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第15-16題]某市政府欲規劃重要的濕地公園,舉辦三場審議會議。會議進行時,專家先報告該濕地相關知識和涉及的各種利益與意見。在討論階段,主持人讓每位參加的公民有相同的發言時間與次數,也提醒大家以平等的稱謂進行交流。部分公民參加審議會議後,改變原本立場;但也有其他參與者批評主持人當時的主持方式,忽略處於不同社會位置對參與者所帶來的影響,有違積極平權理念。請問:
依據題文,部分公民參加會議後的改變,最能反映出此種會議模式與傳統民主制度運作的哪項差異?
(A)以少數服從多數原則達成群體共識
(B)以多數尊重少數原則避免多數暴力
(C)以溝通和共識彌補單純的投票表決
(D)以符合程序正義方式作成民主決定
政治參與
114分科公民考科-21
[題組:第21-23題]某民主國家的知名政治人物甲,參與該國一項選舉以尋求第五次連任。在各項民調中,甲本來皆領先同選區的對手,但對手陣營捏造不實訊息,指控甲涉嫌貪汙與不倫事件,經新聞媒體大肆報導,使甲的支持度急劇下降,最終落選,也失去競逐該國最高行政首長的機會。
甲摘錄某部歌劇一首詠歎調的歌詞,在社群媒體表達心境:「謠言好像閃電、暴風雨,呼嘯而過,使你恐懼凍僵。謠言最後沸騰,產生爆炸,就像加農砸射擊,全面晃動。那不幸被謠言誹謗的人,遭受侮辱、踐踏,在大眾鞭笞下,生不如死」。請問:
依據題文,新聞媒體在甲競選過程所扮演的角色,最適合以下列哪項敘述來闡釋?
(A)媒體再現和資訊不對稱是新聞偏頗的根源
(B)媒體所有權者常使特定政治人物處境不利
(C)媒體近用機會是影響民意形成的重要因素
(D)媒體報導特定議題的強度會引導公共意見
114分科公民考科-27
某民主國家一些城市政府,開發推動數位民主創新 APP,讓市民可隨時透過 APP,在個資保障下,匿名針對市政府執行的政策進行滿意度評價,並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在 APP 平台上相互討論,作為市政府政策檢討與精進的依據。這些城市政府推動前述數位服務,對公民參與可以發揮哪些助益?
(A)完整呈現城市轄區民眾的評價與想法
(B)有效提升民眾和城市政府的即時互動
(C)鼓勵民眾透過多元管道積極參與公共事務
(D)兼顧不同地區與社經背景民眾的參與權益
(E)降低民眾表達市政建言的顧慮及參與成本
113分科公民考科-03
有學者想了解就讀不同類型大學之學生政治參與度,並進一步分析其對高等教育政策的啟示。表1為該學者的調查結果,依據表1資料,下列哪項分析最適切?
(A)公立大學學生政治參與度較私立大學高,凸顯出高等教育並未能促進政治平等
(B)一般大學比技職大學學生政治參與度較高,這是高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結果
(C)私立大學學生的政治參與度都較低,顯見私立大學學費負擔過重造成負面影響
(D)技職大學學生的政治參與度都較低,反映技職大學宜強化民主公民養成之規劃
113分科公民考科-08
[題組:第8題]
小艾擔任高中學生會會長,根據相關規定,她得以學生會會長身分,出席校務會議為學生發聲,並擁有表決權。小艾認為這些規定和實踐,展現校園民主精神,因此從未缺席且積極參與。前述校園民主的實踐,與下列哪項政府落實民主治理的理念最相近?
(A)政府機關應對公共來提出意見書,告知人民通過與否的法律效果
(B)政府計畫在某些興建文化場所,於該地舉辦公聽會聽取居民意見
(C)主管機關建立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臺,公布各校新生註冊率
(D)地方行政官長須定期到議會作施政報告,並接受議員的監督質詢
113分科公民考科-10
113分科公民考科-12
[題組:第12-13題]
研究顯示,區域內的工會密度(勞工參與工會的比率),和該區域內全體人口的生活水準與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相較於工會密度低的區域,工會密度高的區域有以下特徵:(1)最低工資水準較高;(2)家庭收入中位數較高;(3)勞工失業時可獲得較高的給付;(4)投票率高;(5)合法進行運動申請較多。此外,也有專家觀察到,政黨為爭取選民支持,積極參與該區域工會的勞工運動,因而提醒:工會運作應注意不受政黨與資方影響,維持自身自主性。請問:
12. 下列有關工會體制影響力的敘述,何者最能反映題文所描述的現象?
(A)工會越能爭取勞工權益,越能影響勞工的投票支持對象
(B)工會存在的目的,係為保障生產力較低落的弱勢勞動者
(C)工會參與度愈大愈有影響力,可提升個人與公眾的福祉
(D)工會提供反制與對抗的手段,有助政黨政治的蓬勃發展
113分科公民考科-13
[題組:第12-13題]
研究顯示,區域內的工會密度(勞工參與工會的比率),和該區域內全體人口的生活水準與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相較於工會密度低的區域,工會密度高的區域有以下特徵:(1)最低工資水準較高;(2)家庭收入中位數較高;(3)勞工失業時可獲得較高的給付;(4)投票率高;(5)合法進行運動申請較多。此外,也有專家觀察到,政黨為爭取選民支持,積極參與該區域工會的勞工運動,因而提醒:工會運作應注意不受政黨與資方影響,維持自身自主性。請問:
13. 依據題文,該專家很可能支持工會採取下列哪個政治參與的立場?
(A)工會透過勞工運動影響政黨政策偏好,擴大勞工政治參與
(B)工會應致力舉辦進行以彰顯自身自主性,並爭取勞方權益
(C)工會與政黨如果運動的目標一致時,即可接受政黨的領導
(D)工會是壓力團體,應自行提名候選人參與選舉來實現目標
113分科公民考科-31
[題組:第28-31題]
某國過去助產與育後照顧皆由助產士負責,醫師只在產婦難產時才介入協助。但後來人們認為新生兒應由醫師在醫院接生,才是進步的醫療,政府因而以行政命令,規定助產士須在醫師監督下才能從事助產工作。該國推動全民健保後,傳統助產工作並未納入健保給付,使助產士與相關教育幾近消失。該國近年來因婦產科人力吃緊,有倡議團體主張由國會立法,讓助產士獨立作業,或規定醫院聘用助產士,協助生產及照顧產婦,以減輕醫師負擔,同時更能滿足產婦需求。這些倡議讓大學重新推動助產教育,政府也試辦「助產士重返醫院」計畫,助產士的專業性再次受到肯定,且因成效良好,主管機關準備將此計畫法制化,交由國會儘速制定成法律。但該國甲學者提醒,立法過程仍應符合民主國和法治國的正當程序。為解釋助產士的事業技術何以一度受輕視,該國乙學者指出:除了國家政策影響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該職業向來自女性擔任,而以女性為主的職業專業性也經常被社會低估,人們對護理師的觀點即是一個明顯例子。請問:
31. 若該事件發生在我國,該倡議團體欲實現其主張,應循下列哪項政治參與途徑最能對政府產生拘束力?
(A)組織壓力團體並向立法機關進行遊說
(B)透過媒體發聲以影響公共意見的形成
(C)投票支持立場相同的立法委員候選人
(D)發起公民投票並達到公投通過的門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