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點
108學測社會試題-22
108學測社會試題-72
105學測社會試題-03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時,曾有美國雜誌報導:伊拉克為貧瘠之地,其歷史中也少有豐富文化與偉大信念。但文化評論者卻指出,伊拉克是兩河文明發源地,土地肥沃物產富饒,此報導之描述,明顯表現美國社會普遍存在對伊拉克的既有刻板印象。請問以下敘述何者最能說明此評論者的觀點?
(A)媒體報導往往未經查證,向來為人所詬病
(B)媒體常以我族中心主義觀點詮釋國際事務
(C)美國軍事強權擴張,阻礙各文化相互涵化
(D)媒體屬大眾文化,報導往往缺乏深度內涵
答案
113學測社會試題_42
【題組41-43】某校社會領域課程進行跨科的問題探究學習時,某小組蒐集到三則有關印度歷史解釋的資料:
資料甲:古老的印度教曾經創造出偉大的印度文明,但隨著十三世紀初期伊斯蘭統治者入侵,印度文明從此僵化,政治體制淪為專制君主統治。直到近代,英國殖民者帶領印度進入另一個階段,統治者開明領導、科學進步,以及促成印度獨立。
資料乙:穆斯林的統治,並未導致印度落後,尤其蒙兀兒帝國在商業、文化、社會方面的進步,在十七世紀達到頂點。英國在殖民時期的建設,其實是建立在蒙兀兒帝國的基礎之上。
資料丙:印度曾歷經如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時代:穆斯林入侵,北方地區不斷遭到破壞;朝代轉換、戰爭與十八世紀無政府狀態。二十世紀的印度花費許多心力恢復自我。
請問:透過資料甲、乙的比較,最適合進行下列哪個主題的探討?
(A)全球化經濟的發展史
(B)文化異同與其發展機會
(C)南方區域的獨立運動
(D)區域互賴與不平等交換