚焦於審議過程中的言說互動及其存在的不平等現象。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05

在一場社會不平等的研討會中,某非裔學者指出:為抵抗白人的汙名化,許多非裔社會運動者喜歡強調非裔與白人一樣強健、具職場生產力,甚至比白人優秀;但這種強調非裔強健意象的說法,卻讓人們忽略非裔群體中身心障礙者的困境。此學者對不平等的主張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非裔群體的身心障礙者因白人我族中心主義遭受汙名化
(B)身心障礙者在職場不被接受會導致任何族群皆受到傷害
(C)媒體常將非裔群體塑造為體育運動細胞發達之刻板印象
(D)即使同屬非裔群體也可能因為處境不同而形成內在壓迫

[單選題]
答案

答案:(D)。學者指出非裔運動強調強健,忽略族群內身心障礙者困境,即族群內因處境不同存在不平等(內在壓迫);(A)未提白人汙名化,(B)任何族群過度,(C)媒體塑造未提及,故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13

甲是13歲國中生,加入幫派後不再去學校。某日因該幫派與其他幫派發生糾紛,甲毆打其他幫派成員,造成對方受重傷而被警方逮捕。依據我國司法制度,以下關於本案的評論何者正確?
(A)警察應將甲交給父母或學校,循教育輔導協助改正,不應進入司法程序
(B)甲雖無刑事責任能力,但仍受少年事件處理法規範,檢察官可將其起訴
(C)甲的犯行是重罪,屬於少年刑事案件,應交由法院依刑事審判程序處罰
(D)甲有觸犯刑法的行為,會由法院決定將其交付輔導,或是給予保護處分

[單選題]
答案

答案:(D)。13歲甲無刑事責任能力,依少年事件處理法,由法院決定輔導或保護處分;(A)需進司法程序,(B)不可起訴,(C)不刑事審判,故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19

[題組:第19-20題]我國的《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保障同性婚姻,使同性戀者與異性戀者皆擁有結婚的權利。該法實施至今,許多民眾透過各種管道發聲表達認同及支持,但也持續有反對的聲音。另外,在現行制度下,我國國民的同性伴侶若為外國人,且其所屬國家的法律不承認同性婚姻,則伴侶雙方在我國便無法結婚。因此有公民團體倡議,應進一步修法保障跨國同性伴侶,但這項倡議,也引發不同立場團體的質疑。請問:19. 依據題文,該法最能落實以下哪項與人權有關的理念?
(A)保障社會處境不利群體的積極平權
(B)凝聚社會處境不利群體的國家認同
(C)肯認社會不同群體的多元身分認同
(D)促進社會不同群體的意見表達自由

[題組題]
答案

答案:(C)。該法保障同性婚姻,肯認同性戀者的身分認同,體現多元身分認同理念;(A)非積極平權,(B)未提國家認同,(D)未提意見表達,故選(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24

[題組:第24-25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曾有電視節目針對某三代同堂七口之家,做了病毒擴散的模擬實驗,以特殊螢光劑追蹤全家人互動的觸摸軌跡。結果顯示:有六人在兩小時內接觸到的模擬病毒量就已達危險等級,唯獨奶奶平安無事,身上幾無螢光反應。事後分析發現,由於家務主要由奶奶負責,她的雙手一直與水為伍,模擬病毒的螢光劑就一直被水沖掉。節目最後盛讚奶奶家事做得完美,不僅善盡家庭責任,也是防 疫表率。然而,評論者指出,這種稱讚僅片面選擇、歌頌特定現象,可謂透過媒體再現強化了性別不平等。24. 依據題文,評論者認為節目的稱讚強化性別不平等,最可能基於下列哪項理由?
(A)將女性作為防疫表率,強化性別差異且忽略男性的防疫責任
(B)將女性承擔家務視為理所當然,忽略討論家庭勞務合理分工
(C)僅稱讚女性為防疫表率,未探討男性在疫情中的付出與貢獻
(D)實驗顯示女性不易被傳染,節目卻未討論所涉及的性別差異

[題組題]
答案

答案:(B)。節目讚揚奶奶做家務防護,隱含女性承擔家務是理所當然,未討論勞務分工平等;(A)非強化差異,(C)未提男性付出,(D)非性別差異,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31

31. 《原住民身分法》要求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之子女,須跟著具有原住民身分 的父親或母親的姓氏,或取原住民傳統名字,才能取得原住民身分。這導致部分有 原住民血統的民眾,因為隨著非原住民的漢人父親取了漢姓,而無法取得原住民身 分。憲法法庭認定,此種情形違反憲法所保障有關原住民身分認同之人格權,亦牴 觸種族平等及性別平等。下列有關性別平等原則的判斷,哪些符合本件憲法判決的 精神?
(A)原母漢父的子女登記為原住民的比例遠低於原父漢母,呈現性別實質不平等
(B)該法規定原住民之身分須經國家認定登記才能取得,故造成性別實質不平等
(C)原住民子女不選擇從原母姓氏而選擇從漢父姓氏之行為,牴觸憲法性別平等
(D)唯有登記原住民傳統名字,才得以超越性別且有效保障原住民種族平等與身分 認同
(E)取得原住民身分須跟從具原住民身分父母的姓氏,使身分認定受主流性別文化 影響

[多選題]
答案

答案:(A,E)。該法因主流性別文化(從父姓),導致原母漢父子女難獲身分,呈現實質不平等;(B)國家認定非原因,(C)選擇從父姓非違憲,(D)非唯一方式,故選(A,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41

[題組:第41-44題]19世紀婦女運動興起時,便訴求女性參政與就業之平等。200年後的今天,這兩項 平等實現了嗎?學者仍有不同意見。在政治參與方面,人們常主張各國女性元首持續增加,女性的政治參與已趨於 平等。但甲學者提醒,各國重要政治職務(如國會議員等)的性別比率仍是男高於 女,因為傳統認為女性較不懂政治、欠缺參與技能,這不僅使人們較不支持女性從 政,甚至導致女性即便具備能力,仍自我限縮、對政治事務卻步。為改善此問題,許多國家在各種公職選舉訂定女性保障名額。但乙學者批評保 障名額雖增加女性出任公職的機會,卻對未受保障者形成另一種歧視;另外,丙學 者提醒,基於選舉制度差異,有些公職選舉適合規劃保障名額,有些並不適合。至於就業平等,許多人認為統計顯示女性失業率低於男性,故現今女性就業並 無不利,無須保障。但丁學者持反對意見,他主張應重視女性勞動參與率較男性低, 僅看失業率無法完整掌握女性參與勞動市場的不利之處。請問:41. 有人認為乙的批評是對法律上平等原則的誤解,下列何項論述最能反駁乙學者?
(A)立法機關依民主程序議決法律適用於所有人民,即已落實法律上平等原則
(B)在婦女擁有包括出任公職等選擇職業的自由時,即已落實法律上平等原則
(C)保障名額制度未直接造成其他性別參選者的不利,不違反法律上平等原則
(D)制度設計按照性別社會處境的不同給予差別待遇,可實現法律上平等原則

[題組題]
答案

答案:(D)。平等原則允許合理差別待遇,女性因社會處境不利,保障名額可矯正不平等,反駁乙學者的歧視批評;(A)民主程序不夠,(B)僅自由不夠,(C)未直接不利非核心,故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42

[題組:第41-44題]42.考量丙學者的提醒,下列我國公職選舉中,哪項適合採取女性保障名額且論據最為 合理?
(A)縣市議員:地方自治最基層民意代表,可落實性別平等並深化基層民主
(B)區域立委:歷年大多由男性候選人當選,可矯正制度所構成的性別歧視
(C)直轄市長:最高層級地方政府首長,可彰顯女性參政意義及其政治地位
(D)不分區立委:應選出的總席次為複數,可以兼顧反映民意以及性別平等

[題組題]
答案

答案:(D)。不分區立委席次複數,可在保障女性名額時兼顧民意,符合丙學者對選舉制度的考量;(A)基層非主要理由,(B)矯正歧視非制度適配性,(C)單一席次保障易違反民意,故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公民考科-44

[題組:第41-44題]44. 若甲學者想以統計數據支持自己的論點,下列哪兩張統計圖最適合做為佐證?請在 答題卷先勾選圖,並摘述與此二圖呼應之題文。(5分)

哪兩張圖最適合做為佐證? 與左邊二圖呼應之題文( 25 字內)
□ 圖一
□ 圖二
□ 圖三
□ 圖四

[題組題]
答案

答案:勾選「圖一」與「圖三」;呼應題文:「女性即便具備能力,仍自我限縮、對政治事務卻步」。略解:甲學者主張女性具政治能力但自我限縮,圖一(政治知識)證能力,圖三(參與意願)證自我限縮,故為佐證。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指考公民考科-02

某國傳統部落有對少女進行割禮的成年儀式,造成眾多未成年女孩在生殖器切割過程中失血過多或感染致死。有國際公益組織對該國施壓要求禁止此習俗,但也有不同的主張認為這是當地人重要的文化傳統,外人應尊重且不干預。從下列有關人權及多元文化的不同說法中,判斷何者為最有力的「廢除割禮」主張?
(A)為維護兒童發展權益,應保障其免受任何制度對身體的侵害
(B)廢除割禮有助於提升醫療衛生,促進落後傳統習俗的發展權
(C)伴隨社會變遷,人權發展應重視平衡天賦人權與傳統文化
(D)在多元文化原則下,應維護部落女性文化發展的基本權益

[單選題]
答案

答案:(A)。割禮侵害兒童身體權與發展權,(A)直接以兒童權益為核心主張廢除,最有力;(B)強調醫療衛生非核心,(C)平衡文化與人權未突出廢除必要性,(D)維護文化與廢除主張相反,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